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白楹去懷劍派學劍法之時,恰好是晏缙的師父江北辛長老教導她,于是白楹與晏缙相識,後來又定下了婚約。
而一百年前的孽火獄裂口大開之時,晏缙不顧白楹的阻攔,不顧其他種種事情,更是不懼死在孽火獄中的可能,在六月中旬的時候沖入孽火獄。
但在十一月月末的時候,隻有一把劍帶着能救神女凝之的靈藥從孽火獄中飛了出來。
那是晏缙平日最為愛惜的佩劍,可卻被孽火獄中的孽火燒得大半都融回成黑色玄鐵……佩劍被主人灌注靈氣沖了出來,但它的主人卻直到十二月孽火獄裂口閉合之時,都未能出來。
許多人都以為晏缙死了,白楹也曾這樣認為。
而在晏缙為神女凝之而死一事中,最微不足道的細枝末節就是當時白楹與晏缙已經定下了婚約。
晏缙死在孽火獄中後,白楹就離開了懷劍派,回家做白亥仙獸血脈傳人該做的事,也是自那之後,沃淩劍就被她束之高閣,再也未曾使用過。
後來的那三十多年,白楹無數次發現别人望向自己的隐晦目光,其中打量目的之外,還暗含一股憐憫的意味。
白楹知道這些人在憐憫什麼——
可憐她身為白家血脈傳人,與毫無家世背景的晏缙定下婚約之後,晏缙卻轉頭為了神女凝之丢了命。
可憐她是神女凝之的“手下敗将”,可憐她的一場婚約和衷情變成了笑話。
确實可笑……百年後那些可憐她的人不知有多少化為黃土,不知有多少已經隕落化為靈氣重歸天地,要是他們把可憐她的功夫與時間拿來多修煉修煉,興許還能活到現在。
至于那些人口中“赢了”她的神女凝之——
白楹倒是無意間從不同的人口聽說過與神女凝之有關的事,逐漸拼湊出神女凝之的大緻情況。
凝之出生在一普通人家中,隻有她一人有靈根可以修煉,之後凝之更是在年少時被神都仙器選中,成為三位高貴的神女之一。
神都三位神女,各自負責執掌三個仙器之一。
但縱使身份尊貴,神女凝之卻有着難以根治的寒骨症,因此需要百年一開的孽火獄中的靈藥。
而之後晏缙佩劍從孽火獄中帶出靈藥之後,凝之就治好了寒骨症。
但這百年來,神女凝之從未忘記過晏缙,甚至好好保存着晏缙那把幾近破損的佩劍,每兩個月就要拿出佩劍,睹物思人。
在二十年多前,碧洵與神女凝之相識,碧洵對凝之一往情深……
但由于未曾忘懷晏缙的原因,凝之并未接受碧洵。
碧洵癡心不改,近些年來依舊精心調理着神女凝之因為動用仙器而逐漸虧空的身體。
白楹隻覺得這些話中半真半假——
就算凝之好好保存晏缙的佩劍,這些人又是如何得知凝之兩個月就要拿出劍來瞧一瞧。
至于碧洵與凝之之間的事情,倒是有迹可循。
不然作為神都神女,凝之為何不在神都養傷,而是在與神都互有嫌隙的碧家住下;而且碧洵雖然醫者仁心,但也沒見他把其他身體虛弱的病人都留在碧家精心照顧。
碧洵小厮木通的表現更是驗證了這一點……他最近幾次看見白楹之後,都是極不自在、渾身僵硬的模樣,似乎不敢面對。
白楹自然能猜出幾分緣由——
因為木通他知曉自己的公子碧洵愛慕神女凝之,也從别人口中聽說過神女凝之有一位情投意合的修士,百年前修士甘願進入孽火獄為凝之付出生命的時候,未婚妻正是她白楹。
想到這裡,白楹簡直要笑出聲,真是難為這個少年在這樣繞的關系之下,竟然覺得有些難以面對她。
她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走在碧家石山中。
隻是沒走多久,白楹就察覺到前方不遠處有一股陌生而又奇特的氣息。在那陌生的氣息中,好像又帶着秋星花的氣味。
秋星花,那是一種隻長在神都的靈花。
白楹似乎知道與自己偶遇在碧家石山中的人是何人了。
不過幾個瞬間,與白楹偶遇的人就從前方石山中慢慢走出——
那是個身穿白衣、身形略有些單薄的美麗女子,臉上仿佛有一抹化不去的蒼白之感,更顯得她柔弱缥缈。
正是神女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