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父親離開,秦川轉身走進小祠堂。
裡面,供奉着故去母親的靈位。
這是秦川幼時便養成的習慣。
每年除夕,他都會獨自來到這裡。
和娘親說說這一年裡,自己的見聞和改變。
一說,就是十幾年。
牌位已明顯有了陳舊痕迹,卻很幹淨整潔。
想來父親,每天都會來擦拭吧?
供桌上擺着娘親生前,最喜歡的那把鴛鴦梳。
聽說是與父親成婚當日,兩人交換的信物。
從前公務不忙時,娘親總會為父親梳頭,而父親也常常會為娘親畫眉。
那時候的自己雖然很小,可常聽人說父親母親琴瑟和鳴、夫妻恩愛。
等到過些年,就又聽到天不假年、人不遂願的慨歎。
秦川回憶着往昔,為娘親點燃一束清香,并将早已折好的紅梅放在供桌上。
他記得,娘親喜歡開得火紅的花。
做完這些,秦川跪到蒲團上。
心結千千,一時竟不知從何處開口。
半晌才緩緩道:“娘,等過完除夕兒子就成年了……”
“父親說,不久後我也要領受官職、為國效力,能來看您的時候就少了。”
“但我知道您不怪我,看着孩子平安長大,是您和父親最開心、最驕傲的事……”
話到此處,秦川笑得很腼腆,像個亂找借口的小孩子。
“娘,孩兒心裡很亂……這裡面,藏了一個人……”
終于還是說出來了,他咬了咬自己嘴唇。
“其實,他一直都在我心裡,很多很多年……”
“直到最近孩兒才知道,原來他心裡也有我,有了很多年……”
“孩兒明白,這一切都不應該發生——他是高高在上的中州帝王,擔負着為皇家延續血脈的職責!”
“我們……永遠都不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
秦川低下頭,手握得更緊了。
指甲抵在手心上,有種很鈍的疼。
“可是如果,我是說如果……孩兒還想要更多!哪怕注定沒有結局,哪怕隻有片刻歡愉,這是否依然是種不可饒恕得罪呢?”
“如果為了這一世情深相許,孩兒甯願終生不娶,您和父親會不會生氣?會不會怪孩兒,斷了秦氏香火?”
清香袅袅,彌漫在祠堂裡。
回答這個少年的隻有沉默。
良久過後,秦川猛然擡起頭,眼神中的顫抖逐漸變為堅定。
“無論怎樣,孩兒都不想違背自己的心……這裡,這一輩子,隻能裝下他一個人了……”
他指了指胸口位置,笑得很凄然。
“娘,你知道嗎?當我第一次在學堂裡看見他!就在想,這哥哥生得真是好看,錦衣華服的,像尊瓷娃娃!”
“相處久了才發現,他雖出生皇家,卻一點兒不驕矜傲慢,相反還很頑皮。總帶着我溜出去玩兒,讓我踩着他的背翻牆。”
“給我找來許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兒,甚至讓我在他府裡挖坑烤紅薯,還幫我抱柴火。”
“後來我才知道,他和自己父母也不能經常見面,可他從來都沒有埋怨過。”
“他告訴我,這是生為天潢貴胄的代價。既享受了這身份之下的榮華富貴,就要甘願接受伴随而來的一切……”
“還記得那年他九歲,我們一起聽學堂裡的師父講中州建國的不易。聽完後他站起來說,等到有一天定要中州萬邦來朝。”
“那個時候,我就坐在他身邊。仰着頭看他,如同仰望着太陽。”
“後來,我們一天天長大了!我從一個小孩子,長成現在比他都高的樣子。”
“我的肩膀也寬了,常年習武也練就了好體魄——我終于能夠,用自己的力量保護他了!”
“我終于追上了,那曾經隻能仰望的太陽!”
