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年關已過,新的學期又來臨。
鄒建民長大了,十五歲的他,身高一米六五,說話聲音也變成成年人的聲音,初二最後一個學期。面臨又是初二升級三年級的升學考試,如果考不上就得回家種田。
因為下塢中學,芳村中學,長川中學三個學校的三年級合并到長川中學,由原來的五個班合并成兩個班。
這面臨有許多小孩會因為沒有書讀回家務農,除非拉關系重讀二年級。
在學習上,老師抓得比較緊。
鄒建民依舊放棄英語課不學。常常被餘菊花老師訓導,有時被餘老師拉進房間單獨給他補課。
這天禮拜六放學回家,看見木匠師父在給自己家裡裝修,姐姐鄒國英嫁妝已經打好了,正在上油漆。
由于木匠手藝好,做人也實在,鄒水金就讓他給自己家裝修一下,工錢說好年底分紅再給。
鄒建民放學回來正好看見木匠師傅準備将大闆梯裝上去。
鄒水金他們在生産隊幹活不在家,找不到人幫忙,這麼大的闆梯至少差不多有一千多斤重。
木匠師父隻好叫徒弟過來幫忙,使用四兩撥千斤的技巧往上頂。
然後他自己背起闆梯的一頭往前移,往上托。
就在這時,木匠徒弟楊美富不小心手上的撬棍劃掉了,整個大闆梯的重量都壓在木匠師父的肩上。
鄒建民見狀立即上前幫忙把木匠徒弟的撬棍扶好。
隻聽,木匠師父一聲口令“起”那麼重的闆梯硬生生的被他一個人頂起往前往上移。
真奶神力也。鄒建民非常佩服老師傅的神力。
鄒建民用木棍幫忙師傅往前橋撬。
終于架上去了,然後木匠師傅回頭一起用力的把闆梯往前面移動擺正。
木匠師父面紅耳赤,力氣用到了極點。
大闆樓梯終于固定到位。現在可以上樓梯試試了。
鄒建民第一個就試着爬上樓梯,發現樓梯比舊屋樓梯好走,輕松多了。
“達你媽操扯來格達(娘希匹的意思)”
木匠師父用淳安話在罵小徒弟楊美富,因為徒弟的疏忽差點他被闆梯壓壞。
“虎得老子有兩哈子…搓點佬眠吐丢了(好的老子有兩下子,差點老命都沒了)”接着又罵:“操你媽呸都不古興…(操你媽逼都不高興)…”
“鍋不是故意該(我不是故意的歪)“小徒弟解釋說。
木匠師父火氣老大老大,就想弄死小徒弟。
也許是因為鄒建民在,他隻罵小徒弟,沒有動手打他,要是晚上喝那麼多酒,肯定會好好修理小徒弟的。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鄒建民家裡越來越漂亮了。
本來沒有闆壁隔間的,現在都有了,所有房間也都裝上了門,總共四個房間。
木匠師父還幫鄒建民做了一張新的兩節床,就是可以拆卸的那種,和大闆床不一樣。由于家裡窮,也就沒有油漆,隻把大廳的八仙桌和兩張椅子,四條長闆凳上了油漆,而且還是鄒國英油嫁妝多出來的油漆,才給桌子上的油漆,而且不用給工錢,油漆師晚上打夜班給幫忙漆上的。
木匠師父在老建古家做了差不多一個多月時間,因為家境貧窮,怕付不起木工師傅的工資,樓上樓闆隻鋪了一半多點。
木匠師父就去了别的人家做活。住在鄒建民家的舊房子裡。
新房子,鄒建民住右邊前面第一個房間,裡面的房間鄒風英和小妹鄒偉英住。
鄒偉民一個人住左邊前面的房間,就原來鄒建民住的房間,裡面房間是鄒水金夫婦帶小兒子鄒華明住,鄒華明已經兩歲。
原來老房子住的大房間爺爺奶奶搬進去住了,爺爺奶奶原來的房間變成了客房,也就是木匠師父臨時住的房間。
鄒建民房間泥土牆粉得白白的,貌似披上了白白的衣裳,
亮亮的窗戶也是用新的熟料皮釘遮好,白天裡面亮亮的,在西山還算上是最好的房子,也是最新派的。
所以悶子和家法悶也喜歡去他房間玩。
鄒建民結婚的日子越來越近,掐指可數。
鄒水根家在準備大女兒的婚事。
大廳裡那些漂亮的嫁妝閃閃發亮,特别引人注目,好好看,又多,要有僅有。
還有一台腳踏縫紉機,這可是當時的搶手貨,憑票才可以買得到的了。
鄒國英手上還帶着一款上海派女表,都是好東西。
沒幾天,家裡客人陸陸續續的來了。
迎娶頭一天,虹橋接親送彩禮和送豬肉的幾個,挑着幾擔滿滿的彩禮。比别人家結婚送的彩禮多得多。
“老南瓜好福氣…你看婆家這麼多彩禮…”
“是啊,西山嫁出去的女姑,彩禮她婆家最多…”
“聽銀家講她婆家在村裡算最富的,”
”老南瓜嫁過去肯定享福。”
“你看她老公那麼勤勞,一來西山就幫忙幹活做事。”
“還要幫她伯魅,幫她蠻家做事呢,”
婦女們碰見就七嘴八舌的議論。
親朋好友基本上都到了,
皇岸大姑夫大姑媽彩花,
河塘姑夫顯貴姑媽彩雲,
河塘大姨大姨夫一家三個,
棺山口方家炎和鄒翠紅一家五個,
際頭山娘舅外公外婆三個,
際頭山付正元和鄒月紅一家五個,
桐聲的姜論标和鄒小紅一家三個,
際頭山的舅公麥粒,付炳元,
道沃源老屋兩個娘舅。
長蘆小姨夫鄒根炳小姨方美仙。
能來的都來了,還有朋友湖北等……
親朋滿座。熱鬧非凡。
姜論标部隊回來後分配到區政府上班,這次結婚他也趕到了。
晚上,大家圍繞在爺爺鄒森田奶奶付金香的大堂上,姜論标給大家講了上海大前門香煙的故事,故事情節非常好,就是上海大前門香煙廠一個女職工長得漂亮,追求的人多,不知道怎麼選夫婿。
有人給她出主意,讓她寫好的紙條放進香煙裡,誰有緣買到去上海找她,她就嫁給他。
最後被一個鄉下的窮小子買到這包煙,去上海找她幾經波折嫁給了鄉下小夥子。
姜論标講的是新派故事,博得全家人好評。
第二天,很早所有的婦女們都起來洗菜做飯幫忙。
男的搬桌子,小孩幫幫背闆凳。
還有去每家借碗碟,付正元,方家炎幫忙削吃飯的筷子。
姜論标寫對聯貼對聯。
“嘭啪…”
“嘭啪…“
接親隊伍來了,吹吹打打一路爬山來到西山,來了有七八個人,是汪小麗老公張孝保帶隊的,張孝保家住郭德生家隔壁。和鄒連坤是同一個生産隊的。汪小麗和鄒國英是堂姐妹,算起來連坤和張孝保是大小喬。
“嘭啪…”
“嘭啪…噼裡啪啦鞭炮齊鳴…”
吹喇叭敲鑼的都有,熱鬧極了,也算是西山最熱鬧的婚禮。
酒席約有18桌,不包含夥夫哦,加上應該19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