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赤染蘭香 > 第87章 第八十七章 王爺欽佩義結金蘭

第87章 第八十七章 王爺欽佩義結金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衛忠海隻有一萬兵力,當然不能真的跟那海硬拼。他隻能敵進我退,敵退我進,盡量分散敵人,實施小規模殲滅。除了攻擊那海薄弱的方向,還出其不意地毀其糧草。雖然這種迂回戰術給那海制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麻煩,可衛忠海知道僅憑這些是遠遠不夠的。

衛忠海苦思冥想幾夜,他決定給圖羅國首領西日莫寫一封信。信裡說那海此時精銳盡出,他的後方必然空虛,建議西日莫可以趁機奪取那海老巢歸化,這種用寫信施離間計還是黃魏和董素教會衛忠海的。

蒙古三雄一直雄踞北方,西日莫的圖羅國位于那海統領的瓦哈國以西,而敖登統治的巴魯國位于圖羅和瓦哈以北。

多年來,圖羅國的實力最弱,但他的野心并不弱。圖羅國北部的敖登無論是兵力還是戰馬裝備都是最強的,所以圖羅國首領西日莫一直把眼睛對準那海,因為隻有他的東邊或許可以觊觎一下。

那海出兵南下西日莫是知道的,隻是他還是不敢輕舉妄動。但當他收到衛忠海的這封信時,他卻再也坐不住了。因為衛忠海在信裡說,會幫着圖羅國共同抗擊那海。屆時那海腹背受敵,西日莫笃定他必敗。西日莫知道這種機會不會再有,他必須抓住。

果然,過了些日子,那海收到守将在後方發來的急報,說歸化城被圍,瓦哈的将士正拼死抵抗西日莫一輪又一輪的攻勢。急報裡讓那海盡快回援,否則歸化城不保。那海倒是想回撤,但衛忠海緊緊咬住自己,不給他撤退的任何機會。

俗語常說,窮寇莫追,但這次的情形和兵法上說的并不相同。衛忠海吃定那海急着回防歸化,自然不會與自己戀戰,更不敢反撲,這個時候即使把那海咬得渾身是傷,那海也會流着血後撤。衛忠海認為這是自己乘勝追擊那海的絕佳機會,怎麼能輕易放過,即使不能剿滅那海,但如果能削弱那海的兵力也是好的。就這樣,那海拼命趕回歸化,而衛忠海則在那海的隊伍後面緊追不舍。

無心戀戰的那海,隻能眼睜睜看着自己不斷損兵折将,他雖然滿腔怒火,但卻無可奈何。那海顧此失彼,等他趕回瓦哈國時已經晚了,西日莫已經完全占領歸化十天有餘了。

西日莫不确定一定能守住歸化,所以在占領歸化城的第一天,就将城中和地宮的金印财帛掠奪幹淨,甚至牛羊都沒放過,通通将它們快速運回自己的國都科布多。

西日莫也是蒙古部落的一代枭雄,入歸化城後對那海的臣民并沒有大肆屠戮。而那海手下得力的幾名戰将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被西日莫斬殺。西日莫的目的很簡單,他要讓那海元氣大傷,再也不是自己的對手。

失去金銀,又失去良将,瓦哈的國本已經搖搖欲墜,得知這一切的那海多少有些心灰意冷。他在歸化城外山坡上,遠遠望着歸化城,誓言一定要雪此恥辱。唯一讓那海慶幸的是自己的兒子們在戰亂中偷偷逃出了城,等他的兒子長大了就會是他翻身的資本。

回歸化的路上,因為衛忠海死死咬住那海部隊的“尾巴”,導緻那海北都之戰後的八萬部隊,現在隻剩下了不到七萬,這就是那海全部的家底了。

落難的鳳凰不如雞,那海的老巢被西日莫占據着,萬般無奈之下,他隻能忍辱負重選擇跟對方談判。談判的結果就是,那海與西日莫定下城下之盟,将歸化以西的大部分領土劃給圖羅國,從而換回歸化。

