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能怎麼說,李祺心中再清楚不過。
這趙雲爾的父親是年初上任的兵部尚書,趙家這會也是抓住機會飛了一把,而趙氏同皇後素來要好,在他們家老爺升職之前就有想過同皇家再攀一門親戚。
但那時的張皇後,似乎是一直沒有正面回應過,不然也不會将周家的小姐推出來。
如今趙家飛了,雖然沒有實際的兵權,但也是掌握着大周武選、地圖、車馬、甲械之政。
張皇後自然想從中分一羹。
李祺并未應江思的話,反而加快了腳下的步伐。
到了傾月宮中,李祺更是直接同張皇後表明了自己并不會娶趙雲爾的決心。
張皇後一聽,那哪能行,她看向李祺的目光都嚴肅了三分。
她問:“你知道趙家同我們家的關系吧?”
李祺點了點頭。
“那你為何不願?”
“不能願。”
張皇後歎了口氣,語重心長道:“不能願也必須願,你可曾知道現如今朝中有多少站中書令一派,你老師的事情才過,你同周家的事也還沒落實下來,你身後有多少人?這也是為你好,同趙家交好,日後他們也能幫你一把。”
李祺自然是懂這些的,大局當前,特别是在朝堂之上,背後擁靠的人越多越好。
現如今庸王得勢,他背後除了中書令,還有的是禦史台的那幫人。
人言可畏。
有時候光是那些人的嘴,就會說出很多不利于他的話。
就好比那劉恩正,在李怏回來沒多久就上書禀奏李怏說他不管朝中大小事務,有失君德,不是當太子的這塊料。
雖然這事李怏隻告訴了她,但她也知道,有一人敢這樣說,背後是有千千萬萬的人這樣講過。
李祺想了想道:“兒臣是想,這背後有人支持終不如自己手握重兵好,到底是自己把關,還安心些。臣最近聽聞邊關在招募新兵,想上邊關看看。”
跟張皇後說話,越是踩着她所期望的,她便越是高興。
張皇後一聽這話,便明白了李祺的意思。
也許趁着這時再組建一支屬于自己的軍隊,握在手中,未嘗不是一把利器。
張皇後了然道:“你能有這份覺悟是不錯,但邊關戰事不穩,你上那邊去,我總歸不大放心。”
不大放心是真,更真的還是怕在外頭人多口雜的,身份容易暴露。
李祺早就想好了,應道:“有王勁和江思一同前往,生活上他們可以照料。”
“這倒是可以。”皇後的心開始動搖起來,然後淡淡看了李祺一眼,“隻是你父皇那邊,你想過怎麼告訴他嗎?”
李祺平靜道:“還沒。”
其實也不是沒有,隻是當着張皇後的面,一些借口她不好說。
“你父皇不見得會同意。”張皇後開始分析時局,“現如今你老師剛走,前段日子你給禁足東宮,當着天下人的面,你父皇那隻是在氣你辦事不周。雖然這事最後跟你也沒有關系,但你若是這個關頭跟你父皇說去邊關,不知道别人會怎麼想。”
李祺明白這點。
一些不明事态的人肯定會說李怏這會是真的動了廢太子的念頭,不然幹嘛要把太子送那麼遠,肯定是眼不見為淨。
但這又如何呢?
不過是熱鬧個幾日,等時間久了,大家也就漸漸忘記了這些事情。
良久的沉默後,李祺開口道:“别人怎麼想那是别人的事情,隻要陛下一日沒有下旨,那我便是一日太子。”
張皇後歎了口氣道:“這事還是得看皇上的意見,今日時候不早了,你先回去吧。”
李祺不好再說什麼,應了句“母後早些休息”便退出了皇後的寝宮。
回去的路上,她不得不想着,若是皇上不同意該怎麼辦。
這事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畢竟她的身份擺在這,也正如張皇後所擔憂的那樣,皇上勢必也會在意這一點。
落日的餘晖将李祺的影子拖得很長,望着前路,她有那麼一瞬間,覺得前路漫漫。
翌日是個晴日,李祺早起上崇明宮給李怏請安。
原是想了一晚上的話,在見着李怏之後,李祺忽然不知如何開口。
倒是在每日固定的對話之後,李怏有意無意提起:‘“朕昨日聽皇後說,說太子你想上邊關去看看?”
李祺正愁不知如何提起此事,李怏這話一出,她應道:“是,兒臣最近聽聞邊關在招募新兵,有為期三月的新兵營,兒臣自幼體弱,想去曆練一番。”
李怏點點頭道:“這事倒難為你想得周全。”然又話鋒一轉:“但朕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