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五章:文化交流
北京的周末,總是來得特别慢,就像李明一期待已久的決定時刻一樣。當鬧鐘在周六早上響起時,李明一罕見地一骨碌爬了起來,仿佛身後有隻老虎在追趕。陽光透過窗簾的縫隙灑進來,為這個特别的日子鍍上了一層金色。
李明一站在鏡子前,仔細打量着自己。鏡中的青年眼神堅定,卻難掩疲憊。這幾天為了做決定,他幾乎夜不能寐,反複權衡着每一個選擇可能帶來的後果。
"今天可是個大日子,"李明一對着鏡子裡的自己說,聲音裡帶着一絲緊張和期待,"是時候做出選擇了!"
他深吸一口氣,試圖平複内心的忐忑。這個周末,李明一約了林曉強和張至鑫一起讨論未來的方向。是接受大公司的實習offer,還是繼續他們的創業夢想,今天必須有個答案。這個決定不僅關乎他自己的未來,也将影響到他的兩個好友和搭檔。
李明一打開衣櫃,目光落在那件被他稱為"寶貝"的襯衫上。這件襯衫陪伴他度過了許多重要時刻,從他還是個送外賣的大學生,到現在收到大公司offer的準畢業生。雖然襯衫已經被他熨燙得發亮,但在他看來,重要場合就該穿得正式點。
"希望這件襯衫能給我帶來好運,"李明一一邊系領帶一邊自嘲道,"畢竟它可是見證了我從送外賣到接offer的全過程。"
他最後整理了一下儀容,深吸一口氣,拿起手機和錢包,走出了租住的小屋。北京的街道已經熱鬧起來,周末的氣息彌漫在空氣中。李明一加快腳步,向約定的咖啡館走去。
約好的地點是一家他們常去的小咖啡館。這家咖啡館位于一條安靜的小巷裡,遠離喧嚣的大街,是他們讨論創業計劃的最愛。當李明一推開咖啡館的門,熟悉的咖啡香撲面而來,讓他緊張的心情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環顧四周,很快就看到了林曉強和張至鑫。他們已經坐在角落的一張桌子旁,桌上還擺着三杯冒着熱氣的咖啡。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桌面上,為整個場景增添了幾分溫馨。
"喲,老鄉們,"李明一笑着走過去,打招呼道,"看來我是最後一個到的啊。"
林曉強擡頭看了看牆上的時鐘,笑着說:"沒辦法,誰讓你現在是'香饽饽'呢?我們這些普通人當然要提前到場恭候大駕了。"
張至鑫也跟着打趣道:"就是,就是。李大忙人,我們可是早到半小時,就為了給你準備好'龍椅'啊。"
三人哈哈大笑,氣氛頓時輕松了不少。李明一在朋友們對面坐下,感激地看着桌上那杯為他準備的美式咖啡。
"謝謝你們,"李明一由衷地說,"不僅來得早,還記得我喜歡喝什麼。"
林曉強擺擺手:"别這麼客氣,我們是哥們兒。再說了,你這麼多年的口味,我們還能不知道?"
張至鑫卻收起了笑容,神色變得認真起來:"說真的,"他開門見山地說,"李明一,你考慮得怎麼樣了?要接受那個實習offer嗎?"
李明一端起咖啡抿了一口,苦澀的味道在舌尖蔓延。他歎了口氣:"說實話,我還在糾結。那家公司确實不錯,薪資待遇也很誘人,但隻是個實習崗位,沒有長期保障。而且..."他停頓了一下,目光在兩個朋友臉上掃過,"而且意味着我們的創業計劃可能要擱置..."
林曉強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我能理解你的顧慮。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未必是個壞事?"看到李明一疑惑的表情,他繼續解釋道:"你可以去大公司積累經驗,學習他們的管理模式和技術,我和張至鑫繼續完善我們的APP。等你實習結束,說不定我們的項目已經有了起色,那時候你帶着在大公司學到的東西回來,我們不就如虎添翼了嗎?"
李明一眼前一亮:"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我确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而且大公司的人脈資源也很寶貴..."他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眉頭又皺了起來,"不過..."他猶豫了一下,"我總覺得這樣有點對不起你們。畢竟當初我們三個一起立下誓言,要做出改變世界的産品。現在我卻要先走一步..."
張至鑫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别這麼想,老鄉。我們是一個團隊,每個人都應該為團隊做出最有利的選擇。如果你能在大公司學到更多,對我們未來的發展也是有好處的。再說了,我們的夢想又不會因為你去實習就消失。相反,等你回來,我們會比現在更有實力去實現它。"
李明一感動地看着兩個朋友:"謝謝你們的理解。我真的很幸運能有你們這樣的朋友和搭檔。"
正當三人讨論得熱火朝天時,咖啡館的門突然被推開,一陣喧鬧聲傳了進來。李明一轉頭一看,發現是一群外國遊客走了進來。
"Oh my, it's so hard to find a good coffee place in Beijing!" (“天哪,在北京找個好的咖啡館太難了!”)其中一個金發女士大聲說道,語氣裡帶着些許抱怨和疲憊。
"I know, right? I've been craving a decent latte all morning,"(“我知道,對吧?我整個早上都想喝一杯好喝的拿鐵。”) 她旁邊的一個戴眼鏡的男士附和道。
李明一三人面面相觑,突然意識到這可能是個練習英語的好機會。畢竟,如果他們的APP要走向國際化,與外國人交流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要不...我們去幫幫他們?"李明一提議道,眼中閃爍着躍躍欲試的光芒。
林曉強和張至鑫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興奮。他們點點頭,一起站了起來。
"好啊,就當是為我們的國際化戰略做準備,"張至鑫半開玩笑地說。
三人壯着膽子走了過去。李明一深吸一口氣,用他最标準的"北京英語"說道:"Excuse me, can we help you?"(“打擾一下,我們可以幫您什麼嗎?”)
