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高三第一學期結束,暑假堂堂開幕。
說到高中時期的暑假,首先想到的應該是“煙火大會”“浴衣”“暑假作業”“跟朋友一起去海邊玩”“跟戀人在林蔭道上散步”這些一聽就很青春的項目,可是我前兩年的暑假除了暑假作業之外什麼都沒有。
很顯然,我在高中時認識的朋友基本都是體育生,夏季必有集訓,是不會有空來陪我胡鬧的。即使是穗定這個例外,她也有家裡的事要忙,不太可能大老遠地跑來宮城就為了找我玩。
大家都如此忙碌,顯得我這個每次都正常度過假期的人好像很遊手好閑。不過,至少在今年,我可以不這麼覺得了。
因為我今年暑假确實有事要做。
在假期開始前,由于行李還未收拾妥當,再加上想給父母買些禮物,我沒有在老師宣布放假的當天就坐新幹線回家,而是留到了第二天早上。
為了趕在早高峰之前坐上新幹線,我在這天晚上又放棄了熬夜的習慣,拎着馬克杯下樓去給自己熱了一杯牛奶準備睡覺,并且毫不意外的又在這裡看到了佐久早。
他一如既往地坐在休息室裡消磨時間,并且幾乎每天都坐得是同一個位置,過去兩年都不曾改變。如果不是因為走過去跟他搭話他還會答,我幾乎都要以為他是張休息室晚間時段專用的場景貼圖了。
“喲,晚上好?”
“夜安。”
“幹嘛突然用這麼古風的句式啊?”
佐久早沒搭腔,在跟我打過招呼後就繼續翻桌上的書了。他用來翻書的是左手,右手似乎是打算專門用來記筆記的,可是此時,這隻擔當着重任的慣用手正拿着圓珠筆在筆記本上空空地點着,筆尖動了又動,但就是不肯落到紙面上。
出于一些多餘的好奇心,我看了一眼他攤在桌上的書是什麼内容,結果看到了一個很熟悉的排版頁面。
“現代短歌鑒賞辭典?怎麼突然想看這個了。”
“作業。”
“啊——短歌二十首嗎?好懷念,我高一的時候也寫過。”
簡單的說,所謂“短歌”就是和歌諸多分類中的一種。标準格式為“五-七-五-七-七”,因為是限定用三十一個音來創作的歌體,所以也被稱為“三十一文字”。
跟它相似,但相對而言更短的俳句和川柳格式為“五-七-五”,限定為十七個音。
這兩者的區别是俳句有固定的行文範式,需要用到代表季節的“季語”,并且行文要書面化,通常用于詠景或詠物;川柳則沒有這麼多的限制,并不需要季語,行文也更偏口語化,通常用于諷刺诙諧;而短歌就是介于這兩者中間的存在了。
它不需要固定的季語,沒有固定的題材,也不嚴格要求行文口語或書面,隻要你能遵照“五-七-五-七-七”的基本格式,那想用來寫什麼都可以。非常著名的《小倉百人一首》裡收錄的就全都是短歌。
因為入門難度不算太高,所以高中國文老師是會給學生布置寫短歌多少多少首來作為作業的,我們學校的國文老師基本都會在高一或者高二的時候讓學生寫短歌二十首來作為長假作業。
這東西我跟飯綱都寫過,他寫這玩意的水平隻能說确實符合格式,唯有一首戀歌寫得還可以,倒是很符合老師說的“寫和歌需要真情實感”這一标準。
“初學者看《現代短歌入門》比較好吧?一上來就看比較晦澀的書容易覺得無聊。”
“看過了。”
“那你進度還挺快的,現在算是……閱讀量積累階段嗎?”
“算是吧。”
“那寫完幾首了?方便的話我幫你看看?”
“……零。”
“那還真是……有點意外。我記得你國文成績還挺不錯的,有這麼難嗎?一點思路都沒有?”
“不算沒有,但是沒有寫的價值。”
“這麼嚴格啊?雖然我不讨厭你這種作風,但也别把自己逼太緊哦。畢竟這隻是個暑假作業罷了,隻要符合格式,老師就不會為難你的。”
不知為何,在我說完這句話之後,他擡頭打量了一下我。
“學姐難道是随便寫完應付交差的類型嗎?”
“那倒沒有,我斟酌了一個暑假才寫完。不過我這樣做隻是出于一些愛好者的信念罷了,對其他人也這麼要求實無必要。”
微波爐響了一下,我的牛奶熱好了。他沒再搭腔,低下頭繼續看書,我端着牛奶準備走的時候總覺得他看起來好像有點生氣,但原因實在不明。
防滑拖鞋拖在光滑的瓷磚上滋滋響,勉強走到樓梯口後,我過剩的同學愛終于還是迫使我停下了上樓的腳步,端着牛奶又回到了休息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