說到動情處,秦川語氣都不自覺溫柔下來。
“而現在,我的太陽告訴我,他是如此渴求着我……我沒法拒絕,更不想拒絕……”
“因為,那是我的太陽啊!我畢生都在向往的太陽啊!”
房間裡,最後一個字的尾音消失了,世界又重新歸于平靜。
秦川依舊那麼跪着,後背挺得筆直。
似在抗争什麼,又似在堅持什麼。
話說出來,讓他感覺舒服很多。
否則這些憋在心裡,快要把他折磨瘋了。
伴着講述,他下定決心——
不再躲避,不再逃離!
哪怕前方萬劫不複,也要跳下去!
隻要在墜落之前,擁有過片刻溫存!
“下次見面時,一定要告訴他!”秦川在心裡對自己說。
他要讓韓凜知道,自己有多麼喜歡他,又喜歡了多久。
他不要華英山上那種含蓄曲折的告白,他要大大方方說出來。
說出這些年的情愫與期待,說出當下的欲念和渴望。
既然自己選擇不再逃避,那韓凜也不能……
就在秦川對着亡母牌位盡訴衷腸時,宮牆内的韓凜卻忙到有些惱火。
往年做皇子時,雖也有不少規矩要守、禮儀要做。
可比起當皇帝後要處理的事,那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這日,他天兒不亮就起了床。
淨身沐浴完畢,先是前往安仁殿焚香。
祝禱中州來年風調雨順、百姓安樂。
接着到供奉祖先的先德殿,焚表告慰列祖列宗。
以示承續先祖遺志、繼往開來之心。
回來後,又聽孫著細說了一通,給各家王公大臣備好的節禮。
并親寫了些福壽吉祥等字,随着節禮賞賜下去。
取皇家“送福”,百官“納福”的吉兆。
等這一套做完,韓凜隻覺身心俱疲。
不是那種因國事操勞的累,而是想到宮中大張旗鼓為除夕做賀,錢财花得如流水。
可治下百姓,還有很多身陷窮苦、貧病交加。
也許連件禦寒的冬衣都沒有,年夜飯亦是緊緊巴巴。
這些憂思盤旋在腦海裡,實在無法令人開懷。
他私心裡想着,自己或許就是個大逆不道的不肖子吧?
比起跪求天地、叩拜鬼神,他倒更願意相信自己的力量。
他相信治世的能臣武将、相信每一條國策良方。
相信千裡之行、始于足下的艱難積累。
更相信隻要堅守本心,總能等到功成那一日。
他希望祖輩們在天有靈,看着自己治下的中州,是如何一步步掃平南北。
他希望自己跪在他們面前時,不為祈求,隻為訴說。
不為謝祖宗庇佑,隻為告訴他們,自己沒有辜負韓家先輩曆代的苦心。
随着不斷響起的爆竹聲,天色逐漸暗了下去。
這或許是一年裡,人們最喜夜晚降臨的一日——
孩子們盼着年夜飯和壓歲錢,大人們等着聚在一起說些家長裡短。
雖然将要過去的一年裡,仍有諸多不順心遂意之處。
可接下來一年總是嶄新的,帶着新的暢想和新的祝願。
秦府裡上上下下,俱是忙得熱火朝天。
主子們有主子們的過法,底下人有底下人的樂法。
這是秦家延續至今的家規——
除夕之夜阖府同慶,不分尊卑、不論主仆。
饒是秦淮、秦川也得自己動手灑掃、幫廚。
等到晚上開宴,各處燈火通明,各樣菜色流水似得走。
主人家桌上有的,家下人桌上一定不缺,以表一視同仁、上下同心之意。
這種方式的年夜飯,不得不說是出乎了蕭路意料。
秦家家風如此,才有秦淮這樣的父親,才能培養出秦川這樣的孩子。
這讓他心裡,不覺又對秦淮親近了幾分。
菜差不多上齊了,一陣霹靂吧啦的鞭炮聲,拉開了這場大宴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