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謝裡得知自己所說的隻是土話之後,整個新年就隻想着學習語言了。
正好是農閑的時候,家裡也就是每天在整地(把農田土地理平),老吉姆和艾米就放他去學習語言。能說标準語在老吉姆眼裡看也是好的,這樣就不會那麼容易被别的地方的人騙了。識字的話,雖然沒什麼用處,但是以後謝裡說不定就能幫忙讀賈斯汀寄來的信。
謝裡就是這樣得以學習語言和文字。
開始謝裡一點也聽不懂标準語,利昂也沒有特意教他标準語,隻是用啟蒙書一點一點教他字母、文字的組成和發音,謝裡也就跟着利昂一起看字練習。
這種文字和拉丁語系的語言很像,隻要你記住了字母,記住了字型發音規律,那麼看見文字就能念出來,隻是文字的意思就需要自己記了。
謝裡就用他所有能用的時間記背這種語言,從字母發音,到字型發音規律,一邊寫一邊念,每個都念千遍以上。
已經很久沒有這樣廢寝忘食地學個過瘾了。
教育和書本是獲取除了自己的體驗之外的信息的途徑。在這樣一個信息匮乏、不存在義務教育,連書本也不存在的閉塞山村,利昂的到來令謝裡體會到久旱逢甘露的感覺。
要掌握通用的語言。
有了說話和識字的能力之後,他就能不斷學習了。
想起上輩子能夠沒有障礙地閱讀書本,自由地用語言與人交流的情境,謝裡就有無窮的動力。
謝裡還不知道自己這輩子能過什麼樣的生活,但他想看看除開現在這種生活方式之外的生活。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外面的世界發展的怎樣了?這些一切所有,謝裡都很好奇。
.
騎士學徒賈斯汀回家探親和魔法師入住老吉姆家的消息這這兩周像飛雪一樣飄到伊利斯村的家家戶戶。盡管探測礦脈的事情還在嚴格保密,但是村民們的熱情可是抵擋不住的。
賈斯汀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熱情的鄉親們,親切地問候他,并向他詢問成為騎士徒弟的技巧,又問他什麼時候回去。
他沒有什麼技巧好說,隻能随便胡說幾個,至于回去的時間,賈斯汀一開始還會回答,“先待一兩個月”,後來發現人們會一遍一遍詢問,隻是把這話當作開場白,就哈哈過去,不樂意回答了。
更可怕的是,好幾家鄉親暗示他家裡的姑娘等他來搶已經很多年了……
鄉村可怕的“熟人”态度賈斯汀已經很久沒有遇到了,現在遇到,真是又有些熟悉懷念,又有些尴尬厭煩。
利昂也每天都會碰到“碰巧”遇見他的鄉親們,一開始還是男性居多,後來漸漸的碰到許多已婚婦女,再後來就有很多有兄長陪同的少女們。
另外,要不是賈斯汀和老吉姆一再對鄉親們說明利昂精力有限的事情,相信每天他會偶遇到更多“學生”(大部分是因為利昂的顔值而非學問而來)。
對于賈斯汀及老吉姆夫婦在這件事上對他的回護,利昂是十分感激的。一個學生已經夠累了,再來幾個他會直接趴下吧。
這十幾天,利昂白天和賈斯汀結伴探查礦脈,傍晚回家休息一個小時左右後就要開始教謝裡讀書識字,不論是從精力上、體力上,還是從精神上,對他而言都是一個挑戰。
教育進度比預計慢很多,利昂感覺十分郁悶,産生了“自己适合教書嗎”的懷疑。他甚至覺得自己可能不适合升導師級。
在利昂的預想中,現在應該可以開始讀第二本書裡簡單的文章了,畢竟奎因标準語的文字是很簡單的。可十幾天了,利昂才講完最基礎的字母、數字和字型。
可怕的是,這個孩子是非常認真的在學的。
他看到這個孩子的任何時候,這個孩子都在背标準語,據說晚上會一直複習到睡覺。一看到謝裡的眼神,利昂就仿佛又回到了他小時候與魔法理論搏鬥的情境中去。
可這個孩子隻是學習标準語和認字而已啊!(這種最最基礎的東西哪裡需要這麼拼命啊!利昂如是說。)
他不知道究竟是自己教的差勁還是這孩子不适合學習——利昂确實聽說過鄉下孩子智力發育差等等的觀點——但是教學進度實在令他難以忍受。
每次他回到賈斯汀的家,那孩子的存在都讓利昂發怵。那孩子的學習的認真程度認真和學習效果的差勁程度都在灼燒他的靈魂。
利昂都已經快學會了土話了,而那個小家夥還在苦苦掙紮最基本的東西,是不是隻能說明那個孩子他……
利昂不是很好意思和賈斯汀以及賈斯汀的父母溝通這件事。
畢竟小孩還是很努力的,這個精神勁頭還是不要打擊的比較好。所以在家中,利昂一直都在對謝裡的學習持鼓勵态度,并且熱情洋溢地贊揚謝裡的學習激情。畢竟謝裡的精神就是同那些魔法“沖級少年”比起來也不遑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