一開始宋蕪還覺得自己把齊王告訴李佳怡這件事情有些對不住齊王,但過了大約半個月,宮中也沒什麼異樣動靜,瑩花心中越發懷疑,但宋蕪自己覺得事情似乎已經完全過去了。
又過了大約十天出頭,宮裡又傳來消息,原來是德慶皇帝生病了。
雖然對外說是風寒,但宮裡的小道消息滿天飛,就在很多的時間内,就連瑩花這種人也知道皇帝這次生病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和琚貴人馮晴菊和英貴人二人尋歡作樂虧空了身子。
本來年紀就已經大了,但因為和兩個年輕美貌的妃嫔玩樂,皇帝自己也搞了許多虎狼之藥,最後才有如今的結局。
皇帝生病後,還是太後急忙找人請醫問藥,才堪堪讓皇帝的病情穩住。
皇帝稍微好一些,見這段時間在自己身邊伺候的妃嫔是福貴妃,祺妃和瑞妃,不見了皇後,自然也由衷感慨道:“想不到我剛剛得病,就有人期待我去見大胤曆代先皇了。”
如今太後雖然不滿意皇後如今對皇帝的冷淡,但夫妻一場最後落得彼此相敬如冰,卻也不隻是皇後一個人的錯誤。
或許是皇帝一次又一次的任性徹底傷透了皇後的心,這才讓皇後對他徹底失望,如今自己的兒子被立為太子,若皇帝駕崩,自己就能立刻成為太後,再也不用壓抑自己真正的性情了。
況且如今雖然自己的兒子被立為太子,但皇帝始終還想着改立更有才能的齊王白和清。一想起太子和齊王還要繼續奪嫡,皇後心中滿是怨氣。
某種意義上,皇後利益最大化還是皇帝現在就去死。皇後明白這一點,也知道皇帝明白這一點,為了不繼續激化矛盾,皇後也借口病了不去伺疾。
皇後不在,皇帝病得難受,太後沒辦法,隻好自己小心翼翼地喂皇帝喝藥,聽皇帝抱怨皇後,她還得開口解釋。
“皇帝病了,朝廷上的事情全給太子負責,太子年紀小不經事,皇後少不得盯着。”
對于自己母後的解釋,皇帝心知肚明。不過他自己之前也不曾真的喜歡過皇後,對于如今夫妻的冷淡,皇帝自己反而是看淡了。
喝了藥之後,皇帝才問太後:“不知琚貴人和英貴人在哪?兒子最近頗為喜歡她們的乖巧,如今還讓她們伺候兒子就罷了。”
太後聽皇帝似乎牽挂琚貴人和英貴人兩個勾引她兒子得病的女人,心中自然不喜,臉色也變了不少。
“這兩個女子狐媚惑主,危及龍體,如今已經被我禁足了。”
皇帝明白太後的意思,自然是知道這兩個女人或許成了太後發洩兒子得病的替罪羊。皇帝自己年紀也大了,索性開口為她們求情。
“母後,兒子如今年紀大了,朝廷宮裡的煩心事越來越多,好歹這兩個女人還能當朕的解語花。”
對于皇帝的求情,太後自然是懶得理會。
“什麼解語花,我看是食人花。你和她們厮混這些日子,如今身子耗損了多少?”
皇帝知道太後對自己的心意,但他更明白如今在太子和齊王的奪嫡之争中,太後自己是支持太子的。雖然太後對自己皇後要好上很多,但自己這個母後存在一日,自己就沒辦法在改立齊王這件事情上取得任何進展。
“這些日子都怪朕過于放縱了,但若論食人花,母後倒是不必再說什麼了。”
一聽皇帝兒子這樣說,太後其實心中明白皇帝所指是何用意,但也還是淚如雨下。
有的事情其實太後沒辦法辯解,最後也隻是強行煽情來壓制皇帝。
“我這些年辛辛苦苦都是為了誰?你這樣說母後是不是沒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