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家中。”
哦,後八!
英蓮一時無語,偏偏李绮日子很準,偏偏就是如此湊巧,她無奈問道:“那,可否讓二公子調休呢?”
李绮也有點明白了,臉上泛紅,輕聲道:“自……以後,石将軍統兵甚嚴,誰敢随便調休?再說了,這是調休一次,一定就能……成的麼?”
這倒是!
英蓮想了想,道:“如此隻能用藥,将小日子往前推,或者往後挪。”
李绮鄭重道:“都聽你的!”
迎着李绮懇切的目光,英蓮頓覺責任重大。
且說英蓮在忠毅侯府住下,幫着兩位少奶奶調養身子。英蓮素來信任黛玉,還拿出了自己的寫的《婦科千金問答》,是一位成年婦人與自己女兒關于生長發育的一問一答,以這種形式教導女子該如何注意衛生,并進行一些基礎的調理和保養。
英蓮解釋道:“有一些是從前吉神醫口述的,還有一些是我這些年行醫的心得。那麼多女子,平日裡小毛小病很多,卻都是忍着,要麼不好意思開口,要麼家裡的錢都緊着丈夫孩子使,唯恐給他們添了負擔,等到拖得久了,卻已是大症候……”
黛玉翻看一遍,為她的懸壺濟世之心而感動:“難得你仁術仁心,用詞也簡單,譬如從前樂天寫詩,先念給老妪聽,你寫的這些也是普通女子,亦能聽懂的,于千千萬萬的婦女而言,實在是一樁大功德。”
聽黛玉這麼誇她,英蓮又是高興,又是惶恐:“還沒寫完呢,其中必有疏漏之處,所以也不敢外傳,以免誤導他人。”
黛玉熱切鼓勵她:“不急,待你有把握了,便找經緯坊刻印,再傳播到各地,造福天下女子!”
英蓮聽得眯眼一笑,随即問道:“經緯坊?”
黛玉便把鳳姐和惜春在做的刻坊生意跟英蓮說了,英蓮拍手叫好:“果然是二奶奶,就是聰明。如此四姑娘那一手畫技也就有了用武之地!”
黛玉連連點頭:“正是!”
兩人說了一會子話,英蓮囑咐黛玉歇個午覺,然後就起身走了。蔣嬷嬷送她出去,躊躇片刻,道:“甄夫人别怪我多嘴,您既然精通婦科,為何不為自己打算……”
英蓮接口道:“我如何不知嬷嬷的好意。我也是想的,隻是我嫁的是我表哥……”
蔣嬷嬷不解:“表哥有什麼說法?”
英蓮歎道:“從前還講究‘姑血不回流’,如今卻是‘表兄表妹好做親’,仿佛親上加親才是好事。可是據我看,事實并非如此。血緣太近,孩子多病,更有甚者,生育上頭也有些艱難……”
蔣嬷嬷吃了一驚:“竟有這樣的事麼?”
英蓮知道這與世情相悖,連忙找補:“也可能隻是江南一帶是這樣,到底天下有這麼多的夫婦,我也沒都見過……”
“不不!”蔣嬷嬷想了想,喃喃道:“人都是一樣的,何分江南與外省?”她想到湖州老家五房的小李氏與八少爺是表姐弟,他們的孩子一出生就體弱多病,與燕家其他的孩子大不一樣,榮國府的寶二爺和寶二奶奶成婚多年沒有孩子,他們亦是表姐弟。
“可惜天下的婚俗,非一日可以扭轉的!”蔣嬷嬷回過神來,對英蓮說道:“甄夫人一定要将這書刊印天下,這不僅救了一家,是為了天下無數的人家!”
英蓮點頭應了。
再說小石橋那邊,鳳姐和惜春知道英蓮進京,連忙遣人邀請英蓮去玩。英蓮尋了空去了,見到舊日閨中朋友,英蓮高興壞了。
聽說如今英蓮行醫救人,她男人又是做藥材生意的,惜春立刻生了一個主意:“前日郡主還和我說呢,安姐兒長在王府,五谷不分的,竟把狗尾巴草當成麥穗!哎呀,我想着畫些田間作物,又或者草藥給這些孩子們瞧瞧。你懂這個,回頭我畫完,你替我校對,可好?”
英蓮道:“這可巧了。我師父他老人家遊曆各地,收集了好多新的藥草,我正發愁如何記錄下來呢。”
鳳姐立馬拍胸脯:“到我們這裡印。這樣的善事,我分文不取也要做的,就當是為自己積德了!你放心,我們經緯坊印的書,沒人不說好的!”
惜春笑道:“這樣的書肯定要好多卷,才不是之前的小兒科呢。不過沒關系,要是太費事,咱們找京裡的各家書商湊份子。再說了,林姐姐肯定不會坐視不管,郡主也會出手的,有了她們起頭,印這大部頭的醫書也不是什麼難事!”
英蓮疑惑道:“小兒科?你們印了這個?可以給我瞧瞧麼?”
衆人一愣,随即哄堂大笑起來,原來過了這麼多年,她還是那個呆香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