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赤染蘭香 > 第175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世間善惡未缺席

第175章 第一百七十五章 人世間善惡未缺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黃魏的一席話還是擾亂了皇上的心弦,項桓在書房内來回踱着步子。他在仔細回味着黃魏的話,也在思考有沒有自己沒猜到的隐情。

常言說,父仇子報。項桓怕的是,如果葉陽晨真的對當年父親死的事心存怨恨、耿耿于懷,便很難會繼續忠于自己。但獻帝轉念一想,葉陽晨畢竟為豐朝立下那麼多汗馬功勞,不像有反叛之心。項桓一時陷入沉思,猜不出葉陽晨真實的想法。隻是黃魏和董素的挑撥,還是在獻帝項桓的内心,埋下了猜忌懷疑的種子。

皇上本想立刻派禦林軍請葉陽晨到書房來查問一番,也試探一下葉陽晨有沒有不臣之心,但又覺得事情沒有調查清楚前就這樣興師動衆把人叫來,未免寒了葉陽晨的心。

項桓思慮良久,沉着臉道:“愛卿所慮朕已知曉了,朕也會好好了解一下,你們跪安吧。”

黃魏和董素都覺得有點“意猶未盡”,好像這次推波助瀾的效果低于他們的預期。董素本想繼續煽風點火,黃魏偷偷拉住了他。黃微覺得皇上可能還是需要時間去消化一下此事,逼得太緊有可能适得其反。

翌日早朝,葉陽晨被宣上殿,他料定今天奸佞之臣會向自己發難。不過葉陽晨也有所準備,他決定今天在大殿上與董素較量一番。葉陽晨手中證據十足,他知道這一次自己不會輸。

可還未等葉陽晨開口說話,董素先走出來站在大殿中央,“皇上,臣有一本。”

“快快奏來。”這本就是唱的雙簧,皇上當然知道董素所奏何事。

董素一臉橫肉,笑起來奸詐得很,“皇上,昨日葉将軍為前臣衛忠海安墓。臣得到可靠消息,葉陽晨原是衛忠海之次子衛澤蘭。可那日葉陽晨面聖,故意不将自己是身世一事告知,臣認為此乃欺君之罪。”

皇上眉頭微皺,配合着演戲,他很想聽聽葉陽晨是何說辭。但項桓謹慎了些,他故意不發表意見,等着葉陽晨自己招認。

葉陽晨從容走出隊列,解釋道:“皇上,董大人所奏之事并非臣故意隐瞞,隻是無論過往是非曲直,都是陛下之傷,臣子之痛。而且這涉及吾朝臉面,臣不忍陛下再為此事傷神一次。”葉陽晨的這種說法雖然有點牽強附會,但是這種說辭對當今聖上很好用。

果然,随着葉陽晨的一番說辭,獻帝的表情舒緩了些。

董素上前道:“皇上,請不要輕信葉陽晨的一派胡言。”

說着,董素的頭轉向葉陽晨,“葉将軍,你敢說你沒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葉陽晨淡定反問:“請問董大人,我會有何目的?我光明磊落為父親立碑,名字亦刻于碑的落款之處。如果我心裡有虛,又怎會如此?”

黃魏在大殿上始終一言不發,他是在靜觀其變朝上的局勢,不知為何,他總感覺這件事沒那麼簡單。正如葉陽晨所說,黃魏也想不通:“如果葉陽晨真有什麼陰謀,為何要主動暴露自己是衛忠海之子的身份?藏在暗處不是更容易運籌帷幄?”

“而且葉陽晨明知道自己父親當年身犯重罪,又怎麼會無所顧忌行事?正常情況下,即使不和祖輩撇清關系,也不會如此明目張膽。要說葉陽晨沒有後手,誰又會相信呢?那不等于讓有心之人抓住把柄嗎?那不等于自投羅網嗎?”

