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三國]太後篡位進行時 > 第42章 曲誤難顧

第42章 曲誤難顧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郭嘉避郭婉猶若避蛇蠍,而郭婉豈是輕易言敗之人。

念及郭嘉已金口玉開,欲納周不疑為門下高足,郭婉恐生枝節,遂于當日精心籌備束脩六禮,皆以精巧雅緻之物,置于五色藤箱籠中。

及至午昏交替之時,攜周不疑迤逦而至郭嘉府邸。

除了肉幹、胡芹、龍眼幹、石蓮子、紅棗、相思子六禮外,更添一味齊墩果餅。

此餅乃以齊墩果油調和栗子粉精制而成,味淡而無渣,既可果腹,又耐饑寒,郭婉在上輩子忙起來不分晨昏時常以此墊饑。

思及郭嘉身為曹操麾下智囊,或亦偶有廢寝忘食之時,故特備此餅,以表關懷。

郭嘉作為司空軍師祭酒,其府邸一問便知在何處。

位于皇城西南隅,毓秀台與教坊之間。

毓秀台,乃天子祭天之聖地;教坊,則是掌宮廷音樂的官署。

昔日與郭婉同入宮闱會習字的盧女,就是被分入此坊。

郭婉步入郭嘉府上,舉止端莊,言語溫婉:“婉特攜弟周不疑,前來拜谒先生,望先生不棄,賜以教誨。”

語畢,周不疑随其後,手持束脩,神情恭敬。

“二位來得好快,速取熱羹以驅寒氣!”

郭嘉于廳中雀躍,擺手示意二人無需拘禮,複又言:“汝二人自便,尋處安身。”

見郭婉與周不疑立于堂下,手上恭敬地舉着束脩,一副不容他反悔的模樣。

郭嘉微哂,眸中閃過一抹複雜之色:“郭女史此舉,倒是讓嘉始料未及。不疑天資聰穎,嘉确有惜才之心,然收徒之事,非同兒戲。”

欲做三辭三讓。

郭婉聞言,輕移蓮步,上前幾步,施以一禮:“先生言重了,不疑乃可造之材,得先生指點,定能青雲直上。婉深知先生身體抱恙,特讓不疑留下,侍奉先生左右,以表誠意。”

并不給郭嘉婉拒的機會。

周不疑聞言,亦是上前,跪拜于地,言辭懇切:“不疑願随先生左右,勤勉學習,以報先生知遇之恩。”

郭嘉面上卻仍顯淡然:“既如此,不疑便留下吧。但切記,學問之道,在于勤學與深思,非一朝一夕之功。”

言罷,方憶及周不疑乃劉先之甥,于許都尚無居所,或将寄居于此,遂補言:“不疑,可自行擇屋而居。”

講真,就算郭嘉不願用心教導周不疑,能給他一處住所,讓周不疑侍奉在郭嘉身側,憑借周不疑的聰敏,就已經足夠成才了。

轉而視郭婉,郭嘉挑眉問道:“郭女史暴室事務繁忙,何以得暇至此?”

語帶戲谑,似有譏諷其不務正業之意。

郭婉置束脩于案,笑靥如花,沒有正面作答,反問曰:“奉孝公欲往何處?”

見郭嘉手提酒壺,似有外出之意。

郭嘉悠然指向東側,答曰:“往教坊一行,以遣閑情。”

言罷,其神情中流露出一絲不羁與灑脫,仿佛即将步入的,不僅是教坊之門,更是那無拘無束、自在逍遙之境。

但見周不疑面色古怪,郭嘉輕咳一聲,問周不疑道:“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然世間之事,瞬息萬變,何以知彼?何以知己?”

在徒弟面前,太過放蕩不羁,讓郭嘉感覺很是怪異。

于是他裝模作樣一番,考校周不疑。

周不疑沉思片刻,認真答道:“弟子以為,知彼需廣開耳目,搜集情報;知己則需内省于心,明辨是非。更需靈活運用兵法,不拘一格。”

郭嘉聞言,點頭贊許:“善哉!不疑,汝既有此見地,他日必成大器。然兵法之妙,更在于奇正相生,虛實結合。汝且随嘉來,吾有一計,欲試汝之才。”

言罷,郭嘉領周不疑至米盤前,布下戰局,模拟兩軍對峙之景。

米盤,是根據地形圖用泥沙等堆置的圖樣,也叫沙盤。

起源于東漢建武八年,隴西擁兵謀反朝廷。

光武帝劉秀欲出兵征讨,召名将馬援商讨用兵策略。

馬援對隴西一帶的環境極其熟悉,見劉秀詢問,就用米堆成一個與隴西一帶實際地形相似的圖案。

郭嘉以一方,周不疑以另一方,二人你來我往,鬥智鬥勇。

郭嘉時而奇兵突襲,時而堅壁清野,周不疑則見招拆招,靈活應對。

郭嘉雖是太學祭酒,但并不欲教授周不疑經書,而是指點他一番兵家之謀。

一番較量後,郭嘉笑道:“不疑,汝雖年幼,然智謀已初露鋒芒。記住,兵法之道,在于活學活用,不可拘泥于成法。”

說是較量,其實更像是郭嘉哄着周不疑玩樂。

周不疑躬身受教。

“正如為師如今去教坊一樣。”

話鋒一轉,郭嘉已大步往大門處走去。

靈活而不拘泥于世俗?

“嘉書房中,有《六韬三略》,此乃兵家之瑰寶,願汝深谙其中奧妙,兼修文武之道!”

說罷,便做甩手掌櫃模樣,往教坊而去。

“汝且仔細琢磨,吾先行一步!”

“師父!”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