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辭帶着衛王和衛王後成功地從宮裡逃了出來,密道的另一端連接的是郊外的一個村莊。
從密道出來後,沈辭将密道封堵好任誰也看不出這裡的端倪。
因為戰火紛飛,也沒什麼居民住在這裡,偌大的一個村子,其實隻有零星的那麼幾戶人家。
他們三人身上穿的是事先已經準備好的衣服,村莊裡的一戶人家,開門發現了他們,是一個十六七歲大的女孩,看樣子和尹昭昭的年紀差不多,衛王問道:“小姑娘,這裡怎麼這麼荒敗,村莊裡的其他人都去了哪裡?”
那個小姑娘穿着一身麻布衣裳,說道:“村子裡得了疫病,好多人都死了,也有好多人都跑出去了,留下的這些都是命大的,也是沒有什麼其他出路的人”
沈辭道:“我和父親母親逃難路過此地,不知可否借宿一晚?”
小姑娘道:“可以倒是可以,不過若是這村裡的什麼物件上還沾染着什麼不幹淨的東西,把疫病傳給你們,可别怪我沒提醒過你”
沈辭道:“沒關系,我們隻留宿一晚”
那個小姑娘看着他們三個的樣子,灰頭土臉的又有些于心不忍,便指了指旁邊的屋子道:“這是鄰居劉大娘一家,她們是在疫病前便出門去探親戚了,所以他們家應該是幹淨的,你們先在他們家住一晚吧,屋内雖沒什麼值錢的東西,但是也别亂翻亂動”
沈辭嗯嗯的點着頭,那姑娘轉身便準備回屋了,沈辭又問道:“還未請教姑娘叫什麼名字?”
那姑娘道:“我姓黃,名字就不與你知了,反正你們就隻是住一晚,之後也沒機會再見了”
沈辭點點頭,回了屋先與衛王夫婦道:“剛剛情急之下,以親人相稱僭越了陛下和王後,還請陛下和王後莫要見怪”
衛王感傷的道:“國之将亡,哪兒還有什麼君臣之分啊”
沈辭道:“陛下不可這麼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一定還會有辦法的”
衛王搖了搖頭,又看了一眼王後道:“這一日來也沒有吃東西,沈護衛可否先尋一些東西來果腹?”
沈辭忙道:“是臣疏忽了這便前去尋找,還請陛下和王後稍等片刻”,說罷他便轉身出去尋找食物。
這裡本就靠近樹林,村莊裡的人家估計也自顧不暇了,他便沒有去管村莊裡的人家要食物,而是去的林子裡,打算摘些野果打些野味,但又擔心陛下和王後等太久,是以隻是先摘了些野果回來。
他先去到黃姑娘的家中,将一部分野果拿給她,說這是為了感謝姑娘的收留之恩,還請姑娘不要嫌棄。
那黃姑娘笑道:“幸虧你先摘了這些野果拿給我,若是直接拿去吃了,反倒要出人命,這裡面有一些果子是有毒的,不能直接吃,我幫你挑出去”
聽及此,沈辭突覺背後一股冷汗上來,慶幸自己是先把果子拿給黃姑娘的,不然的話他便是害了陛下和王後。
果子挑好後,沈辭将剩下的果子拿回去,可是他剛走沒多久,便匆匆忙忙的又趕了回來,手中還拿着一塊布,上面似乎有血字,他臉色刷白的問道:“黃姑娘可有看到剛剛那兩個人去哪兒了嗎?”
黃姑娘有些奇怪,問道:“你說的可是你父母?”
沈辭微愣道:“對,你可有看到他們去哪了?”
黃姑娘搖了搖頭道:“我一直在屋子裡,沒有看見他們,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沈辭緊握着手中的那塊布,心中已是十分惶懼,他道:“兩位老人家可能是想不開了,我離開的時間不久,他們應該還未走遠,可否幫我一同尋找?”
黃姑娘連忙點點頭,“好,我這就随你一同去”
二人分頭尋找,沈辭這時隻是悔恨自己的粗心大意,沒有看出陛下和王後的情緒有何不妥?剛剛他們特地支開他,怕的就是去尋短見了,若真是如此他便有負君相所托,乃是衛國的罪人了。
他手中緊握的那塊布上的字不多,周圍沒有紙筆,衛王隻好書以血書,上道:“火燒王宮,宮人慘死,百姓喪國毀家,王非但不能與民共進退,反暗中出逃,昭與陽為國殒命,王與後當為社稷死,勿尋,卿勿傷己,但遵王命”
陛下與王後的态度決絕,每多晚一分便多少一分可能,當務之急他必須快些找到陛下和王後。
但天不遂人願,再一次見到陛下和王後的時候,他們二人已經駕鶴西去了。之所以沒有在劉大娘的家中自盡,而是選擇在林子中上吊自殺,怕是不想将晦氣留給人家,于是堂堂一國國王和王後竟就死在這荒涼的山林間,沈辭和那黃姑娘後來在當地的墳茔間埋葬了他們,着實也是怕萬一魏國軍隊尋到這裡,發現了他們的屍首會羞辱屍體,所以才與這個村子裡的其他人葬在了一起。
後來沈辭雖然沒有追随陛下而去,但因王命不可違,王令其不可傷己,是以他不以身殉國,而是畢生都在尋找光複衛國的機會,後來也與黃姑娘在相處中,心生愛意後結為夫妻,但是其至死光複衛國的這個夢想都沒有實現。
而在他的後半生中就連覆滅了衛國的大魏國也同樣滅亡了,仇人沒了,又不知該向誰去尋仇。
九州大地的局勢早已随着秋風變了又變,小小覆滅在幾十年前的衛國早已消滅在衆人的記憶裡,當最後一個想要光複衛國的人離去後,曾經的衛國便隻是書上的一頁紙,新的篇章又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