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在眉睫的生存壓力,讓愛洛更加積極地尋找食物。
原本不怎麼跟大孩子一起行動的她,也不得不加入撿拾的隊伍,試圖走得更遠,為即将到來的冬季做準備。
得益于泰勒夫婦養孩子上心,雖然最近一年多過得艱難,愛洛也明顯比同齡的孩子個子高,長得結實。所以,大孩子們才願意帶着她。
當然,需要給領路人一點“報酬”:當日收獲一小部分,愛洛可以接受這樣的“信息費”。
否則,就憑她對野外的認知能力,不僅現在每天的這點收獲都找不到,更可能遇到危險。
這天,在山坡上忙活了大半個早上之後,散在雜樹林裡,試圖帶走最後一波蘑菇的孩子裡,一個十三、四歲的紅發姑娘高聲問道:“愛洛,我明天要去鎮上買東西,你要不要一起?”
這是琳達的好友安娜嬸嬸的女兒,莉麗絲。在采集小隊裡一向比較照顧愛洛。
“莉麗絲,去鎮上買什麼呢?我也沒有錢。”愛洛小聲回答。
其實,前幾天盤點家當之後,愛洛就急切地想知道手中的十幾枚硬币能夠買到什麼。
但是,在這個經曆過瘟疫打擊的村莊裡暴露自己的财富,肯定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所以,愛洛隻有偷偷地通過平日裡的聊天來打探。
“可以先去看看,然後再想辦法,反正有便車可搭。”莉麗絲沖愛洛眨了眨眼睛。
說得沒錯。樂觀地想,如果能在鎮上找到什麼來錢的活兒幹,說不定就有錢買糧食了。
一個土生土長的鄉下女孩,能說出“想辦法”的話,讓愛洛有點刮目相看。
“是坐磨坊的馬車?要付車費的吧?”愛洛想了片刻,問道。
莉麗絲咧嘴笑道:“我家有一個遠房表親,跟着商隊到了鎮上,帶信說脫不開身到村裡來拜訪,邀請我們去鎮上見面。磨坊都停工這麼久了,安德烈叔叔天天去鎮上拉貨。說好了,順道坐他的馬車,去鎮上見親戚,也看看有沒有活兒幹。”
“我們也能去嗎?” 一塊兒找蘑菇的小孩們七嘴八舌地問。
“當然可以了,但是隻有兩個空座了。有誰想一起去鎮上?就是不保證當天一定能回來。”
“那不行,我爸媽肯定不會讓我一個人出門的。”
“我得帶着我弟弟,要不家裡沒人看孩子。”
“可以擠一擠,讓我阿嬷跟着一塊去嗎?她一直想去教堂見見牧師。我們這裡實在是太偏僻了。”
“好了好了,想去的人明天一早到村口大樹下等着。愛洛,如果你确定要去,就把位置給你留下,誰讓我們倆關系好呢。”莉麗絲再次跟愛洛強調。
“好吧。那我去教堂看一下還發不發黑面包,沒準還有手工帶回來做。”愛洛想到所剩無幾的土豆和空癟的錢囊,點了點頭。
帶着半籃子蘑菇和山野菜,傍晚時分,愛洛回到了自家的小石屋。
推開門,把籃子放到少了一塊木闆的桌上,整理好今天的收獲。煮了一小鍋土豆野菜湯,勉強填飽肚子後,愛洛開始收集家中可能值錢的物品,準備帶到去鎮上去換錢。
屋子很小,靠牆立着一隻掉漆的五屜櫃。愛洛把抽屜一個個拿出來,從裡到外地翻看。
琳達和艾登留下的,漿洗後才收起來的襯衣長裙、外衣長褲,都是重要日子才會穿的。件數不多,質量普通,多少有些磨損。
除了身上的灰色長袖舊裙和深咖色圍裙外,愛洛有兩條棉布長裙,一條淺棕色,一條褐黃色,袖口和裙邊都已經洗得微微發白起毛。
這是六歲的那個聖誕節,琳達改了自己的裙子做的。那會兒還說,愛洛一天天大了,需要有出門的衣服,以後每年聖誕都給她做新裙子。
時間過得太快了。當初專門做大的裙子現在已經短到露出腳踝。
此外,一件摸起來還算厚實的冬季半長外套,黝藍色,看得出是用一件陳舊的男士大衣重新裁剪來的。
再加上兩條襯裙和腳上的一雙已經擠腳的橫帶布鞋。這些,就是愛洛的全部衣物了。
床下有一個盒子,裡面放着兩雙成人鞋子,愛洛能認出是艾登和琳達外出時才會穿的皮鞋。雖然表皮都已經有點磨壞了,但打理得很幹淨。
折騰了半天,跟先前翻找的結果一樣,沒發現什麼密匣機關,寶石首飾。
可以确定,這是個表裡如一的鄉村赤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