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永樂長歌 > 第6章 如故

第6章 如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他放下紙,見儀華已經開始抄寫仁宗曹皇後事迹,微微詫異道:“為何跳過了真宗的章獻皇後?”劉娥善處朝政,貶抑權相,輔佐宋仁宗成一代聖君,又不貪戀權位,最後還政仁宗,成全了母慈子孝。堪稱古往今來難得的賢後。

儀華不作聲,微微擡袖,從袖中取出一團紙給他瞧,又默默收起。

不是她不認為劉娥賢德,是這一節書不能抄。

若抄了,被皇帝探知,誤會她有憧憬效仿、幹預朝政的傾向,不會喜歡。

因此她連紙團都要收進袖裡,不肯被有心人拾去做文章。

朱棣猛然想起,小時候有次在坤甯宮,母後問父皇“天下臣民今安否”,父皇聞言,雖沒有冷臉,但明顯笑容消去不少,打哈哈敷衍道:“這不是你該問的。”

最後母後回了一句,“陛下是天下人之父,那臣妾是天下人之母,為人母者怎能不問子女安否”,将父皇說通,但當時的微妙氣氛一直牢牢紮根在朱棣心裡,儀華适才的舉動,将久遠的回憶喚醒了。

朱棣不想将來和她做那樣情深義重卻終有隔膜的夫婦。況且徐氏的賢名他早已聽聞,他隐隐期待她将來做王妃,能像劉娥那樣,與夫君并肩而立。他不想将她羽翼摧折。

朱棣想将那紙團要過來。要過來,她自然就明白他的心意了。

但又怕宮人傳說他們“私相授受”,有損女兒家清譽。靈機一動,依舊打着官腔說道:“你的字,秀麗中自有風骨,這段書好不容易抄的,可惜了。我私心裡覺得,母後見了這段定會喜歡,我抄來獻給她老人家罷。”

同一件事,她做,和他做,落在皇帝皇後眼中的觀感不同。

他和五弟,與仁宗身世何其相似。這段書由他來抄,養育他的馬皇後看了,必當欣慰。就算皇帝知道,也隻會看在他與皇後母子情深,不會做别的追究。

“太後保護帝既盡力,而仁宗所以奉太後亦甚備……終太後之世無毫發間隙焉……”

這是儀華第一次看朱棣寫字。少年的字并無一絲稚氣,起筆紮實,轉宕果決,撇捺潇灑。字裡行間,奔湧着豪放不羁的男兒氣概,但又像被什麼給困住了,不得盡數施展。

他是被什麼東西困住了呢……

儀華看他的字看得癡了,朱棣收筆,她都未覺察。

待到長庚上前将紙揭起,墨迹吹幹。儀華才回過神,臉一紅,微笑道:“殿下好字。”

朱棣被她誇獎,十分得意,自謙幾句,便與儀華談論起曆代書法名家。

朱棣鐘愛晉代王羲之,儀華也愛。言及本朝,儀華則推崇宋濂之子宋璲。

朱棣欣喜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我也覺得他的字當屬本朝第一,甚至勝過其父。前些日子,父皇命他在半片蟠桃核上寫字,難為他,方寸之地,竟能作篆書,還不改筆畫遒媚。”

兩人趣味相投,談話便滔滔不絕。起初隻談書法,後來談天說地,無所不談。不知不覺,直談到近黃昏時内侍掌燈。朱棣起初擔心兩人初見無話可說,現在想來,真是多慮了。

整整一個下午,儀華隻抄了兩頁紙。加上朱棣幫忙抄的那頁,也隻有區區三頁。回去若被皇後和公主們閑聊問起“下午忙些什麼”,隻拿三頁紙交差,怪難為情。

朱棣忙道:“是我擾了你抄書。我同你一起抄,湊足十張,算作賠罪。”

于是便走去另一張書案前,叫人奉上筆墨,取《宋史》第二百四十三卷的《列傳第二·後妃下》來抄。

儀華一面寫字,一面心裡暗暗吃驚。

明明是初相識,竟聊得讓她渾然忘了時間。

知淺言深。這是處世大忌。不是她向來的風格。

但不知為何,她沒有後怕,反而内心安甯,甚至有一絲絲暖意。

見了朱棣,儀華覺得安心了。他果然如皇後所說,是個聰明靈悟又穩重的人。她嫁給他,或許可以少些提心吊膽。

正當禦書閣内歲月靜好之時,風雨說來便來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