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的雇工就不說了,拿固定薪資,聽從安排就是了。
不需要承擔前期投入,收獲也都歸雇主所有。
對外包出去的,她也有兩種方案。
一種是問辛他們免費出地和種子,然後承包者收獲後,先扣除種子成本補給問辛他們,然後再按一定比例、或者固定分量,跟問辛他們分成。
一種是自己租地、購買種子,然後收獲所得,就全歸承包者自己所有。
當然,問辛他們也會免費教他們各種作物的種植辦法。
這方面的知識,問辛他們是不壟斷的。
即便是不在他們這邊承包,也可以過來學習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問辛也不限制他們,開春後他們自己開出土地,購買種子種植也都行。
這些天,不少人都在問辛他們店裡購買過食物,而且問辛他們還承諾,以後種植出來的糧食,自己銷售不出去,也可以賣給問辛他們。
不論是收購後二次出售,還是送到養殖區做飼料,或者加工成熟食售賣都行。
總歸不會浪費。
問辛他們的信譽值在這邊還是蠻高的,大部分人都很感興趣。
隻不過因為這也是第一次,大家都沒有經驗,不是所有人都敢率先嘗試的。
而那幾個敢率先承包的,也都是選擇的第一種分成方案。
要是第二種方案,聽起來好像能賺更多,但是萬一沒這方面天份,種出來的回不了本,甚至顆粒無數,那就真是虧了。
但要是第一種方案,種出來還補不上種子數,倒也不會要他們繼續補足,頂多就是沒得收獲,白忙活一場。
不過這也是最差的設想。
前期承包的人數少,他們也更有時間更細緻的教學和照看,有什麼情況也能及時發現處理,正常來講,真不至于回不了本。
當然,真要是種出這種情況,不論你本人願不願意放棄,之後怕也沒有第二次選擇這種承包方式的資格了。
總之,第一次承包的話,還是第一種方案更保險一點。
這樣前期除了人力,基本就不用投入什麼了,以後頂多少賺點,總不會虧。
相比之下,還是應聘雇工的最多,拿固定工資,也不用費那麼多心力,還能順便實踐一下。
等熟練以後,自己去開荒種植也更有經驗。
不過相比于自己開荒,大家其實還是更傾向于租用問辛他們搭建好的大棚。
要想避免作物被污染,雨水之類的防護少不了。
自己琢磨着去弄,總不如人家成體系的成熟。
那邊孔力勝帶着人還在繼續安裝大棚,這邊問辛他們已經從翻耕土地開始教學了。
異能方便的用異能,不方便的用工具,大家效率也都還可以。
第一次種植,問辛給他們推薦的都是種植周期短的作物。尤其是一些蔬菜,生長期短的,個把月就能收獲了。
這樣既能讓那幾個承包的安安心,也能給其他觀望的人打個樣。
問辛從種植指導手冊裡翻了翻,最後挑出來菠菜作為第一個推薦樣例。
菠菜本來就适合在冷涼濕潤的環境下生長,雖然野外寒冰籠罩的環境,應該也遠遠超過了“冷涼”的範圍,但有大棚控制室内溫度,總比那些适合溫暖環境的要更适合些。
不過菠菜的需水量比較大。
莊園裡的種植區,向來都是用一等水澆灌的。
問辛不确定低淨度的水澆灌,對作物影響有多大,不過入口的東西,除非像異植一樣作為物資兌換晶石,不然即便是作為飼料,她也不收的。
好在這些日子,因為問辛,一等水的價格也被打下來不少,平常引用、日用,都不算奢侈了。
但種植用水的蓄水量,跟日常用水也不是一個等級。
而且也總不能因小失大。因為水質問題,反而讓土壤作物都被污染了吧?
所以對大棚出租和作物收購都作了限制。
非意外——比如極端天氣、或者獸潮之類的,而導緻大棚損壞,或者裡面的土壤被污染的,承包者是需要支付一定的賠償的。
而對于淨化程度不達标的作物,他們也是一刀切,不以糧食價格來收的。
但相應的,對農業用水,他們也會給出一個更低的價格出售。
其實也沒那麼麻煩,去考察各自用途。他們直接以購水量的多少劃定幾個等級,購水越多,價格越低就行了。
也不怕有人想囤水,這個是需要容器來裝的,即便是用專門的空間壓縮器來囤,不及時用掉的話,又能囤多少呢?
除了水,還有肥。
目前肥料還掌握在問辛他們自己手中,一個是堆肥也要防污染設置,二來在堆肥原料上,也沒人比得上他們。
一些食物殘渣,除了做飼料,更合适的也是堆肥。
這些剛開始免費提供一些作為鼓勵還行,但是問辛他們當然也不可能長期免費供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