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大家都是懷孕的女子,祺妃就對瑩花很有幾分好感。好幾次祺妃都很誠摯的邀請她陪自己一起用膳。隻可惜,瑩花總是借口身子不舒服推辭了。
畢竟瑩花有孕,并且還是初次懷孕,其孕期反應也是各種各樣,就是祺妃也實在找不出什麼理由去否認。
并且為了安心養胎,瑩花也特意很少走動,基本上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因為瑩花忙着自己的事情,自然也就很少關心祺妃的情況了。
此時,微風輕輕拂過延茜宮的庭院,帶來院中一絲若有若無的花香。瑩花靜靜地坐在窗前,手撫着微微隆起的腹部,眼神中滿是溫柔與期待。她知道,這個即将到來的小生命,将為她的世界帶來無盡的喜悅和希望。
隻是花香雖好,但其香氣也會遮掩住高門大戶打胎的神器之一——麝香的味道。瑩花再喜歡這滿院春花,卻也隻能隔着窗戶遠遠瞭望,而不敢近距離觀賞。
正當瑩花自己都覺得自己有些過于小心的時候,宮中又傳來了了噩耗——原來是祺妃流産了。
用過午膳後,祺妃突然感到一陣劇痛襲來。她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額頭上冒出細密的汗珠,一低頭就看到裙子上的斑斑血迹。
看到這一幕,伺候祺妃的宮女們驚慌失措地紛紛呼喊,整個宮殿陷入了一片混亂。祺妃的貼身大宮女之一的銀環見狀,也急忙去請太醫救治。祺妃陪嫁琪琪格見狀,也是驚呆了。當然她沒有去找太醫,而是直接去尋德慶皇帝。
聽說祺妃極有可能小産,太醫們匆匆趕來,看到祺妃時候他們神色凝重。他們忙碌地診斷着,試圖挽救這個岌岌可危的生命。然而,一切都似乎已經太晚。祺妃在痛苦中掙紮着,她緊緊地抓住身邊的被褥,仿佛在抓住最後一絲希望。隻是這些人折騰半天之後,就連祺妃自己都痛的昏迷不醒。
就在她剛剛昏迷時候,皇帝也來了,但皇帝的到來也沒有挽回那個未出世孩子的性命。
換句話,說祺妃小産了。
當辛太醫顫抖着說句這具真相後,,整個宮殿仿佛被一層陰霾所籠罩。皇帝臉色蒼白,神情似悲似怒。他本想開口處罰太醫,但他也明白,這不是太醫的過錯。隻是祺妃她自己沒有這份福氣罷了。
雖然祺妃的孩子還是沒有了,但皇帝自己也覺得自己似乎是對不起祺妃,自然也坐在祺妃床邊默默等她醒來。
祺妃看到皇帝坐在她床邊等她醒來後,急忙抓住皇帝的胳膊,但嘴巴卻說:“陛下,您還有朝政要忙,臣妾和孩子不妨事。”
皇帝聽後嘴唇微微顫抖,口中還是說出了那句話。
“烏尤黛,我們.......我們的孩子他走了。”
雖然祺妃隐隐約約猜到這一事實,但這殘忍的真相從皇帝口中說出來的一瞬間,祺妃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和悲傷,與此同時眼中淚水無聲地滑落。她的心仿佛被硬生生地撕裂開來,那種痛苦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她不明白,為什麼命運要對她如此殘忍,奪走她的骨肉之親。
事已至此,祺妃自己也沒怎麼責怪皇帝,隻是埋怨自己的不是,埋怨自己的無能,是自己沒有保得住兩個人的孩子。但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祺妃一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她整日閉門不出,就連之前最疼愛的兒子三皇子白和清也不願意見,隻是一個人獨自承受着這份巨大的傷痛。宮殿中的空氣仿佛也變得沉重起來,這個人彌漫着一股憂傷的氣息。宮女們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她,生怕觸碰到她心中的傷痛。
雖然事後皇帝也下令追查祺妃流産一事,但真相卻如同迷霧一般,始終令人難以捉摸。其實并非真相難尋,隻是人心難測罷了。
或許是近鄉情怯,又或許是皇帝怕觸動祺妃失子的哀傷,從此皇帝很少去祺妃那裡看望他,反而把誕下皇子的期待放在瑩花身上。
不過祺妃已經有了一個長大的三皇子白和清,雖然不在得寵,但整個紫禁城的人也并沒有哪個不長眼的蠢貨敢去小瞧她。
因為祺妃的事情,瑩花得到了許多本不屬于自己的憐惜。但她自己并不怎麼快樂,她更在乎的還是自己的孩子可以在紫禁城中平安出生長大。
皇帝是心思細膩之人,他也察覺到了瑩花情緒的低落。為了讨瑩花開心,皇帝特意允許瑩花父母入宮探望女兒。
瑩花心心念念渴望見到母親,但最後來看她的隻是一個陌生的年輕女子和她的兩個小妹妹——荷花和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