之前那海的瓦哈國略強于西日莫的圖羅國。不過經此一役後,那海和西日莫在實力上互換了位置。

當時西日莫要是想完全滅掉那海的,雖然不至于像碾死螞蟻那麼簡單,但也足以讓那海變成真正的喪家之犬。

西日莫之所以答應了那海“求和”的條件,主要是因為他暫時還不想滅掉那海,他還需要留着那海去制衡蒙古北部巴魯國。西日莫怕他前腳滅掉那海,後腳敖登有就出兵征讨自己,而以他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抗衡巴魯國的敖登,他還需要再攢攢實力。

三角形永遠是最穩固的,所以多年來,蒙古三國任何一方都不敢輕舉妄動,就是不想給另兩方結盟的機會。如果不是一方獨大,逼不得已,另外兩方也不願意結盟,因為他們實際彼此也都互不相信,他們覺得各自保持中立更有利一些。

西日莫的算盤就是留着對自己已經沒有威脅的那海令敖登不敢輕舉妄動,這樣他就可以進一步壯大自己的實力,等到時機成熟了,他就可以一統全蒙。

當然這隻是西日莫自己的想法,蒙古三國的每個頭領都想統一全蒙,更想逐鹿中原。那海何嘗不是覺得豐國是軟柿子,先把它完全捏在手裡後就可糧草充足,屆時再調轉槍頭殺向另外兩個蒙古藩王的勝算就更大。

那海的勢力範圍大幅縮水,他自然咽不下這口氣。在那海心中,這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衛忠海,他決定把所有對衛忠海的仇恨都聚在三尺刀鋒上。

安撫住了西日莫後,那海開始合圍衛忠海。因為之前追得太緊,貼得太近,衛忠海想在此時再全身而退已經不可能了。當然,如果衛忠海讓他的将士當人肉盾牌,他或許有逃回豐國的一線可能。隻是衛忠海心裡清楚,那樣一來,朝中奸佞小人更會妖魔化自己,那些不知情的人也會造謠言說他根本不是在追擊那海,而是做樣子一路把那海“送回”歸化。

想到這些,衛忠海自知已沒有退路,他不能為求活命而失掉忠名,更不能授人以柄、落人口實而連累家人。衛忠海心頭掠過一絲豪情,他決定慷慨赴死,并以死明志。

回想自己這一生,衛忠海并不覺得遺憾了,他慶幸在有生之年體會了一次披堅執銳的瘾,衛氏一族也算出了他這麼一個半路出家的将軍。這樣一想,衛忠海覺得即使自己下了九泉,也不愧對祖先了。

想到自己的死,衛忠海同樣覺得夠本,畢竟他可以預見,與那海這最後一戰會為豐國帶來多年的安甯。

其實早在衛忠海決定追擊那海時,他就猜到會有此結局了,畢竟當時那海隻是急于回援沒空搭理自己,現在終于得空了怎麼會放過自己。

可是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衛忠海想的也是再多耗盡一些那海的兵力。衛忠海帶領着那幾千人,拼到最後的一兵一卒,殺傷敵軍一萬五千餘人。最後由于雙方的兵力相差太過懸殊,衛忠海在堅持了十一天後,轟然倒在血泊中。

那一刻,衛忠海笑了,他慶幸的是削弱那海實力的目的已經達到,短時間内,那海再無南下侵略豐國的可能,而且他終于可以不用再背負漢奸之名,也就覺得此生無憾了。離開這個世界前,唯一讓衛忠海覺得有所虧欠的,就是他的結發妻子白華。

雖然是敵手,那海還是厚葬了衛忠海,因為衛忠海為國為民盡忠的氣節令他心生敬佩。

衛忠海的犧牲為豐國的北境赢得了八年的太平。八年後,瓦哈國的元氣休養過來,那海再次舉兵南下,一舉攻占北都。順帝帶着皇室和大臣提前棄都城到臨昌州繼續苟且偷安,他幾乎是狼狽地逃到那裡的。

又過了九年,衛忠海的冤案才被順帝的兒子獻帝推翻。時間真的過去太久了,許多人等待這一天,頭發白了,心快寒了。雖然當年的真相并沒有被完全昭雪,但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獻帝總算摘掉了衛家頭頂的污名。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