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HP]德拉科x金妮短篇合集 > 第20章 金妮和德拉科為什麼适配

第20章 金妮和德拉科為什麼适配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首先,如果你要尋找羅赫那種原著中的依據,你找不到的,因為原著都是從哈利的角度講述的。在哈利心裡,德拉科和金妮的重要性都沒有那麼大,所以他們也不常出現。我有些執着地把前四本書認真翻了一遍,然後是第五本書,尋找他們每次被提到的戲份,我從中得出了一些結論。

首先,我們需要深入挖掘德拉科,因為大多數人似乎都抱着“為什麼會有人對那隻可惡的小老鼠感興趣?”的觀點。在我們開始之前,因為我已經習慣了這種譏諷的暗示,我想澄清一下,我不是湯姆·費爾頓的粉絲。我覺得他演的德拉科很可愛,但他本人是個笨手笨腳的孩子。就演員的相對吸引力而言,最有可能吸引我的是斯内普。

然而,我确實認為,就我們所知,德拉科有可能不是徹頭徹尾的惡人。他是個淘氣鬼:一個被寵壞的、自私的、傲慢的、無法忍受的、目中無人的淘氣鬼。我可以在這裡引用一些細節,但我想你們都會同意這一點。然而,在第四本書之前,他就是這樣;沒錯,他想告發他們,叫赫敏泥巴種,想讓海格被開除……但是,這一切更像是“學生的惡作劇”,而不是“希特勒青年團”。是的,他是個斯萊特林。是的,他的成長環境讓他相信自己比世界上大多數人都優越,特别是那些非純血巫師的人。然而,有幾個可以減輕罪責的因素

首先,斯萊特林=邪惡這個想法來自于——偏見。在霍格沃茨就讀的男女巫師中,有四分之一都是斯萊特林。你真的認為有四分之一的人在十一歲時就邪惡到無可救藥了嗎?我不這麼認為。而且,看看斯萊特林學院的重要特質:野心、狡猾、權力、操縱能力……然後想想,到目前為止,書裡哪個角色最能體現這些?在我看來,是鄧布利多。霍格沃茨隻有一個,如果沒有足夠的野心,他是不會當上校長的。他有足夠的力量,連伏地魔都害怕他。在對待哈利時,他确實表現出了狡猾、擅于操縱和一定程度的冷酷無情。這樣來說,我傾向于認為斯萊特林不等同于壞人。

接下來,讓我們來聊聊純血統的優越感。我不會争論馬爾福一家并非懷有偏見的人。然而,我要說的是,不隻有他們這樣。以《密室》裡的一段對話為例:

“你不該理他,亞瑟,”海格伸手替韋斯萊先生把袍子抹平,差點把他舉了起來,“這家夥壞透了,他們全家都是,所有的人都知道。馬爾福一家人的話根本不值得聽。他們身上的血是壞的,就是這麼回事。走,我們出去吧。”

有點一概而論了,你不覺得嗎?因為他們的壞血,馬爾福都一文不值。這和麻瓜種便低人一等的觀點有什麼不同嗎?在第一部裡,麥格這樣評價德思禮一家:“您找不到比他們更不像你我這樣的人了。”(強調我的。)海格又對德思禮先生說:“我倒要看看,像你這樣的麻瓜用什麼辦法去阻攔他。”就因為他是哈利不喜歡的人,偏見就可以嗎?

你會注意到,韋斯萊一家是純血。他們被認為是純血叛徒,因為他們相信麻瓜種并非天生就低人一等,而且亞瑟癡迷于麻瓜。然而,如果你看看韋斯萊一家的态度,你就會發現他們對麻瓜的理解并不是最先進的。我們來看看亞瑟說的關于麻瓜的第一句話:

“……沒有一個麻瓜會承認自己的鑰匙越縮越小—— 他們會堅持說鑰匙丢了。這些麻瓜,他們永遠能對魔法視而不見,哪怕它明明擺在他們面前……”

這又是一個理解角度的問題,但對我來說,這聽起來比其他任何東西都要有優越感。這種模式貫穿全書,《瘋麻瓜馬丁》漫畫書(如果你不明白這為什麼是種冒犯的話,想象一下一個白人男孩閱讀一本名為《瘋肯尼亞人誇梅》的漫畫書),亞瑟對麻瓜創造的迷戀,莫麗對縫針概念的反應……這更像是在印度的英國人,而不是馬丁·路德·金的态度,你知道嗎?韋斯萊一家的态度似乎更像是“我的一些好朋友是[另類的人],但我不希望我的女兒和他們約會”,而不是完全接受。

我又要說回德拉科。如我之前所說,請不要誤解,我不是說德拉科暗地裡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是他父親的受害者,他很喜歡在草地上跟小狗和蝴蝶嬉戲。我想說的是,絕不是隻有馬爾福一家抱有偏見。

在第四部裡,他的“邪惡”是無可争議的。首先,讓我們看看他在樹林裡和黃金三人組那一幕的重點是什麼:

“格蘭傑,他們找的就是麻瓜。”馬爾福說,“難道你願意在半空中展示你的襯褲?如果你願意,就在這裡待着吧……他們正朝這邊走來,我們大家可以大笑一場了。”

