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二人商議,除了劉蓮香那兩成分紅,剩下的謝公子與趙知暖根據出資比例二八分。
直到謝公子在契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謝文淵”的時候,趙知暖還覺得自己是在夢境之中。
不過一日功夫,自己有了銀子,還遇到了救命恩人,與他一起合夥做買賣了。
趙知暖看了看謝公子:“我想着有時間尋合适的鋪子,不知謝公子有何建議?以後我又應該去哪裡去尋謝公子?”
含着笑意的聲音從面具下傳來:
“我是上水村人,因為離家遠,除非書院放假,平時休沐也不會回家。”
這上水村趙知暖知道,在桃花村的西北方向,還有二十多裡的路程。
“以後趙姑娘去善春堂來尋我就好,每逢初一、十五書院休沐,過了晌午我便會去董先生那裡坐一坐。”
“至于尋鋪子.....城南的鹧鸪巷裡有一家叫孫記牙行的,口碑不錯,離南市場也近,可以先去那裡打聽打聽。”
“姑娘若是願意,我可以陪着姑娘去看看。”
“額,這倒不必了,公子還在讀書,還是讀書重要。”趙知暖掰着手指頭算了算日子。
今日也不是初一、十五的,這謝公子不會是翹課跑出來玩的吧?
“公子不用操心鋪子的事情,明日我多跑幾家鋪子,心中有個數,等後日正好是十五,再去董先生那裡與公子商議可好。”
“這...也好,那我後日便在善春堂等姑娘。”
他的語氣中帶着些遺憾。
隻是趙知暖心中想着看鋪子的事兒,并沒有察覺。
與謝公子告别後,趙知暖哼着小曲兒往南市場走。
“姐姐,你回來啦!”見到趙知暖,知雲很是興奮,“今兒的吃食賣的比昨日還快呢,大家都說冰飲不夠。”
“是啊,暖丫頭,要是能多做些就好了。”一旁的孫雨也開口道,今日她可沒少費口舌和食客們解釋。
趙知暖看了看熙熙攘攘的街道,沒提今日賣方子的事兒,隻催促道:“以後我會多做些的。今日天色不早,還是先去買了食材回家準備吧。”
直到買齊了東西,四人坐着騾車往回走時,趙知暖見路上前後無人,才壓低聲音:“今日我賣了制冰方子得了些銀子,哪日我們去城裡看看鋪子吧。”
“姐姐,你這是想租鋪子開店?”知雲眼睛亮晶晶的,“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在鋪子裡多做些冰了,也不怕在路上化開了!”
“确實。”趙知暖點點頭,“而且我不是租,是買鋪子。”
買鋪子???
知雲和孫雨母女皆是一驚。
這方子是賣了多少銀子啊?
孫雨謹慎建議:“暖丫頭,要不你再想想,在城中買鋪子可不便宜,要不然咱們先租着?”
“是呀姐姐,多餘的銀子咱們可以幹點别的呀。”
趙知暖小手一揮,一副不差錢的樣子:“你們就聽我的,若是買了鋪子,咱們在城裡也算是有産業的人了,而且還不怕房東的刁難和亂漲價,沒了後顧之憂。”
那些眼紅租客生意紅火,而借機漲價的房東還少麼?
知雲三人見趙知暖這麼說,心中便有數了。
因為她從不是喜歡說大話、不計後果的人。
既然笃定手頭的銀子能買下來鋪子,就不用擔心鋪子開業後資金不夠周轉。
眼瞅着快到桃花村村口了,遠遠的就見一頂青轎晃晃悠悠往村外走,後面還跟着一堆看熱鬧的大人孩子。
“趙大爺,這是怎麼了?”趙知暖眼瞅着幾人擡着轎子從她眼前走過,連忙拉了鄰居大爺問。
“嗨!還不是趙二家的那丫頭。”
隻一句話趙知暖就明白了。
這轎子裡頭坐着的應該是趙秋花。
“一頂小轎就将人擡走了,還得等到天黑以後才能進人家家的小門兒。”趙大爺直搖頭。
“這妾就算進了門也得看正妻眼色,沒啥地位,我趙老漢家中再窮也幹不出這事兒,趙二兩口子這是在賣閨女啊。”
“可不就是賣閨女麼。”路過的一位大娘聽了二人的對話,沒有再追着轎子看熱鬧,停下腳步,面露鄙夷之色。
“上回趙二家的不是親口說的,人家曹老爺給了五十兩銀子呢!”
大娘伸出五根手指:“這五十兩雖然不少,可是若換作我,是萬萬不會為了五十兩讓閨女嫁給一個比自己爹還大的老男人為妾的。”
“還好意思說要用這銀子去别處安家,他們也能安心住下?”
“啊呸!還罵我們一村子人是窮鬼,她也不好好照照鏡子,她是個什麼模樣。”
她看了看趙知暖:“還好你已經和他們家簽了斷親書,我看這親斷的好。”
趙知暖點點頭:“人家心跟墨水一樣黑,臉皮跟城牆一樣厚,咱們比不了比不了,也不敢和這種人做親戚。不過如此下去,他們總有一天要遭報應的。”
“哈哈!暖丫頭說的對,他們這就是報應未到,就讓他們嘚瑟一陣兒吧!”
甯安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