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紅樓之林中燕[黛玉×燕臨] > 第82章 士隐

第82章 士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第八十一章士隐

且說燕臨陪黛玉到姑蘇老家祭拜父母,香菱則在滿汀的護送下,來到了原先阊門十裡街的甄家。

一扣門,應門的是封家的下人,一見香菱的面,露出恍惚之色,細細一瞧,驚喜地叫出聲:“莫不是我們老姑奶奶的閨女尋着了?”

說着,忙朝裡報信,一會兒功夫,一個六十老妪在一個婦人和一個丫頭的攙扶下,跌跌撞撞地奔來。

老妪一見香菱的模樣,怔住半晌,那嬌美秀雅的模樣,眉間一點胭脂記,夢中朝思暮想的嬌女,終于出現在了眼前。她又如何認不出呢?!

香菱看着老妪,一種熟悉又親切的感覺霎時傳遍全身,幼時母親哼唱的曲調,輕輕拍撫和憐愛,父母相攜望向她的眼神……

“英蓮!”

“母親!”

香菱與封氏抱頭痛哭,一旁的中年婦人也陪着哭了一會子,見滿汀站在門外,連忙上來道謝:“這位……是錦衣軍的……”

滿汀行了個禮,說道:“我們大人是錦衣軍指揮佥事燕大人,我奉命送甄姑娘回鄉,你們既然母女團聚,我便告辭了!”

中年婦人苦留不住,那滿汀畢竟是習武之人,幾步就快速離去,待下人拿着謝禮出來,哪裡還找得到她的影子。

這封氏本去了大如州投靠她父親封肅,後來甄士隐跟着跛足道人去了,她的日子就越發艱難了,在娘家紡績井臼、教養侄子,務必不能遭人嫌棄。

封肅有三個兒子,他死後,長子和次子為了一點田産争執不休,貪那點子蠅頭小利,把親人視作寇仇,更别說封氏了,直把她看成累贅,誰也不想養她。

好在她三弟封叔港是個要強又念舊的人,既然家中田産輪不到他,他便想着要行走四方,便對封氏說道:“我幼時都是姐姐照顧我,我那兩個兒子也多虧你照應,我必不會置你于不顧。隻是我如今外出行商,姐姐你且跟着我婆姨過吧!”

封氏想了想,對封叔港說道:“三弟既然要外出行商,何不去姑蘇呢?那裡本就是世間第一等的富貴風流之地,我官人從前在阊門十裡街仁清巷有套宅子,雖燒了個幹淨,但地契倒還在。你不如去那裡碰碰運氣!”

封叔港便來到姑蘇行商。這些年,年景好了起來,他頭腦活絡,人又勤謹,從走街串巷的生意做起,沒兩年就盤了個藥材鋪子,還積了點錢,在原先甄宅的地基上造了宅子,将一家人都接了過來。

封氏開心不已,抹着眼淚道:“當年我女英蓮就是在這裡走失的,我就還在這裡等。萬一她回來找不到我,豈不傷心?”

封叔港道:“姐姐的心思,我都明白,也請了周圍街坊幫着留意,可有年紀、容貌相仿,曾經走失過的女子。二則,我如今的生意都在姑蘇,咱們就在這裡住下了。”

可巧那日錦衣軍來打聽舊案,說的是金陵舊案中的一個苦主,遭了拐子拐賣,如今被救了出來。年紀對得上,一看畫像,那樣貌和封氏年輕時如出一轍,眉間還有一點紅痣。

封叔港連忙拱手說道:“官差大人,這畫像上的人十有八九是我那可憐的外甥女!”說着就把甄家的事都告訴了錦衣軍。錦衣軍辦差之人一聽,果然都對得上,又找左鄰右舍細細打聽一番。

可惜當年葫蘆廟一場大火,把這一帶燒了個精光,很多人家都搬走了,還是找了裡正和當年葫蘆廟的沙彌再三核實,才确認:這當年走失的甄英蓮就是金陵舊案中的香菱。

香菱這裡與母親封氏相認,見了舅家的一衆人等,又與母親訴說離别後的各種遭遇,聽得封氏心疼不已。

香菱又說道:“此次多虧林姑娘…不,如今是忠毅侯府的少奶奶了,多虧她念着舊情,托人幫我尋親,又将我送了回來……”

封氏便道:“咱們一定要謝謝人家。他們高門大戶自然不缺什麼,但咱們也有咱們的心意要表。”又聽說燕家的船第二日就要走,于是一大早趕到碼頭。

封叔港領着香菱和封氏來給黛玉磕頭。黛玉見香菱尋到母親,她舅舅也很疼她,放心下來。封家呈上的土儀,黛玉也都收下了,回贈了幾樣雲南的特産。

紫鵑、雪雁、佳鯉也依依不舍地與香菱告别。尤其是紫鵑和雪雁,住在大觀園的時候,就識得香菱,處得極好,如今再度分離,又是傷心,又為她高興。

幾人話别之際,忽然河面霧起,一人腳踏舟而來,頂髻長髯,羽衣翩纖,口中吟唱着什麼“好了好了”。

黛玉凝神細聽,有幾句似是“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①

她暗想到:這話就不對。看那封娘子,女兒走失,丈夫也跑了,餘她一人,苦苦掙紮,就為了回到家鄉,等候不知蹤影的親人;至于香菱,被拐子拐走,不能承歡膝下,卻并非她的過失,她受了小半輩子的苦,誰想經曆這樣的事來哉?

那人越行越近,居然幾個踏步就上了岸。衆人吃驚,拿不準他的路數。倒是燕臨看出來,這是極高明的輕功身法。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