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沒牽馬,而是準備禦劍前往。
因為禦劍快。
就是有點費靈力。
到了晌午,日頭正緊,談韶被曬得煩的緊,拽着江尋一道下來了。
他們恰好落在一座村落,後來打聽了一下,這個村子叫十桑村。
為什麼叫十桑村呢?因為村子先人在村口種了十棵桑樹。
挺樸實的,就像村子裡的人一樣,質樸無華。
卻實在純真。
為他們引路的阿婆杵着拐杖,滄桑的聲音不失慈祥:“村東邊兒有間屋子,是我小兒子的,他呀很多年沒回來了,空着也是空着,你們要是不嫌棄啊,就先暫住一下,這太陽可毒着呢,找個地兒納個涼再走也不遲。”
談韶兩人跟在阿婆後面亦步亦趨,他溫聲和阿婆交談着:“那就多謝阿婆好意了。”
頓了頓,問:“阿婆家公子是在外安定了嗎?”
阿婆笑了笑,眼裡帶了點哀傷:“他呀,從小就想當個修士,像你們這樣的年紀的時候,他跟我說,要出去闖蕩一番,等有了成就,就接我出去,可這麼多年了,也就慢慢沒了聲音。”
末端思念與哀傷溢出,談韶一愣,與江尋對視一眼。
談韶有些愧疚:“抱歉,我……”
“嘿,你這孩子道什麼歉,”阿婆笑呵呵道,“都過去很多年了,我這老婆子也早就想開了。”
很快走到那小屋門前,談韶道:“不知令郎名諱可否方便告知,日後我們也好幫忙找一下。”
阿婆一愣,眼眶裡打轉着幾滴渾濁的淚,她不由得啞了聲音:“哎呀,我,我家小兒叫成明,他走的時候啊,他脖子上一直帶了一個玉佩,足足的玉啊,上面我還請了師傅雕了一尾錦鯉……他打小就帶着……”
談韶見阿婆落淚,忙去拍了拍她的肩頭,溫聲道:“阿婆,不要太難過了,會找到的。”
“嗯,嗯!”阿婆擦擦眼淚,握着談韶的手,道:“孩子你要是以後見到他了,就,就跟他說,娘很想他……”
談韶心頭微動,他攢了攢聲音,啞聲應着:“好。”
一旁江尋沉默着,隻是安靜地看着談韶。
門被打開了,忽然江尋腳步一頓,一隻暗箭便從他袖中射出,正中一旁老樹。
談韶下意識将阿婆攬在身後,盯着老樹。
老樹劇烈晃蕩一瞬,一個男孩畏畏縮縮地從樹後出來。
阿婆一見,忙道:“這不是村裡的小石嗎?”
一聽是熟人,談韶也微微放松了,阿婆向前走兩步,被江尋微側過身擋了一下。
“他跟了我們一路。”
阿婆有些不知所措,但更不知所措的還要是小石。
他顫顫巍巍地說:“對,對不起……”
阿婆和藹地問他:“小石啊,你怎麼了啊?”
“阿婆……我就,就是看看。”小石說着又往大樹後面躲了躲。
阿婆還想說什麼,但小石已經飛快地逃走了。
望着小石遠去的背影,阿婆道:“這小石啊,也是個可憐人,家裡人都沒了啊。”
談韶抿抿唇,擡頭與江尋對視一眼,伸手拉了一下江尋,一邊溫聲道:“還是阿婆心善,那我們進屋吧。”
江尋見他拉他的衣袖,大概知道了讓他不要太計較,便也沒說什麼跟着進屋了。
這間屋子雖然很久沒住人,卻還是非常的整潔,可以見得經常有人來打掃。
阿婆引他們進屋,隔了一會又送了些吃食。
談韶與她寒暄幾句,待送走她,他轉身想進屋,卻又看到了小石。
談韶有些疑惑,往屋子裡看了一下,江尋還在屋裡,沒有往他這邊看。
于是他便走過去,在小石面前站定。
小石緩緩擡起頭,一雙眼躲躲閃閃最終定在談韶臉上。
“你可以……幫我一個忙嗎?”
江尋等了談韶很久,都不見談韶回來,本來計劃在村子裡避完暑就啟程,如今人也不見回來,他心裡有些不安,不再想别的了,提劍出門。
正當他毫無頭緒時,他看到了阿婆。
“阿婆。”江尋上前,行禮,“您看到與我同行的人了嗎?”
阿婆愣了愣,點點頭:“看到了,小公子方才跟村裡的小石一道去村西邊了,就剛剛那個孩子,我還想叫着他們呢……”
話音未落,江尋的身影就消失了,近乎瞬移到了村西邊。
沿着山路一直出了村,風中帶了一絲血腥味,江尋眉頭緊蹙,尋着忽遠忽近的聲音趕過去。
轉過半塊山石,一紅一白兩道身影正在激戰,在一旁,還畏畏縮縮地縮着一個孩子。
是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