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菇沒有毒。放心,能吃。”
唐姝随意一瞄,又看到了一簇木耳。然後采摘木耳後,又看了幾簇猴頭菇。運氣挺不錯,看來最近東山根本沒什麼人上來。
很快,孩子們帶的小藤筐都裝滿了。唐姝就招呼孩子們打道回府。算起來,其實也沒有上山多久,不過花費了一個時辰左右。
回到家,兄弟三人的談話已經結束。元昌在做木工活兒,元盛拿着鋤頭出門,大概是去地裡除草。
至于元傑,拿着一本翻閱得皺皺巴巴的千字文在外。
唐姝瞄了一眼,沒有關注,将元梅放到搖籃裡喊元川看着,就帶着元蓮、元桃将采的蘑菇還有野菜清洗出來。
其實這時候的人,很多時候是吃兩頓的。早上太陽升起的時候吃早餐,下午三四點左右吃晚餐。後續如果餓了,吃的是宵夜,不算正食。
唐姝呢,她是習慣吃一日三餐。她做飯的話,都是中午估摸着點兒做,大概也就是12點左右。
倒是黃昏時分,再做一頓。相較中午的那頓,晚餐比較簡單。一般和早上一樣煮粥,還少了烙餅。
至于今兒中午,正巧采了不少野菜,唐姝就幹脆剁了豬肉,和野菜一塊兒包野菜肉包子。
蒸了很多,中午沒吃完,留了不少晚上吃。
元母和王氏臨近黃昏的時候才回來,東西早就賣完了,不過采買花費了一點兒時間,再加上牛車先回了村子,得另外找牛車回來,這才晚了。不然中午的時候就能歸家。
“掙錢了得想辦法買輛牛車。”元母擦着汗,心累的道:“趕車的老牛,太沒規矩,說好等我們把東西賣完再回來,結果我們把東西都賣了,回頭看不到他的人了。”
王氏也是很不爽的說:“娘說的沒錯,牛伯太不守規矩了。”
“那明天怎麼辦?”陳氏瞄了一眼一大堆待處理的豬下水以及豬豬的其他部位,挺小心翼翼的說。
元母瞄了陳氏一眼,沒吭聲。
唐姝想想,說道:“買耕牛好處多多,可以耕田,閑暇還可以趕車。就是太貴了,一頭耕牛少說也要20兩銀子。”
頓了頓,又問:“娘,今天聲音如何?”
“賣了三兩多銀子。”提起這個,元母的臉色就變得超級好看。“再跑一個月,想來能掙夠買牛車的錢。”
聽到這話兒,唐姝也就沒提用存銀先把牛車買了的話。
“現在天色還早。”唐姝開始安排活兒:“三弟妹,我們趕緊将下水洗了,一會兒好鹵。”
陳氏沒有反駁,甚至為了表現勤快,什麼活兒都搶着幹。元母默不吭聲的盯着,弄得陳氏的心啊,那是七上八下的。下水清洗幹淨,放鍋裡鹵上,幾乎忙碌到天完全黑透了。
第二天一早,外面開始淅淅瀝瀝的下起雨來。元母和王氏商量了一下,還是包了牛伯的牛車,去了縣城賣下水。
這回趕在中午之前回來,并且回來之時,還牽了一頭未成年的牛犢。
“才要15兩銀子。”元母眉笑眼開的說。“我想着劃算,好生養着,過幾月就能用來趕車。哪怕耕地也是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