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建民騎着單車到河塘和梗頭兩個村子中間的馬路時,他感覺到自己的肚子開始咕咕地叫個不停。他低頭看了一眼手表,發現已經是中午十一點了,難怪會感到有些饑餓。于是,他心裡暗自琢磨着要不要先去棺山口的大姑媽家裡吃個午飯,于是就向棺山口騎去。
從梗頭到棺山口需要經過一座大木橋,這座橋對于鄒建民來說可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畢竟,他還沒怎麼學會騎車呢,所以過橋的時候他也隻能乖乖地下來推着走。
好不容易過了大木橋,鄒建民迫不及待地跨上自行車,準備繼續前行。然而,由于他還不太懂得如何正确地上車方法,動作顯得十分笨拙和狼狽。
就在這個時候,恰巧棺山口的餘菊梅她們正趕着牛群在橋頭的河灘邊吃草。看到鄒建民騎車的滑稽模樣,她們忍不住笑出聲來,并大聲調侃道:"嘿!建民,你這是在和豬配種嗎?哈哈哈……樣子真是太好笑了!"菊梅她們笑得前仰後合。
鄒建民聽到這話,臉上一陣發熱,但還是強裝鎮定地回答道:"你們懂什麼呀!我這叫新技巧……你們根本就不明白……别亂說話!"說完,他便加快速度,想要趕緊離開這個讓他尴尬不已的地方。
餘菊梅她們聽鄒建民這樣說,頓時無語道:“那這種方式也太難看了吧……”
鄒建民卻自信地笑了笑,說道:“不信?好,我飛車給你們看看……”說着,他故意把車用力往前一推,然後迅速跳上車。這一舉動實在是驚險刺激,一般人根本不敢嘗試。
鄒建民身材高大,對于他來說,盡管這是第一次做這樣的動作,但還是相對輕松地完成了這個優美的動作。
餘菊梅她們見狀,不禁發出陣陣驚歎和喝彩聲:“真棒!看來真的水平一流啊!估計我棺山口隻有方家強可以做到,其他人絕對不可能……”望着鄒建民遠去的背影,餘菊梅她們不由自主地贊美着他的帥氣,心中充滿了歡喜。
他騎着車來到了關山口,路過貴芝家門口時,恰巧看到鄒貴芝正在教導方秀琴練習騎自行車。隻見貴芝輕盈地跨上車座,姿态優雅,美麗動人,令他不禁看癡了。
于是他将自行車停下後,看到方秀琴正按照她姑媽貴芝所教授的方法練習騎自行車。由于身高較矮,方秀琴一時難以完全掌控上車技巧。當她回頭看見表哥到來時,高興地迎了上去:“建民哥,你來啦!哇,這輛車可真好啊!”
鄒建民笑着回應道:“是啊,這可是小姑媽賣給我的呢。”
鄒貴芝湊上前仔細打量起鄒建民的車子,驚訝地贊歎道:“哇,居然是永久牌的!你從哪兒買到的呀?”
鄒建民再次向他們解釋:“這是我從小姑媽那裡買來的,而且隻有這麼一輛,被我拿下了。”
方秀琴熱情地邀請鄒建民一起回家吃午飯,并主動幫忙将他的自行車推至自家門口。
老建古在棺山口享用午餐後,與表妹道别并踏上返回西山的歸途。
走出棺山口後,确認周圍無人,鄒建民便下車開始模仿鄒貴芝上車的動作反複練習。經過幾次嘗試,他迅速掌握了騎自行車上車和下車的技巧。
他對于自己無師自通的駕駛技術充滿了自信和自豪感。到達長川時,他已經成為了一名熟練的駕車高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有着如此驚人的學車天賦。
當來到肖光軍家門口馬路對面的灰鋪時,肖光軍正與鐵匠鄒加明談論着賣棒冰的事宜。看到鄒建民到來,鄒加明停下手中的活兒,三人便開始商議如何展開行動。最終,他們決定後天正式開始賣棒冰。
肖光軍早已準備好了棒冰箱,并為鄒加明制作了一個。鄒建民好奇地想看看肖光軍制作箱子的方法。肖光軍回到家中将箱子取來展示給他看。
鄒建民看了看說道:“這一箱不曉得能裝多少支棒冰”
肖光軍搖搖頭說道:“不知道耶!我也是量了别人的棒冰箱尺寸模仿做的呵!”
鄒加明笑道:“管他能裝多少,到時候去批發棒冰時,不就知道了嗎?”
“嗯!好!那我回去也安這個尺寸來做就是。”鄒建民回答道。
鄒加明連忙說道:“建民!光軍,我看我們後天早上八點在光軍門口集合,一起去壩頭批發棒冰吧!”
鄒建民和肖光軍異口同聲的回道:“好的!就這麼說定了。”
“那你們先忙吧!我回西山呵!拜拜!明天見!”鄒建民說完就騎着自行車回西山。
山路上十分狹窄,隻有四十多公分寬。遇到平坦的路段,他便騎車前行;若是遇上坡路,他則會推着自行車慢慢走;而遇到台階路時,他就得背着自行車艱難地爬上去。每當有人經過時,他都會停下來靠在山邊,等路人走遠後再繼續騎行。
特别要提到的是,在西山嶺腳下,全是台階路,這讓老建古感到頗為吃力。他隻能背着自行車一步步艱難地往上攀爬。終于到達千年楓樹下時,他才得以稍作歇息。此時的他心情愉悅,精力充沛,于是一口氣将自行車背回了家。
當鄒森田看到大孫子背着個鐵疙瘩回家時,好奇地湊過來想瞧瞧他到底背了什麼東西。
鄒建民見到爺爺如此好奇,便詳細地向他解釋,并模仿騎自行車的樣子給爺爺看。
鄒森田見狀笑得合不攏嘴,連連誇贊自己的大孫子厲害。因為在西山他們家是第一個擁有自行車的家庭,這讓爺爺倍感自豪。過去家裡貧困潦倒,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他老人家高興得逢人就誇自家孫子。
鄒建民回到家裡後,便開始着手準備制作棒冰箱所需的材料。第二天清晨,天剛蒙蒙亮,他就迫不及待地開始動手制作起來……
經過一整天的忙碌,終于大功告成!一個外觀精美的棒冰箱呈現在眼前,鄒建民心中滿是歡喜,對自己的傑作感到無比自豪。
畢竟,無論是從樣式還是工藝方面來看,這個棒冰箱都要比肖光軍的更勝一籌。對于自己的手藝,鄒建民一直以來都充滿信心。
第三天清晨,太陽還未升起,鄒建民便興高采烈地背着自行車和棒冰箱下山。
由于路途是下坡路,鄒建民大多數時候選擇騎車前行,這樣不僅省力而且速度更快。随着騎行技巧的提升,他越發覺得自己的車技也有所進步。
肖光軍和鄒加明兩人早已等候多時,他們站在馬路上等待着鄒建民的到來。
當看到鄒建民時,鄒加明不禁抱怨道:“怎麼這麼慢?”
鄒建民回應道:“哪有啊,我正好八點到這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