其實黃魏的這些推斷隻要是稍加思索就不難想明白,隻是扳倒葉陽晨的機會如此難得,董素以為自己抓到了,整個人都處于亢奮之中,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置葉陽晨死地,至于這個葉陽晨露出的“破綻”就被他忽略了。

黃魏老謀深算,他雖也覺得應該試着出擊參倒葉陽晨。但黃魏像往常一樣,同樣留了一手,在事情還不明朗的情形下,他還是想謹慎地躲在後面觀察一下。黃魏把董素當槍使,而自己站在幹岸上看熱鬧,他要看看葉陽晨究竟是黃雀在後,還是糊塗至極?

董素顯然是沒有料到葉陽晨會理直氣壯,在他預演的情節裡,這會兒葉陽晨會涕淚橫流地跪在金殿之上求饒。

見葉陽晨辭色鋒利,董素已經有點自亂陣腳。若是讓葉陽晨真的逆風翻盤成功,他就在朝廷上無地自容了,不願輸也輸不起的董素完全喪失了邏輯判斷力,滿心仍是想将葉陽晨逼到死局。

開弓沒有回頭箭,董素沒有退路,于是急着攀咬道:“陛下,您當年仁愛大赦天下,也赦免了尚書令衛忠海之罪行,此等情形下,葉陽晨依然不敢實情相告,這分明是心裡有鬼。臣以項上人頭作保,葉陽晨卻有不臣之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當年衛忠海謀逆,如今他的兒子葉陽晨要故技重施,皇上不可不察啊!”

董素邊說邊頻頻看向自己的“隊友”黃魏,自己這邊都快頂不住了,他不知為何黃魏還在隔岸觀火。而黃魏根本不看董素,全當沒事人一樣,這更令董素生出一種不好的感覺。

葉陽晨注意到皇上的表情越來越凝重,便知道皇上被董素的話說動了。他心裡暗自慶幸聽了妻子的話,當日沒有沖動地将一切和盤托出,否則父親衛忠海可能沒有那麼容易下葬。而如果真的因為自己一時的意氣用事,而不能讓父親入土為安的話,他就有違為子之道了。

讀了那麼多書,經曆過那麼多事,連戰場都上了,葉陽晨的脾氣可是一點都沒改。他眼見朝上的髒污之手衆多,卻不能直接殺之而後快,心中不禁怒氣翻湧。葉陽晨臉上漸漸陰寒,不由得下意識地摸了摸劍柄,他很想抽劍出鞘送董素去見閻羅爺,而且他也差點那樣做了。可是若是在大殿上把人殺了,先不說禦前行兇被治罪,最嚴重的後果就是他這樣做會給人一種氣急敗壞之下殺人滅口的感覺。

葉陽晨強壓住心中的怒火,上前一步說道:“我主聖明,臣兩年前便知生父為何人,如我有異心,又怎會守臨昌,還北都,奪平朔,征戰瓦哈國?臣又何必帶着部下勇闖狼穴,浴血奮戰呢?難道最簡單的謀逆方式不是大開城門把敵人放進來,然後我消極殆戰,等敵人勝利後,我再剿滅敵人嗎?那樣臣還不用背上千古罵名,豈不兩全其美?”

父子兩代都是忠臣,但葉陽晨畢竟長在草莽,性格飛揚跳脫,他沒有父親那麼愚忠,更不會像父親那麼老實。所以葉陽晨不會坐以待斃,而是辭色鋒利地反擊。

獻帝再昏庸,聽了葉陽晨的一番話,也覺得在理。他也真不太相信剛剛滅了那海的葉陽晨會有反叛之心,因為這并不合邏輯,于是安慰道:“愛卿不必動怒,汝是否忠于豐國,朕心中甚是了然。”

葉陽晨雙膝跪地,義憤填膺道:“聖上,臣顧及吾朝顔面,隐忍再三。但太保董素咄咄逼人,颠倒黑白。如臣再不将實情告,既對不起長眠地下的忠魂,又對不起聖上的信任與眷愛,故而臣決定彈劾太保董素裡通賣國之罪。”

瞬息萬變,大殿之上竟然突然換了風向,衆臣随之驚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