他沒有披上盔甲去救美麗的少女。德拉科不是,也永遠不會是英雄傳統中的白衣騎士——一個格蘭芬多。然而,如果你仔細想想,他一直對這個女孩表現出不喜歡。我們知道他的父親知道她是誰,德拉科因為成績落後于她而受到批評。如果他真的很邪惡,在三人組意識到他在那裡之前,直接把她用力推進醉酒暴力的食死徒中會有多難?相反,他警告她離開,雖然态度一點也不友好。

還有,在鄧布利多演講時,德拉科和其他幾個斯萊特林學生拒絕起立,但考慮到那是為了向哈利緻以敬意,我認為這是讨厭的學生行為。德拉科肯定嫉妒奇迹男孩。我們來看看這迷人的一幕:

他臉上陰險的笑容更明顯了。克拉布和高爾發出陣陣怪笑。

“我們盡量不去想它,是嗎?”馬爾福望着他們三個人,輕聲輕氣地說,“盡量假裝什麼也沒發生?”

“滾出去。”哈利說。

自從鄧布利多緻詞哀悼塞德裡克時,哈利看見馬爾福跟克拉布和高爾竊竊私語之後,哈利還一直沒有和馬爾福挨得這麼近過。他感到耳朵裡嗡嗡直響。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抓住了長袍下的魔杖。

有幾件事我覺得很有趣。首先,德拉科一直在談論麗塔·斯基特,說抓住她并不難,接着,他放輕聲音,露出得意的笑容,說他們盡量不去想這件事。是的,這刺痛了他們,是的,他從刺痛他們中得到了樂趣,但這不是他通常的讨人厭做派。

有人可能會假設因為他長大了,所以挖苦也更刺人,但考慮到他最後的侮辱是“波特臭大糞”的水平,對于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來說,這似乎是成熟的巨大飛躍。那他為什麼要假裝什麼都沒發生呢?我認為最有可能的答案是他在推想;談論他的想法和感受(但他不想承認自己有),好像思考和感受這一切的人是哈利。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心理反應,它比假設德拉科的成熟和智慧有飛躍式的提升要更加合理。

還有給天平上的邪惡!德拉科增加的終極重量:

“你從一開始就輸定了,波特!我警告過你!我告訴過你選擇夥伴要更謹慎些,記得嗎?那是到霍格沃茨的第一天,我們在火車上相遇時?我告訴過你不要跟這些下三濫的人泡在一起!”他沖羅恩和赫敏擺了擺腦袋,“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波特!黑魔王回來了,首先完蛋的就是他們!首先就是泥巴種和喜歡麻瓜的家夥!接下來——第二步——迪戈裡就是——”

讓我們來數一下感歎号,好嗎?對于一個剛剛還輕聲細語的人來說,這是非常刺耳的演說,他本應該深思熟慮地選擇施加心理影響的用詞。“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波特!”對誰來說?因為如果對哈利來說來不及了,也許德拉科認為對他來說也來不及了。

德拉科和哈利的關系很有趣,因為實際上,一切都取決于德拉科伸出友誼之手,卻被拒絕了。你覺得在德拉科去霍格沃茨之前,他遇到過幾次這種事?如果他嘗試用他那笨拙、愚蠢、不現實的方式去交朋友,而不是年輕一代的食死徒,你認為他會有多少自信覺得他不會再次被拒絕?然後是他父親的問題,他似乎非常熱衷于“證明自己配得上做我的兒子”這種事情,即使沒有黑魔王的影響,也足以嚴重搞砸一個孩子。

鄧布利多強調說,一切都取決于選擇,但德拉科可能認為他沒有選擇。因為他是一個被寵壞的孩子,有着嚴重的不安全感,他甯願試着說服他自己和周圍的人,他所堅持的方式是唯一合理的選擇,而不是承認他的無助感。正如Sarea Okelani所指出的,“你被放進你想進入的學院;而不是你‘屬于’的地方。許多斯萊特林學生可能别無選擇;他們心裡可能祈禱着被分進斯萊特林,因為他們害怕如果不被分到那裡會受到父母的懲罰。”

還有那句“首先就是泥巴種和喜歡麻瓜的家夥!接下來——第二步——迪戈裡就是——”……那是對食死徒的目标相當準确的表述,但如果你分析一下,如果首先是泥巴種和麻瓜愛好者,誰是第二步?也許德拉科意識到站在正确的一邊并不能完全保證安全?是的,塞德裡克的死是第一個,甚至鄧布利多都認為可能還有很多。它開始了,這是毋庸置疑的。再多的“盡量假裝什麼也沒發生”也無濟于事,德拉科認為他隻能表現得熱情或不情願地接受;想到可能為了鄧布利多離開父親和食死徒,他覺得難以想象。但如果他不情願地接受,那麼他就會首當其沖被列在“既然我們已經解決了泥巴種和麻瓜愛好者,接下來是誰”的名單上。

他自己承認嗎?也許承認,在洗澡的時候,或者夜晚躺在床上的時候,當大腦有太多時間自動運轉,反複思考我們生活中最憎恨的東西。也許沒有;否認是很強大的。他還有選擇嗎?也許吧,如果他能夠想清楚,與他父親和食死徒們同流合污要比背叛他們更需要勇氣。我同意這在原著中不太可能,但斯内普在深入黑暗之時離開了——即使是被染黑的靈魂也可能得到救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