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麼簡單?”徐忠一臉疑惑,這樣的活計何必找他?就随便找個細心些的漢子,也能弄出來。
徐忠撇嘴,虧他聽說是孟家小公子找,這般興奮的趕來,現在縣裡有誰不知道這孟子筝年紀輕輕便做出滴灌和水倉,現在還得了皇帝賞識。
沒想到居然是做如此簡單的東西。
“您先做,做完我再說剩下的。”
徐忠心中雖失望,手上動作卻很快,雖說還未打磨圓滑,可基本的雛形很快就完成了。
孟子筝又将剩下的告訴他,将兩根圓棍沒動過的另一端磨出斜面,中間留有榫頭,将兩段卡在一起。
然後在搭口中部,挖出個中等大小的方孔,再将大小合适的锲釘敲打進去,使兩根圓棍緊密相連。
這也是榫卯結構中很常用的锲釘榫,他隻是大概說了說,徐師傅就做了出來。
上方用于支撐腋下和手的兩根橫棍,則要先挖出橫截面一半大小的凹面,方便将橫棍卡進去。
除此之外,為了保證支撐身體的兩根棍子不會橫向滑落,還要從連接的兩邊,各挖出個洞來,釘入木塊,保持整體的穩定。
最後再将底部,略微削平整,整體打磨光滑些,避免倒刺,就可以使用了。
做完這些天已經黑了下去。
孟子筝撐着拐杖試着移動了兩下,沒什麼問題,就是他剛受傷,現在就想自己撐着拐杖走路還是難了些,腿跟着用上的力越大就越疼,幾步下來,臉色就疼的發白。
林淮清趕忙上前将人重新抱到椅子上坐下。
“孟少爺果然如同傳言當中那般聰慧過人啊。”他幹木匠這一行都多少年了,一開始他還嫌做的簡單,可居然從未想過這麼簡單的構造便可支撐腿腳不好的人随意行走。
他看着孟子筝方才行走的樣子心中感歎。
他自然也是幫那些年紀大了的老人做過拐杖,可都是一根棍子加個把手,确實有些用。
可若是遇到腿腳嚴重些的,那單根棍子就根本用不上了。
“孟少爺。”他遲疑不決,不知道要不要提出來。
“這法子你今後随意用着便是,并非是何秘密。”
大抵是看出他的想法,孟子筝直接點了出來,徐忠激動着剛想道謝,又被打斷。
“不過我有要求。”
“少爺請說。”這法子哪怕是用些錢買回去也是值當的,他手藝在徳峰縣算得上不錯,這些年也有些積蓄。
腿上的疼痛,坐下來後好了些,“法子你能免費用,可若是其他木工想學,你也不可藏私,做出來的拐杖更不能高價賣。明日我要做的東西也是一樣的要求,你若是有徒弟也可一起帶來。”
“哎呀,多謝孟公子。”徐忠沒想到這種法子孟子筝居然願意免費告訴他們,自然千恩萬謝,正要跪下,被一邊默默看着的林淮攔住了,“子筝不喜人下跪。”
孟子筝驚訝的轉頭看向林淮,居然被發現了嗎?
不過對方看起來并無和他對視的想法,将人扶起後,就繼續在一邊沉默着。
一道尖細的聲音想起,“這麼晚了,怎麼還如此熱鬧啊。”常仁帶着些好奇走來。
他是特意尋着這孟小少爺的住處來了,實在好奇的很好,他每日跟在皇上身邊,關于滴灌和水倉的消息自然是知道的徹底。
這對于南方多水地區雖說用處是不大,可對總出現旱災的地區來說,能讓那些水多用不少時日。
水倉也是如此,皇上直接命人在宮裡也修了個出來。
“草民拜見公公。”
他一過來,反應最大的反而是旁邊這工匠,“不必多禮,咱家也不過是奴才罷了。隻是實在是對孟公子做出的東西好奇的緊,也不知能否說給咱家聽聽。”
“自然。”孟子筝将方才的事同常仁又說了一遍。
“哦?不知道我是否可以試試?”
孟子筝将手中的拐杖交給常仁。
常仁腿腳并無問題,所以他單腳站立着,剛開始還不得要法,孟子筝在一邊提點了幾句,他就能用單腳用這拐杖行走自如了,甚至還能上下階梯。
他面上不顯,心中卻震驚,“方才孟公子說明日還會做個東西,咱家能問問是何物嗎?”
“嗯,順利的話,約摸能讓我這樣腿腳不便的人坐着去各處吧。”孟子筝被這麼一問又來勁了,原本還泛白的臉色浮現出淡淡的紅暈。
“坐着就能去各處?是馬車之類的?”常仁心中的好奇更大了幾分。
孟子筝絞盡腦汁的解釋道:“無需牲口,是自己便可行動,不過有人推會更方便些。”
“咱家未讀過書,孟公子可别說笑。”孟子筝聰慧過人是沒錯,可這讓腿斷之人坐着便可自己行動,聽着實在是不可信。
“哪敢欺瞞公公。”
常仁拍闆決定,“好!那咱家可就多叨擾兩天,靜待佳音了。”若是這孟子筝說的是真的,這倆法子帶回京城想必又能獲賞了,他也能撈些好處。
晚上,再次扶着孟子筝解決完三急問題後,林淮清也有幾分擔憂,這常仁若是想在父皇身邊說什麼,他是攔不住的。
雖說父皇不至于因為這件事沒辦成就不喜孟子筝,可到底容易留下些不好的想法。
思慮再三,他還是問了出來,“子筝方才說的真能做?”
“你不信?”孟子筝并未直接作答,而是反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