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舟用那柔波似的眼神看向采薇,眸子裡是哄孩子般的體諒。
然後,她宛若柔荑的手,輕輕搭上了禮官胳膊,輕挪蓮步跨出了正堂的大門。
門外驕陽高照,碧空如洗,的确是個諸事皆宜的好天氣。
秦川洗漱完畢後,換過一身常服,将鑰匙揣在懷裡出了府門。
不等走出多遠,市井的吆喝叫賣聲就擠占了他的耳朵。
街道上的人,也比平時多了數倍不止。
花燈映着人面,恍惚間竟讓秦川以為,又是一年蘭夜将臨。
在這一派其樂融融中,他的步子潦倒而細碎,全然沒有了章法。
隻得漫無目的地走着,去往連自己都不知道的前路。
就在秦川的迷魂,颠沛流離于這片煙火氣中時。
不知從哪傳來的三通鑼響,如驚雷般震醒了他的夢寐。
順着紅漆立柱向上看去,“杯莫停”三個金燦燦的大字,烙上了他的眼簾。
“怎麼迷迷糊糊地,竟走到這兒來了?”
秦川自嘲地笑着,用手在嗡嗡作響的腦袋上猛揉了兩下。
想借此來緩解,多日未眠所帶來的不适。
而在邁步剛想離開的當口,又是三通嘹亮的鑼聲。
吵得他耳孔裡,幾乎要擦出火花。
秦川本能地停下腳步,開始尋找起聲音的來源。
他用自己有些模糊的眼神,搜尋了整整一圈才發現,原來是飯莊門口擺出了幾口大鍋。
每口都有兩人合圍那麼大,還咕嘟咕嘟地冒着熱氣,好像是在煮什麼東西。
一個身長足有八尺的大肚壯漢,兩撇黝黑濃密的髭須,随肥厚的嘴唇不斷起伏着。
身上的白色短衫,早已布滿汗漬。
他一手叉腰,一手持着長柄勺,向着周圍聚攏過來的人吆喝道:
“哎,各位趕路的、遛彎兒的、買菜的、逛街的,都來看一看了啊!杯莫停招牌,四喜五福粥就要出鍋喽!香甜黏糯,熱熱乎乎啊!”
那洪亮的聲音,再配上大漢爽朗的笑容,瞬間就吸引了街市上大半的人。
裡三層外三層地,把飯莊門前圍了個水洩不通。
一個急性子的老人忙不疊問:“你這粥,多少錢一碗啊?”
那大漢看時機正好,哈哈一笑道:
“哎,您算是問到點兒上了!今兒咱中州這麼大的喜事兒,各位張燈結彩也是為沾沾喜氣,所以這粥啊,一個子兒都不收!”
說完,他做了個“向後退”的手勢,加大音量說:
“各位排好隊,每人一碗,管保大夥都有份兒!”
這下,人群可算炸開了鍋,你推我搡地排起隊來,惹得那大漢笑聲不斷。
但聽他最後喊了一句:“哎,喝了四喜五福,日子多子多福喲!”
緊接着,又是一聲高亢的鑼音,驚飛了旁邊屋頂上的鳥雀。
跟随着開道的鑼鼓聲,陳子舟隻覺轎子,被穩穩擡了起來。
她端坐其中,雙眼盯着轎簾處透出的些微亮光,連一絲晃動都沒有感覺到。
歡快的樂聲随即傳來,是東蜀特有的迎親絲竹。
她收回目光,看着自己身上這鮮豔奪目的嫁衣,聽着外面久違的鄉音,心中對韓凜更加感激有加。
在演奏的間隙,陳子舟似乎聽到了後方,有車輪碾過地面的聲音。
那是爹爹乘坐的喜車,就在自己這喜轎的不遠處。
若有似無的響動一路陪伴着她,讓那顆原本緊張不安的心,漸漸有了緩和的迹象。
說實話,當披上嫁衣戴上鳳冠的那一瞬,陳子舟還是沒能免俗。
她像無數個新出嫁的女兒那樣,雀躍欣喜地期盼着接下來的每時每刻。
哪怕她心裡清楚地知道,再往前走的每一步,都充滿了是未知與辛酸。
也難以抑制此時的遐想與期待。
“可是,該怎麼和他相處呢?”
這個問題,突然就冒上了陳子舟的腦袋,剛剛快要平複的心緒,頃刻間又忐忑起來。
手不由自主地擰到了一起,眼神也蒙上了層慌亂的顔色。
她聽見自己的呼吸漸漸變得急促,面上猶如火焰在燒灼。
不禁低聲喃喃道:
“對啊,該怎麼相處呢?尤其是……在今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