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認真考慮了一會後,四皇子白和堅倒是勇敢地走向齊王,并且主動向他問好。
齊王也是從小到大被寵愛着長大的孩子,對于從小仿佛在陰溝裡長大的這個四弟其實并不怎麼熟悉。
如今自己這個四弟注定向自己示好,齊王心中一開始還是有幾分戒心。
但事到如今自己四弟主動朝自己問好,伸手不打笑臉人,自己也不好意思直接很生硬地拒絕。
況且齊王隐隐約約猜到皇帝似乎希望自己之後的皇帝是一個可以在軍隊中有巨大影響力的皇帝。這一點,自己二哥做不到,當然自己的四弟更是辦不到。
想明白這一點後,齊王微微一笑,其實心中早有定計。
當太陽升起的時候,紫禁城的琉璃瓦上也蕩漾出一片片燦爛的光浪。而就在金瓦紅牆中,孫世安正在衆人的簇擁下緩步走進内閣。
也許是年紀大了,首輔來得有些遲,孫世安隻是看到次輔盛閣老在和一些人談笑。
孫世安看這些人都算是老者,也無法插到他們的話題裡面去。
明明很久之前,自己讀書的時候還是很渴望入閣為相,如今自己憑借軍功入閣的第一天,就感覺頗為不自在。
不隻是因為同僚對自己這個新人的排擠,更重要的還是孫世安明白皇帝提拔自己入閣,主要還是希望給齊王奪嫡找一個靠山。
但是孫世安畢竟是文官士大夫,他的出身和教育讓他無法去真的情願幫齊王奪嫡成功。
況且他在京城這些日子,也聽說自己的妹妹福貴妃似乎和齊王的生母祺妃交好。這種消息傳到宮外,也讓許多同僚也覺得自己似乎是加入了齊王一黨。
孫世安心中不願意朝廷再起國本之争,也不願意牽涉到這種和國計民生基本沒有多少關系的皇權鬥争中。畢竟牽涉到這種權利鬥争之中,最大的好處又不是歸你,失敗了之後被滿門抄斬也不會有多少人同情。
隻是自己妹妹在宮中的舉動是越發的讓人無法預料,孫世安無法,便隻好在辦公的時候寫了一封家書送給自己早已退休的老父親。反正自己現在剛剛入閣,内閣裡的這些人對自己這個新人異常忌憚,自然不會讓自己真的幹什麼活的。
反正閑着也是閑着,孫世安一邊寫信,一邊思考自己以及自己身後的孫氏家族如何輕而易舉地度過這一場愈來愈近的奪嫡風波。
畢竟參與奪嫡之争這種大事他一個人沒辦法抗,也抗不下。
孫老将軍雖然已經退休在家,但接到兒子的信之後,立刻給太後和福貴妃寫信。
給太後的那封信自然是對太後表示自己不會輕舉妄動,隻會忠于大胤社稷。而給福貴妃的那封信則是提醒她在宮中小心些,不要過早下注祺妃。自己能生育最好,如果自己不能生育,努力在皇後和祺妃之間反複橫跳,争取得到雙方的好感。
事到如今,孫老将軍其實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畢竟他自己也猜到了皇帝立儲的決心可能比他曾祖父強,但是樓蘭公主對二皇子的癡心卻讓如今的二皇子多了一個樓蘭的強援。況且自己的恩主——太後其實也反對皇帝不顧長幼順序立三皇子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