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是黛玉讀《西遊記》時最喜歡的地方,鐘靈毓秀,自在逍遙,承載了悟空一生的幸福來源。
兄妹二人,駕雲掠過一片藍色海洋,遠遠瞧見海中一山屹立,綠翠郁郁,雪浪環繞,奇峰挺拔,銀瀑千條。
黛玉望向山頂,想到這就是悟空出生之地,心下頗覺奇妙。
悟空站在身側,指着下方洞天福地,得意道:“妹子,待你也修得長生不老之身,便可搬來與我同住,咱們共享永世逍遙。”
黛玉點頭道:“若能長居于此,永生也沒什麼可怕了。”
“永生可怕?”悟空不解道,“妹子為何有這個想法?”
黛玉輕歎一聲,道:“若一生不如自己的意,便是活過千年萬年,也是枉然。”
悟空嘿嘿一笑:“都是你平日裡太過孤寂,才有這許多奇怪的想法,走,咱們下去熱鬧熱鬧!”
他按落雲頭,大叫一聲:“孩兒們,都快來拜見你們姑奶奶!”
山澗溪橋之間,叢林樹木之上,霎時跳出數千隻大猴、老猴、小猴、幼猴,将悟空與黛玉團團圍住,口中呼道:“拜見大王!拜見姑奶奶!”
杜鵑、白蘭正在水簾洞外眺望,遠遠瞧見這邊情景,顧不得溪澗水深,飛奔而來,越過衆猴,将黛玉一把抱住。
杜鵑哭道:“師伯隻說我二人礙事,不讓我們跟着。武到用時方恨少,我們以後定當勤練武藝,才能保護姑娘。”
白蘭褪下絞絲玉镯,幫黛玉戴在腕間,也低頭垂淚。
眼見得黛玉跟着紅了眼尾,悟空揮手道:“好了,好了,以後老孫多傳你們幾招有用的,這會兒别在這兒哭哭啼啼,攪了我們重逢之喜。”
兩個丫鬟忙拭了眼淚,垂手侍立在黛玉身後。
悟空引着黛玉,在衆猴簇擁下走向水簾洞。
衆猴子猴孫,七十二洞妖王俱在兩旁相迎,一時熱鬧喧天,歡聲振地,便是貴妃省親的排場也不過如此了。
在萬衆矚目下,黛玉拉着兩個侍女,随悟空躍過瀑布,進了水簾洞。
她身姿飄逸,拉着兩個人卻又仿若無物,又引得一陣歡呼。
進得洞去,黛玉比照着書中描寫,一一看去,見石碗石床更顯精緻,竹林梅樹愈顯風雅,不由得連連贊歎。
杜鵑、白蘭也是直呼驚奇,将那石座石竈翻來覆去,瞧了又瞧。
得了姑娘們誇贊,悟空愈發得意,領着她們一一看過,繞過一處石乳做的屏風,指着一清幽石室道:
“師妹先在此将就,待我讓猴兒們再整理幾處,與妹妹做個起居室。”
黛玉走近石室,見室外掩着修竹,先有了三分喜歡,進得室内,裡面甚是闊大,又有天然的通風采光之處,更是滿意,便轉身向悟空道:
“師哥,這一間給我三人居住,就盡夠了,無須勞動大夥兒折騰。”
杜鵑、白蘭也進來,将包袱中帶的紗簾、紗帳挂起來,為黛玉靠牆隔出一間雅室。
白蘭笑道:“我姐妹兩個睡在外側,照顧姑娘。”
悟空道:“也罷,我讓外間的猴兒們挪一下窩,隻讓母猴兒居住在這附近,再撥幾個靈透的給妹妹做粗活。”
黛玉笑道“師哥無須如此細緻,我照顧得了自己。”
悟空讓猴子們采摘了各色鮮果,又擺了素齋,與黛玉接風。
衆猴子見黛玉弱柳扶風的模樣,一個個收了手腳,輕輕巧巧地圍着她打轉。
悟空又引着黛玉觀看花果山四周風光,耍到日落才回。
接下來數日,黛玉隻随着悟空遊山玩水,采果摘花,看小猴子們嬉戲玩鬧,演練兵陣。
閑暇時候,她就教小猴子們讀書識字,帶着杜鵑、白蘭吟詩彈琴。
東海的三位公主也找了過來,與杜鵑、白蘭一起學詩、練武,黛玉為她們每人制定了功課,時常考校。
悟空遇到了,也會指點些法術、棍法,幾個女孩子皆進步飛速。
這一日,黛玉領着女孩子們在林間練劍,空中忽撒下無數花瓣,飄飄搖搖落了一地。
杜鵑跺腳道:“什麼人在這裡殘害花朵?着實可恨!”
她與白蘭皆是花妖出身,物傷其類,三位龍公主也替她們不平。
黛玉眼尖,早看見樹梢上停着一隻熟悉的鵬鳥,探頭探腦地向下窺視,見犯了衆怒,又忙忙地縮頭回去。
她招手讓女孩子們過來,低聲道:“你們成日家自己練習,看不出來成效,今日來了個給你們試劍的,誰先刺掉他十根羽毛,我便傳一套新的法訣給她!”
衆女一聽,盡皆雀躍,忙問試劍的在何處。
黛玉淩空飛起,先以劍網将那鵬鳥罩住,免他逃脫,然後才喝道:“試劍的就在此,還不動手?!”
衆女亦從四方圍上來,五柄劍一起攻擊,将那鵬鳥逼得左沖右突,狼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