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敬然自從上學期間就在不斷取得設計獎項,一開始是小獎,後來設計經驗多了,獎項越來越大。他和父親共同設計的“鹿神軒”也獲得了全國十佳新型居民社區獎。他的才華有目共睹,人人羨慕,卻也引來一些人暗戳戳的嫉妒。
由于肖敬然還沒畢業就開始在建築設計院實習,一直跟着肖爸的設計小組工作,其他人礙于肖爸這種資深設計師的情面,也對肖敬然表面上關愛有加,提攜幫助。因此,肖敬然的工作一直以來順風順水,取得了很多引人矚目的成績。
肖爸對自己兒子的表現很是引以為傲。在某些設計理念上,肖敬然更具有創新精神,并且基礎知識非常紮實,甚至超過了肖爸。這讓肖爸感到既不服,又開心。
肖敬然有時候會跟肖爸探讨:“爸,我覺得現在大城市的建築都設計成高樓大廈,玻璃外牆,看起來極具現代感,科技感,甚至未來感,但總感覺跟國外的建築沒什麼兩樣。”
肖爸:“所以學建築設計就要出國留學,學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理念。”
肖敬然搖搖頭:“我覺得不對。這樣缺少了我們中國特色啊。如果每座城市都用專屬于自己的特色建築來作為主體,或者起碼标志性建築是當地特色的設計,那多有中國味兒!其實古代的建築工匠真的很厲害,他們做的鬥拱結構,榫卯結構,房頂上的鸱吻等等這些,既精妙絕倫,又實用無比。古時候那些建築,既美觀,住着又舒服,那種極具中國特色的結構、顔色和韻味兒真的無與倫比。但現在幾乎失傳了,沒人再那樣造房子,我覺得非常可惜。”
肖爸歎了口氣:“那是因為現在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幾個月就得建好一棟樓。鋼筋水泥,玻璃幕牆,吊車往上一搭,就像搭積木一樣,快速就能完工。但我們老祖宗的手藝,那可是慢工出細活兒啊,你說的榫卯,鬥拱,那都要量着尺寸,做得嚴絲合縫啊,很考驗工匠水平,房頂上的鸱吻也都是手工雕刻并上色的,房檐上的動物造型,房梁上的精細畫作,都是工匠一點一點雕,一筆一筆畫出來的,還有那些閃閃發光的琉璃瓦,太漂亮了,那也是一片一片燒出來的啊!那不光是建築,更是藝術。但是建造過程複雜,工期漫長,花費也高,所以現在越來越少建造這種中式風格了。”
肖敬然:“是啊,但我覺得這太可惜了。其實國外有名的建築—比如巴塞羅那的聖家堂,米蘭大教堂,俄羅斯的瓦西裡升天教堂,印度的泰姬陵等等—它們也都是經過漫長的時間才修建而成的,有的甚至上百年。這樣的建築有自己國家的風格,并且每一寸建築上的雕刻都細緻入微,簡直是藝術品。我們國家也應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建築,不然以後手藝失傳就太可惜了!”
肖爸會心地點點頭:“那你就要考慮怎麼去平衡時間成本、物料成本、設計成本、以及投資人的想法了。不是所有投資人都有耐心去等待建造藝術品的,他們一般更追求回報率。造型是不是吸引人,空間利用率是不是更高,位置是不是更有商機,這些才是他們關心的問題。”
肖敬然想了一下說:“所以,如果能把中式設計元素批量化,就能快速建造出複雜的樣式,也就是說,可以對中式建築進行改良,成為更符合現代化要求的新中式建築。那樣的話,既有中國特色,又可以滿足投資人賺錢的要求,豈不是一舉兩得?”
肖爸笑了:“你可以試試看。我還挺看好你這個想法的。”
肖敬然和楊曉揚的家是一個很大的三居室,南北通透,采光充足,是整個小區最好的戶型。肖敬然有一間單獨的書房,他經常把沒做完的工作帶回家,就算節假日也不免要畫圖、工作,有時候要弄到半夜甚至淩晨才能睡覺。為了不打擾楊曉揚休息,他在書房裡置辦了一張單人床,工作累了直接倒頭就睡,睡醒了起來繼續工作。
楊曉揚看他這樣拼命工作,很是心疼,勸過幾次也沒有用。肖敬然的工作性質就是如此,從他選了這個行業,就注定了一生的勞碌命。
肖敬然還經常出差,他設計的項目在哪兒,他就得去哪兒指導施工,有時候在當地盯工程少則幾周,多則數月。
楊曉揚就算懷孕,也盡量把家照顧好,學習孕産知識,買菜做飯收拾家務,她一樣沒落下。幸虧她在煊燃工作比較輕松,離家也近,所以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她都用在了家裡。
肖敬然從心裡很感激楊曉揚,知道她為了這個家付出了很多。而且楊曉揚的性格也非常好,不矯情,能吃苦,生活節儉不浪費,跟肖敬然的一貫作風特别合得來,所以兩人一直很恩愛。
至于劉世軒,他不再多想,隻當自己大學時年少無知,一片真情喂了狗。劉世軒就是花花公子愛調情,朝三暮四,見異思遷,喜新厭舊,他也從來沒喜歡過自己,不過是鬧着玩玩而已。他一直是這麼認為的,因此對劉世軒的感情是又愛又恨,不願多想。
劉世軒利用業餘時間報了MBA的課程,去了才發現,這種課程除了上課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能拓展自己的人脈。因為一起上課的同學不是公司的老闆就是高層,都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大部分人事業都很成功,遇到瓶頸期,想突破一下的時候,往往最先想到的就是給自己充電學習。
班裡多大歲數的人都有,從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到年齡上不封頂的老年人,個個兒都充滿活力,廣結善緣。大家都商量着怎麼通過合作達成雙方或者多方的共赢,找到新項目,新的合夥人。
有個四十多歲的大哥居然認出了劉世軒:“诶,你不是劉東旭的兒子嗎?你媽的葬禮上我看到過你,怪可憐的,那時候你還是個孩子呢,現在都長這麼大了,都自己當老闆啦?厲害呀!”他跟旁邊的人說:“他爸可有錢了,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
别的同學聽了都是驚訝又羨慕,所以想跟他交朋友的同學就特别多。但是劉世軒很反感這樣,因此都是半推半就的。
這大哥還特别關心劉世軒,有事沒事總愛找他搭話:“軒子,你什麼時候回家看看你爸?别老顧着自己的生意,也得幫幫你爸那邊啊。”
劉世軒心想:我都跟他斷絕往來了,還幫個屁!
但行為上還要保持優雅,微笑着點點頭。
這位大哥繼續說:“你爸現在發展得可好了,生意越做越大,我覺着他一人根本忙不過來。他經營着好幾個大公司,每個大公司旗下還有很多子公司、分公司,光員工就有上萬人。你爸50多歲了,你得多體諒體諒他,幫襯幫襯他。以後這些個産業不都是你的嗎,是吧?”
劉世軒笑了一下說:“他又不止我一個兒子,到時候自然有别的兒子幫他。”
大哥被噎得有點兒接不上話。其實劉世軒心裡也明白,他肯定跟劉棟旭有聯系,這些話大概率是劉棟旭囑咐他來勸自己的,但他不願意接這個茬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