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秦逸之就笑不出來了。
燒烤Party的後半場蘇錦書就不見了,問了正在爐子前邊學邊烤的順子,說是大理寺的賀延舟大人派捕頭張彪來找蘇姑娘,有要緊的事兒求她幫忙!
這張彪也太不知輕重了吧?
大晚上的,他把一個小姑娘找出去幹嗎?
馬上秦逸之又意識到,賀延舟與張彪壓根不知道蘇錦書是女子,她在他們面前出現時一直都是男裝打扮。
“這人與人之間呐,最難避開的就是日久生情!蘇丫頭這樣的性子,有幾個能不喜歡?連我這個老頭子都在後悔,生得早了啊,不然,哼哼……”
一旁的諸葛雲睿沒頭沒腦地說了這樣一番話。
秦逸之坐着沒動。
諸葛雲睿氣得推了他一把,“别端着啦,快去!”
秦逸之起身,走兩步,回頭,一本正經,“先生,您就是年輕幾十歲也沒用,您沒我帥!”
諸葛雲睿脫鞋子砸人,沒良心的臭小子,長得帥了不起啊?滾滾滾~
-
最近三個月,昌河縣不斷有人報案,從各個鄉裡趕往昌河縣的遊子失蹤了。
昌河縣是距離京都最近的縣,臨近秋闱,各鄉鎮的學子們紛紛啟程趕往昌河縣。
他們抵達昌河縣後,有的學子給家裡寫信報了平安。
有的則是一去無蹤,音信全無。
家裡人到昌河縣來找,卻根本找不到,也無從找起,不得已,他們才報到了縣府衙門。
縣令王肯也是個從鄉試到會試一步步爬上來的寒門子弟,聽說遊子出事,很是焦急,派出了衙役們四處幫忙尋找。
但找了幾個月,沒找回一個失蹤的學子,依舊不時有報案,說學子失蹤沒了音信的!
這下把王肯吓着了。
人命關天呐,何況這可不隻是一個兩個人的性命,就目前報案失蹤的人數總結起來看,足足有十五名失蹤學子!
案情逐漸變得重大,王肯不敢耽擱,連夜派人報給了大理寺。
涉及到參考學子的性命,大理寺卿賀延舟也是立刻做出了部署,着捕頭張彪帶隊直奔昌河縣,重新查找失蹤前學子們的行為軌迹,以圖找出他們失蹤的原因,再進一步找到人。
但令賀延舟很失望的是,張彪去了三天,奔波了三天,卻一點眉目沒查出來。
其間又有一戶農戶報了失蹤案,失蹤的是他的侄子趙同裕。
趙同裕是半個月前從家裡出發趕往昌河縣參加今年的秋闱的,在家時說好了,到昌河縣後就給家裡寫信,可是算計着他路上時間,理應在三日後就到了,寫信往家裡郵寄,路上走三天,那家裡人該着早于七日前收到信了,可是,左等右等,一直沒信回來。
這時就有人傳說,昌河縣發生了很多起學子失蹤案,趙同裕的叔叔趙大江實在是放心不下,這才匆匆趕到昌河縣來尋找的。
他足足找了三天,也去相熟的朋友家裡問過,朋友說,趙同裕根本沒來過?
這也出乎趙大江的意外,因為在家裡時,他千叮咛萬囑咐趙同裕,要他到了昌河縣去朋友家裡落腳,他已經跟朋友說好了,在趙同裕考試的這段時間,吃住都在他們家,費用趙大江都支付了!
據趙大江說,趙同裕是個聽話的孩子,他父母早逝,作為叔叔的趙大江把他視為己出,一直很努力地賺錢供他讀書,期望他能高考得中,光耀門楣,也算他對得起死去的大哥大嫂了!
可是沒想到,趙同裕卻在趕考的路上出了事兒,趙大江越想越後悔,他就該陪着侄子一起來的,侄子一直苦讀書,根本沒出過院門,對人情涼薄也根本看不明白,他身上又帶着足夠的盤纏,會不會是社會經驗少,路上财帛露了,被人給害了啊?
趙大江哭着跪倒在縣令老爺王肯跟前,求他幫忙找人。
王肯更上火了,他看看大理寺來的張彪張捕頭,一臉的期待。
張彪是個行動力很強的漢子,功夫也不錯,可讓他動腦子查案子,他就有點不成了。
沒法子,他隻好連夜趕回京都求助。
回大理寺跟賀延舟商量了一下後,他馬不停蹄地去了鎮撫司衙門,讓人通報,把蘇錦書叫了出來。
在鎮撫司衙門大門口,張彪也不顧衆人視線,他連連給蘇錦書作揖行禮,口中求道,“蘇小兄弟,出大事兒了,求你發發善心,救救十六個人吧!”
蘇錦書是特意換了男裝出來的,但即便這樣,被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當街行禮央求,她還是很羞窘,忙把人扶起來,問道,“張大哥,有話好好說,别這樣,這還在大街上呢!”
哪知道張彪一擺手,毫不在意的說,在人命跟前,我老張的臉面根本不值錢!
蘇錦書苦笑,“張大哥,我……我怕被人笑話啊!”
“哦,那好吧,都聽蘇小兄弟的,不過,你得馬上跟我走……”
張彪說着就要拉蘇錦書走。
蘇錦書忙退後一步,避開他的手,“張大哥,天都這般晚了,你這是想讓我去哪兒啊?”
“先跟我去見大人,然後再去昌河縣?!”
張彪的話讓蘇錦書有點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