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葉清揚已号令三軍,命隊伍今晚戌時出征。這些日子,葉清揚每天倒數着進攻的日子,簡直度日如年。他知道,出征就意味着要與詩怡團圓了,更意味着打敗伊勒德奪回平朔東部四州。
晚上戌時一到,葉清揚感覺自己心在燃,血在燒,他帶領骁揚軍全速前進,劍指朔北。葉清揚相信詩怡此時已經有了萬全的準備,此一戰,他們必勝。清揚性格剛猛勇直,大戰在即,他沒有一絲懼怕,反而多了志在必得的信心。
第二日夜,當葉清揚帶着大軍突然殺入敵營的時候,那海之子伊勒德措手不及,整個蒙軍慌作一團。這一次,葉清揚是不宣而戰,長途奔襲後卻未絲毫猶豫停留便直搗黃龍,蒙古軍完全沒有心理準備。蒙古人怎麼可能有這種心理準備呢?豐國幾時這麼強悍過啊?豐國士兵作戰又何時這麼勇猛過啊?
對清揚來說,他兵力的一部分被詩怡分走,自己目前手上的兵力較敵軍不占優勢,所以他隻能“兵行險招”,不過這種“激進”些的戰法倒是對清揚的胃口。清揚信奉“勝利險中求”,他堅信隻要自己的刀足夠鋒利,就一定能刺穿敵人的防線。
戰事突然,那些蒙古兵極其狼狽,有的沒戴頭盔,有的铠甲未穿,更有甚者沒穿褲子便往外跑。
剛剛經曆過的北都一戰,那海的将士兵勇落荒而逃,自那之後,蒙古人還是洩了諸多銳氣。他們吃了敗仗後狼狽地逃到平朔九州,還未來得及重整旗鼓,也還沒喘息休息幾日,所有人甚至根本沒想到骁揚軍會這麼快地追過來。
這麼多年,蒙古兵早已習慣了揮着戰刀追着漢人跑,那種心理優勢令蒙古人嚣張跋扈、不可一世。但蒙古人想不通的是,為何一夜之間,漢将兵勇竟變得如此骁勇善戰、所向披靡。
骁揚軍先聲奪人,往來沖殺,蒙古兵喪失了抵抗意志。豐國士兵體内的血性一旦被激發出來,如洶湧浪潮一般勢不可擋。
見豐國将士士氣高昂,自己這邊又死傷慘重,伊勒德不敢戀戰,下令且戰且退。他知道如果再不撤退的話,恐将全軍覆沒。
雙方交戰的第二日中午,林詩怡派去的探子快馬趕回來報告說,前線已經打起來了,并且清将軍大獲全勝。
得知消息後的林詩怡笑得神采飛揚,她立即下令,務必讓三萬将士全部知曉伊勒德快則三至四天,慢則四到五日後,就會帶着潰逃的敵軍就會趕到此地。林詩怡讓探子守在離營地以南30裡處,作為前端警哨,如有敵軍逃過來,快速回報。
四日後的中午,警哨回來報信。詩怡對身邊副将下令:“傳我将令,天黑後,立即燃放星光晝。讓全體士兵做好準備,北逃蒙軍将在五個時辰左右後到。”
餘下的時間一秒一秒過去,林詩怡就站在營帳外,靜靜看着夕陽漸漸西斜。那天,落日熔金染紅天際,暮雲合璧絢如彩煙,這樣美的畫卷,真令人陶醉。但所有的靜谧都隻是暫時的,而又一場惡戰正慢慢靠近這裡。
待天完全黑下來,林詩怡所在的大本營首先向天空燃放“星光晝”。随之,以大本營為起點分别向左右兩邊擴散,每隔幾裡便燃放一顆“星光晝”信号彈,确保“一”字陣上的士兵都能收到指令。這是事先告知好的,“星光晝”升空就意味着敵軍就要來了,林詩怡帶來的三萬骁揚軍皆嚴陣以待。
與此同時,葉清揚也看到了星光晝,他的嘴角微微上揚。雖然葉清揚一直相信詩怡的能力,可看到了星光晝升空,他的心才算完全歸了位。這也讓葉清揚的信心更足,他緊緊追殺着北逃的敵人。
遠處的厮殺聲越來越近,林詩怡便知道敵人來了,剩下的隻是等待敵人落入“口袋”。清揚的攻殺隻是“前菜”,而詩怡的阻擊才是對敵人緻命的絞殺。
蒙古殘兵光顧着逃跑了,他們還不知道即将闖入林詩怡為他們設的火牛陣。
此時,在詩怡的軍陣前站滿了一頭頭黃牛和黑牛,有的陣前牛的數量不夠,也用馬、驢和騾子代替。牛角上綁着利刀,牛尾上則綁着浸了油的蘆葦或稻草。詩怡并不慌亂,待敵人來到離自己軍陣隻有兩裡左右時,她高聲喊道:“點燃牛尾的草。”
同時,詩怡再次下令燃放星光晝,随之朔北防線的骁揚軍相繼燃放起星光晝。得到指令後,瞬間,“一”字陣上所有牛尾巴上的草皆被點燃。火燃得極快,牛立刻受了驚吓後,拼命地朝着蒙軍陣營沖去。
蒙古兵看到不遠處有一群牛像了瘋了一般跑來,便知大事不妙,不過此時想要躲閃已經來不及了。
牛幾乎是狂奔着沖入敵軍,四處亂撞。由于蒙古兵善騎馬,牛尾上帶來的火也波及到馬尾和馬鬃。一時間馬嘶牛哞聲震天,慘烈無比。
有的蒙軍跌落馬下被踩死,有的蒙軍被牛角上的匕首和刀刃刺入胸前、喉嚨,有的蒙軍甚至被火活活燒死,一時間,蒙古兵死傷更為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