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陳分隔一條走廊的黃甜這時對陳分說,“陳分,我今天沒帶錢,你先借我三十,我明天還你。”
陳分猶豫片刻,不想借。
黃甜看她樣子,知道她肯定有多的錢,“你别那麼小氣,我明天就還你。”
陳分咬咬牙,又掏出三十塊錢遞給黃甜。
同桌許玲碰碰陳分的手,“想不到你這麼有錢。”
陳分苦笑,那是她好幾個月的夥食費呢。
春遊那天早上上學路上,董铮遠遠就看到背着個大書包,提着口鍋的陳分的背影。自行車經過陳分身邊,董铮看到陳分臉上因快走和提重物冒出的汗珠。真是個傻子,他想。
陳分與黃甜一組,黃甜說她家遠,她隻能拿鍋鏟來,陳分不得不接下帶鍋的任務。
午飯後,全校師生在操場集合出發去春遊。到達沙灘,班上同學按照各自分工開始行動,廚師組的男孩子在沙灘上挖竈。陳分幫不上忙,坐在一旁望着江水。
三月的春風仍有些寒意,陳分看到董铮獨自在江邊打水漂。董铮又和以往一樣,什麼組别都不參加。李雪對他一向縱容,許飛傑雖說是班長,卻也事事聽他的。
男孩子們挖好竈,開始生火做飯。柴火組早已經撿了柴火回來。幾個男孩子的圍觀下,黃甜開始炒菜,先倒油,待油燒熱,放大蒜生姜,鍋裡噼裡啪啦濺出油滴,黃甜尖叫着跳遠兩步,有男生女生上前問她是否有被濺到,有人查看她的衣服上是否有油滴。
陳分站在原地,她本想上前幫忙的,可看到黃甜的積極,躊躇着沒上前,現在更是沒辦法上前了。眼看鍋裡冒出濃煙,有男生問現在怎麼辦?
黃甜看向陳分,“陳分,我們一組的,你來做飯吧。”
陳分上前,趕緊将洗好的土豆倒進鍋裡,她又拿起鍋鏟把,鍋鏟把的溫度高得驚人,陳分手被鍋鏟燙到,生生忍住,拿袖口包住鍋鏟,翻動土豆。幾個菜炒好,袖口上一圈油迹,手被燙到的地方也是火辣辣的痛。
實在忍不住,看其他人在端菜,跑到江邊将手泡進水裡。江水冰涼,泛紅的手好像沒那麼痛了。
隔着好幾米的董铮偏頭看陳分,再看陳分侵泡在水中的手,心中無可避免地浮現兩個字,傻子。他真的不理解,怎麼會有人這麼笨。
許飛傑的聲音傳來,“董铮,回來,吃飯了。”
董铮看一眼遠處的衆人,收回目光,對陳分喊道,“吃飯了。”
陳分慢吞吞地從河邊走到野餐墊前。許玲往旁邊擠一擠,給陳分讓出個位置。陳分伸手拿筷子和碗,看到衣袖的污漬,她左手放在右手上面,想擋住那片污漬,可又哪裡能擋得住。她能感覺到不時有同學瞟向她的衣袖,她退出圍繞着野餐墊的人群,找了處沒人的草叢坐下去,慢慢吃碗中的面條,其實有些坨了,還有些鹹。
大拇指和中指還在痛,等下要去買燒傷藥,她默默計算自己還剩下的錢,想到借給黃甜的三十塊錢,一周了,黃甜好像忘記借過她的錢。
春遊結束,陳分背着她的大書包,左手拿着沉重的鐵鍋,水遠山長往春川巷走。路上經過藥店,進去買了支最便宜的燒傷藥膏。
回到家後忍着痛将鐵鍋仔細刷過後,輕輕塗上燒傷膏。燙傷隻是帶來短暫的生活不便,但讓陳分更糾結的是借出去的三十塊錢。十年後,二十四歲的陳分再回想起這一段往事時,心疼中夾雜着好笑。區區三十塊,既讓當時的自己糾結難受那麼久。
陳分找黃甜要過三次錢,第一次,她趁着人少的早自習前,小小聲對黃甜說,“黃甜,春遊的那個錢……,就是三十塊錢,你記得嗎?”
黃甜看看教室裡早到的其他幾個同學,小聲敷衍道,“我今天又忘記帶錢了,明天帶了錢就給你。”
陳分比黃甜更不好意思,輕聲,“哦哦,好。”
第二天黃甜自然是不記得的。陳分卻一整個晚上都惦記着這事。第二天早早到了教室,黃甜踩着早自習的鈴聲姗姗來遲。到下午的課間休息,陳分才找到機會問黃甜。黃甜态度不太好,她頭昂着,十分不耐煩地說,“不就是三十塊錢,我都說我忘記了,你每天這麼催是什麼意思?真是小氣吧啦的。”
明明是她欠了錢,怎麼就變成自己小氣吧啦了。可陳分不會争辯,隻得以沉默應對。之後的兩周,陳分沒再找黃甜要錢,她在算了吧和不能算了之間反複橫條。直到班主任通知收資料費,五十六塊錢。
陳分算了下手中剩下的錢,又鼓起勇氣找黃甜要了一次錢。其實也是巧,課間休息時間,陳分從廁所出來,就看到與同班同學湯芳美手挽手的黃甜。她小跑幾步追上她們,一鼓作氣地說,“黃甜,要交資料費了,你能把三十塊錢還給我嗎?”
黃甜斜眼看一下湯芳美,大聲道,“你這人怎麼這樣?我媽每個月給我的零花錢就是三十塊錢的十倍,我會差你這三十塊?你是沒了這三十塊就吃不起飯了嗎?”
黃甜這一頓輸出,讓陳分生氣了,憑着這股怒氣,她說,“你不缺這三十塊的話,你把錢還給我吧。”
黃甜呲笑一聲,“我就不還,你能拿我怎麼樣?”
陳分目瞪口呆,還不待她反應,黃甜卻一改剛剛的态度,又撒嬌般道,“你别這麼兇嘛,我記性不好,我忘了嘛。”
陳分眼角看到董铮和許飛傑走過來,一下明白黃甜态度轉變的原因。
黃甜說完這話,挽着湯芳美對兩男生巧笑倩兮,“你們回教室嗎?還是去買喝的?”
董铮瞥一眼陳分,木木呆呆的臉,簡直沒眼看。他自然聽到了剛剛兩個女生的對話,又一次感覺陳分真是個又笨又麻煩的人,而他這人,最怕的就是麻煩,因為怕麻煩,不擔任班上任何職務,不參加任何非必要的班級活動,陳分這種麻煩的人,還是要少見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