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陳氏就挺蠢笨,除了和元盛一樣買力氣種田外,其他事兒都幹不太好。一開始陳氏嫁進來,元母沒少教她幹家務活兒。
可惜呢,陳氏怎麼學也學不會,并且還把理順的事兒,重新搞得亂七八糟。
元母早年守寡,辛苦拉扯四兒倆女長大,脾氣自然不是那麼好。就陳氏那蠢笨的模樣兒,一天氣她起碼七八回。
“别哭了,趕緊睡覺,等明兒再好生跟二嫂道歉。”
“還要道歉?”陳氏收了眼淚,不敢置信的道。
元盛直接倒床阖目睡覺,不再理會陳氏。而看他這樣,陳氏又傷心了,但又不好再哭,幹脆就畏畏縮縮的上床休息。
一夜無夢。早上最先起來的是四房。等唐姝起床,王氏已經淘米下鍋煮粥。
“做了茱萸蒸芋頭,還拌了菘菜絲。”王氏沖唐姝說道:“粥煮的是小米粥,最養人,一會兒二叔多喝一點,好好養身體。”
唐姝道了一聲謝,就接過燒火的工作。順便你一言我一語的交談,說些家長裡短的八卦。
“村裡正家的冬花,定了鎮上的錢屠戶。”王氏壓低聲音道:“不知道村裡正家的怎麼想的,這錢屠夫已經克死了三任妻子。娶個同樣命硬的寡婦不好,非要霍霍黃花大閨女。”
“...或許錢屠夫給的禮金豐厚,再加上冬花命也挺硬的,所以村裡正家的才會答應這門婚事。”
“我倒忘了這事兒。”王氏又道:“冬花是黃花大閨女,可她前面死了未婚夫。”
唐姝:“禮金是多少,弟妹問過沒有?”
“好像是66兩。”王氏遲疑的道:“就沖這禮金,我就覺得村裡正家的,哪怕冬花沒有死過未婚夫,也會将冬花嫁給錢屠夫。”
村裡正家有5個孩子,前面4個女兒,生五個的時候才生到兒子,給兒子取名耀祖,可寶貝壞了。到現在15歲,快要到弱冠的年齡,還是整天五六不分。
如果說元植是未來的禍害,那麼元耀祖,就是現在的禍害,妥妥的村裡鬼見愁。夜敲寡婦門的事兒,沒少做。
“66兩銀子,的确很高的彩禮。”
像他嫁給元傑,也不過25兩銀子的彩禮,然後陪嫁的嫁妝加起來大概3兩左右。王氏則是20兩,陪嫁的話,和唐姝沒什麼差别。
不過王氏已經三嫁,份量自然和唐姝初嫁不一樣。換句話說,别看唐姝是秀才家的女兒,但實際上......
有後娘就有後爹,萬幸還有個同母的哥哥,不然隻怕出嫁的時候,唐姝會光着身子,什麼陪嫁都沒有進門。
“是啊,很高,不,十分高的彩禮。”王氏眼露羨慕,表示冬花隻能算五官端正,姿色偏下。偏偏這命啊,比他們好。
唐姝可聽不得王氏說這樣的話,趕緊制止。
“老元家很好,娘很好,雖說寡母當家,可卻持家有道。我們啊,還得跟娘多學學,娘這樣大的年齡,吃過的鹽,可比我們走過的路,多多了。”
“二嫂就是會說話。”王氏佩服萬分。“哪裡像三嫂。”說到這兒,王氏還歎了一口氣。
“真不知道三嫂怎麼想的,對比其他人家的婆母,娘這個婆婆已經夠不錯了。她再這樣矯情下去,等着吧,等娘哪天心情不美妙,準收拾她。”
唐姝沖王氏豎了豎大拇指,就将煮好的粥盛放進瓦罐中。
看着量察覺有點兒不夠,又快速的準備面粉攪成面糊,又敲了一個雞蛋,加鹽再次攪拌,然後就起鍋,不放油的烙軟餅。沒有放香蔥段,但味道依然很香。
滿滿烙了一小簸箕的軟餅,加上一瓦罐的粥,并兩道菜,便是今兒的早餐。
造就一人一碗小米粥,又一人發一塊軟餅。這是女人的量,至于男人,特别是元盛和元昌,直接将剩餘的粥以及烙的軟餅包圓了。
“我和娘去縣城擺個小食攤賣鹵的豬下水。”唐姝慢悠悠的說道:“今兒看結果,如果生意好,那以後就由四弟妹和娘去縣城擺攤,我和三弟妹就留在家裡鹵制下水。”
“其實不光下水可以鹵,像豬頭、豬蹄,雞鴨鵝甚至豆腐,蓮藕都可以鹵。”
像後世,一鍋上等的百年老鹵水可以賣出天價。鹵出來的鹵菜,不管是葷的還是素的,味道都超級不錯。
可惜她隻記得大衆版本的鹵料,要是有辣椒、孜然等物,鹵水的味道會更好。可惜,辣椒就唐姝知道的,在明朝後期才傳入。孜然的話,則一直是西域來的昂貴香料。
大的城市,或許有,但他們清池縣絕對沒有。
根據唐姝的分析,現在的大周朝,相當于她記憶中的宋朝。經濟發達,重文卻不抑武。
國力也不羸弱,但是和周邊國家一直都有摩擦。清池縣地理位置偏北,比較靠近邊關,距離首都京城比較遠。而首都京城,所在的位置跟記憶中的汴京相差無幾。
去縣城的路上,牛車裡,唐姝和元母商量着賣了鹵制的豬下水後,要買什麼東西。
首先茱萸,家裡好像沒多少了。
再一個蔬菜種子,該适當的播種一些應季的蔬菜。
“可以找西域來的商人問問,他們手中一向有稀奇古怪的種子。”元母提議。
唐姝聞言眼睛一亮,她倒是忘了通過絲綢之路往來大周西域的商人,時不時就會出現在清池想。頓時又道:“那敢情好,多買點種子,說不得會買到好東西呢!”
唐姝正愁沒法兒将雞毛撣子空間的作物拿出來,西域商人不就是現成的借口嘛。
唐姝當即興沖沖的,恨不得立馬抵達清池縣。
很快牛車到了清池縣。進入縣城的入城稅是每人兩文錢,交了6文錢後,唐姝直接要求駕牛車的牛伯直接将牛車開到人員嘈雜的集市。也是鬧市。多是販夫走卒,沿街叫賣各種商品的小販。
由于出發前又将鹵水煮開,将昨兒就鹵制好的豬下水重新煮了一遍。現在鹵制的豬下水還帶着餘溫。
元母找管理集市的差役,租了兩張桌子,回來後和唐姝一起,将還帶有餘溫的鹵制豬下水,分類擺放好。
一張桌子單獨放了菜闆和菜刀,元母開始叫賣,鹵制豬下水5文錢一斤,唐姝則拎起菜刀,開始快速的切一塊鹵制的豬肝。
“居然是下水,聞着味兒滿香的。”有人湊過來,想買又有點兒猶豫。“能先嘗嘗味兒不。”
唐姝笑着遞給來人一塊切好的鹵制豬肝。
“味道如何?”唐姝問。
“很好。給我來2斤。”來人瞄了一眼木桌上的鹵制豬下水。“豬心、豬肝多來一點兒,對了這個豬大腸......”
唐姝順手用菜刀切了一小塊遞給來人。
“你嘗嘗,這豬大腸我清洗得十分幹淨,保證一點怪味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