那群外國遊客驚喜地看着他們。金發女士立刻熱情地回應:"Oh, thank you so much! Do you work here? We're having trouble understanding the menu."(“哦,非常感謝!你在這裡工作嗎?我們看不懂菜單。”)
李明一有些緊張地舔了舔嘴唇:"No, we don't work here. But we're locals and we'd love to help you order."(“不,我們不在這裡工作。但我們是當地人,我們很樂意幫助您訂餐。”)
外國遊客們露出了感激的笑容,開始叽裡呱啦地說起來。李明一三人努力聽着,時不時點點頭,雖然隻能聽懂一半,但還是竭盡全力地幫助他們點單。
"So, if I understand correctly," 李明一慢慢地說,努力組織着語言,"You want one latte, two Americanos, and...呃..."(“你想要一杯拿鐵、兩杯美式咖啡,還有......)他突然卡殼了,轉頭用中文問林曉強,"'tiramisu'(提拉米蘇)用中文怎麼說?"
林曉強一臉茫然:"提拉米蘇?那不是意大利甜點嗎?我還以為你會知道呢。"
張至鑫趕緊打圓場:"沒事沒事,我來。"他轉向外國遊客,用蹩腳的英語說道:"Tiramisu...very good. You want?"(“提拉米蘇……很好吃。你要嗎?”)
外國遊客們笑着點頭,看起來被這三個年輕人的熱情打動了。
就這樣,在一番雞同鴨講的交流後,外國遊客們終于成功點到了自己想要的咖啡和甜點。
"Thank you so much!" 那個金發女士感激地說,"You guys are so nice! We've been traveling in China for a week now, and this is the warmest welcome we've received."(“你們人真好!我們在中國旅行了一個星期,這是我們受到的最熱烈的歡迎。”)
李明一三人笑着回應,雖然臉上還帶着些許尴尬和羞澀,但内心卻充滿了成就感。
"It's our pleasure," 李明一說,然後鼓起勇氣加了一句,"Welcome to Beijing. If you need any help during your stay, feel free to ask locals. Most of us are happy to help."(“歡迎來到北京。如果您在逗留期間需要任何幫助,請随時向當地人詢問。我們大多數人都很樂意提供幫助。”)
外國遊客們連連點頭,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了。他們道謝後,拿着點好的咖啡和甜點,找了個座位坐下。
李明一三人回到自己的座位,都有些興奮地喘着氣。
"沒想到啊,"回到座位後,張至鑫感歎道,"我們這臨時組建的'跨國客服團隊'還挺成功的。雖然磕磕絆絆的,但至少幫他們解決了問題。"
林曉強笑着說:"是啊,雖然我們的英語還有待提高,但至少态度到位了。你們看到那些外國遊客臉上感激的表情了嗎?我覺得這才是最重要的。"
李明一若有所思地說:"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的APP其實也可以加入多語言支持?畢竟北京這麼多外國遊客,說不定會有需求呢。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功能,幫助外國遊客更好地了解當地文化,甚至可以連接他們和願意幫忙的本地人。"
林曉強眼前一亮:"這主意不錯!我們可以先從英語版本開始,然後慢慢擴展到其他語言。不僅可以幫助外國遊客,還能給本地人提供練習外語的機會。"
張至鑫也興奮地說:"對啊,我們可以設計一些互動功能,比如語言交換,文化分享之類的。這樣不僅能吸引用戶,還能促進文化交流。"
三人越聊越興奮,仿佛看到了他們的APP在國際市場上大放異彩的景象。他們開始讨論具體的功能設計,用戶界面如何做到跨文化友好,甚至考慮到了如何處理不同語言版本的用戶評論。
正當他們讨論得熱火朝天時,李明一的手機突然響了。鈴聲打斷了他們的談話,李明一看了一眼屏幕,發現是一個陌生号碼。
"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李明一對兩個朋友說,然後站起來走到一旁。
"喂,您好?"李明一接起電話。
"請問是李明一先生嗎?"電話那頭傳來一個溫和的女聲,"我是北京市朝陽區文化交流中心的王秘書。我們這周末有個跨文化交流活動,聽說你在上個月的青年創新編程比賽中表現出色,想邀請你來做個分享,不知道你有沒有興趣?"
李明一愣了一下,沒想到會收到這樣的邀請。他回頭看了看正在熱烈讨論的林曉強和張至鑫,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王秘書,您好,我很感興趣。不過...我可以帶上我的兩個夥伴嗎?他們在技術和創意方面都有很強的實力,而且我們正在開發一個促進文化交流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