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是很多人的通病,王木匠家一樣。
哪怕王氏是王木匠的大女兒,王木匠也挺疼愛王氏,不然不會以施恩的方式,要求元昌娶帶着拖油瓶的王氏。
隻能說王氏連續遭遇兩不好的婆家,總算遇上了好的婆家。别看元母長得不咋地,膘肥腰壯,力氣堪比成年壯漢,但真的是面惡心善的好婆婆。
年輕守寡,獨自拉扯4個兒子2個女兒長大,又給4個兒子分别娶妻,哪怕長子就跟去當别人家的上門女婿沒什麼區别,元母也沒有怎麼放在心上。
反正她兒女多,孫子孫女更多,少了長子守在身邊又如何。難不成其他兒子就不給她養老了,再說元母承認自己偏心,幾個兒子中她最喜歡二兒子,幾個兒媳婦裡,她也最得意二兒媳婦。
哄着老大娶她,又哄着老大不常回家,還小家子氣争奪破家三寸丁的老大媳婦,則是元母最不喜歡的兒媳婦。
第二感官不咋地,是元老二的媳婦,相反對元老四媳婦王氏的感官,隻遜于王氏。
是的沒錯,哪怕王氏名聲不太好聽,被傳命硬的克夫命,元母對王氏的感官還挺好。就是有時候吧,腦子并不怎麼清醒。
最大的優點,大概不太記仇。不像唐姝,她的二兒媳婦,看似溫柔大度,實際上......
元母再次上手,分别給了陶大娘、陶二娘幾爪子,把陶大娘、陶二娘倆妯娌撓得嗷嗷直叫喚,才得意洋洋的表示今兒就這樣,下次再敢欺負她老元家的人,不用王氏帶路,她自個兒再上門來親自讨公道。
說到最後,元母還往地上啐了一口唾沫。
“一家兩家都是沒用的玩意兒。多漲了二兩肉,結果老娘被人揍,連幫忙都不敢,可真夠孝順的。”
滿滿的鄙夷,送給了陶家兒郎,惹得陶家兒郎勃然大怒,卻依然不敢鬧,如此沒卵,元母帶着王氏回家,還和剛剛揍了一頓兒砸,正心情愉悅準備做飯的唐姝感歎。
“這老陶家哦,不管是大房還是二房的兒郎,都沒卵蛋不是個男人。不管陶張氏、陶黃氏再怎麼刻薄,總歸是養大他們的老母親。俺這把老骨頭再兇神惡煞,也該出來護自己親娘一二吧。”
唐姝點頭,不得不承認元母說的在理。
“是啊,好歹是自己的親娘,再有不對,親娘被人揍,哪怕是女子也該上前護住親娘一二。”
一個都沒有,包括嫁到陶家的媳婦,沒有一人出面來護着陶大娘、陶二娘。是陶大娘、陶二娘兩人做事太失敗,也是兒子不孝順。
換做她,啧,反正她這輩子生母早逝,出嫁的女兒又如潑出去的水,現在老唐家當家做主的是繼母生的孩子,前幾年生父也死了,關系方面并不親近。
說起來,如果繼母和其他人撕逼,唐姝不落井下石就好了,怎麼可能出面占繼母,陪着繼母一塊兒挨打。
唐姝抿嘴兒輕笑起來。
“陶貫,我是說四弟妹前頭生的貫哥兒出面沒有?”唐姝壓低聲音詢問元母。“親娘來了,他就不想見見親娘?”
元母嗤笑,對陶貫這位老陶家長孫,是萬般看不上的。哪怕他的親娘,是元母稍微滿意的四兒媳婦,元母也是看不上的。
“他老陶家就不是會養孩子的。”元母接過唐姝的活兒,一邊洗刷廚具一邊說話道。“算起來,陶貫那小子已經有13了叭。别人家13歲的孩子,已經是半個頂梁柱。偏偏他老陶家,聽說陶貫那小子,現在還要陶張氏把尿呢!”
“???”
唐姝可沒想到冷不丁的居然聽到這樣的八卦兒,頓時就連切菜的動作都停頓了。
“娘,這事兒,四弟妹知道嗎?”
“不太清楚。”元母回答。“大概清楚,大概不清楚,誰敢去當着面兒問。”
陶貫再怎麼也是王氏生的第一個孩子,又因為是男孩兒,改嫁時不能帶走。說來王氏會同意改嫁給前前夫的堂弟,估計就有陶貫帶不走,又舍不得的緣故。
結果...啧,事實證明,有時候為了兒女所做出的犧牲,是不值得的。不然王氏後續又死了前夫後,怎麼又會帶着元蓮改嫁來老元家。
“是不好問四弟妹。這種事兒,哎,再過幾年陶貫哥兒應該能訂婚了叭。”唐姝想想又道:“不過我估計傳出這樣的八卦後啊,陶貫哥兒可不好找媳婦兒。”
“可不是嘛。”元母跟着一起感慨。“老四家的還是太重情了,那陶貫哥兒多半是廢了。認,老四家的傷腦筋,不認,老四家的傷心。”
“我這個做婆婆的,其實并不希望娶的兒媳婦狠心,但一定得拎得清。希望老四家的能想明白。就當前頭生的陶貫哥兒夭折了,現如今活着的陶貫哥兒隻是胎盤養大的。”
唐姝聞言想笑吧,又不好笑,隻能轉而道。“娘,這些話兒你做婆婆的不好說,難道我做妯娌的,就好開這個口。”
“是啊,不好開口。”
“也别去蓮姐兒跟前說。”唐姝想想又道。“蓮姐兒的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人勤快能幹,就是潑辣得很,特别容易激動。”
唐姝麻利的将菜切好,熟練的用一塊肥肉滋了一下鐵鍋,就将切好的菘菜(白菜)絲放進鐵鍋裡炒。
來這裡也有一段時間了,唐姝越發懷疑自己所處的大周,大概已經被穿越前輩給穿過了。
造價便宜的玻璃制品,廉價大衆的肥皂、香胰子,就是後世一些高産的農作物,什麼番薯、土豆、玉米之類的,還沒有傳到大周。
唐姝得到的雞毛撣子空間,說重要吧,不是很重要。可要說不重要,起碼空間可以一鍵種植,且可以用銀兩購買任何種子。
“也不知道夫君什麼時候回來?”唐姝突然感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