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少年人之間的争吵,很快就傳到了康熙的帳殿之中。
看着站在底下眼睛腫得跟爛核,這會兒還在抽抽搭搭的保泰,和臉色難看手裡攥緊了馬鞭恨不得抽兒子一頓的裕親王。
再看看另一邊一臉不服氣的胤俄,和看不出生氣沒生氣但半個身子擋在弟弟身前胤祐,康熙隻覺得又好氣又好笑,這麼多人出去還能讓保泰被個草原上的丫頭給兇成這幅德行,真夠丢人顯眼的。
“那丫頭呢,不是說和保泰差點打起來的是她,怎麼不見人啊。”
“回萬歲爺的話,聽說禾嘉格格在湖邊的時候就先回來了,格格說知道自己這次闖了禍所以先回來等着領罰。”
梁九功已經問過幾個阿哥身邊的奴才,事情的來龍去脈也都打聽清楚了。這事說小不小說大也不大,端看萬歲爺的心想要偏向哪一邊。
梁九功把禾嘉先行偷溜硬是說成了回來等着領罰,康熙就知道今天這件事的錯處恐怕還在保泰身上。但愛新覺羅家的人都護短,更何況福全還是他哥哥。
即便他已經是個成熟的帝王,可心裡也一直都盼着自己的兒子乃至子侄都能像他和福全這般,幾十年如一日的手足情深,這樣的心态讓他無意識地先責問自己的兒子。
“老十,你别擺出那副怪樣子,你既不服氣那就你來說今天到底怎麼回事,别添油加醋。回頭被朕知道了罰上加罰。”
胤俄就怕不給自己說話的機會,這會兒聽康熙這麼問立馬就幹淨利索跪下,“皇阿瑪,今天的事都是保泰惹出來的。”
“我們去打獵,本來約好了跟在太子哥哥後頭,他身邊的侍衛比我們的厲害些,跟着他總能找到好東西。”
三個皇阿哥加上保泰,年紀最大的是十三歲的胤祐,還要看着兩個不省心的弟弟和一個更不省心的堂弟,胤祐早就打定了主意就跟在太子後面,撿些太子爺的漏就夠了。
誰知道三個皇阿哥沒覺得有什麼不對,保泰倒覺得這樣跌了臉面,就算打到了獵物心裡也不痛快,非要臨時另選一條路,這才誤打誤撞走遠了走到禾嘉那邊去。
“走了那麼遠我們攏共就打了兩隻兔子一隻狐狸,本想在湖邊坐下來休息休息,保泰卻見着禾嘉格格準備的東西眼紅。回頭問他的奴才帶沒帶帳篷和烤肉的東西,那奴才才說了一句沒有,他就發火了。”
保泰隻比胤俄大不到一歲,六歲時康熙給了恩典讓他入上書房讀書,跟胤俄胤禟算是一起玩到大的。
感情說不上多好但也不差,這會兒見胤俄字字句句都在說自己錯了,原本還在抽噎的保泰又漲紅了臉,沖着康熙告狀。
“萬歲爺!那本就是我的奴才,他沒伺候好我我罰他怎麼了,十阿哥怎麼還胳膊肘往外拐,幫外人來教訓兄弟。”
“你罵奴才的時候話裡話外都捎帶上禾嘉格格,那意思是說她沒把帳篷烤肉主動獻給你,她也隻是草原上不通人事的奴才,是不是你說的。”
胤俄本來還不想說這一茬,眼看着保泰越來越放肆還想倒打一耙,也就徹底不再替他遮掩什麼。
“沒人不讓你教訓奴才,可你也得講理。再說那打法是要出人命的,七哥也攔你你根本不聽,還讓你的侍衛抱着七哥的腿不讓他動。我向着我七哥胳膊肘拐得挺對,輪得到你來挑撥離間。
現在又來皇阿瑪跟前颠倒黑白,保泰你還是個爺就别動這種小心思,多大個事你哭成這樣就夠丢人了,還冤枉别人。”
胤俄不是真的傻,他聽出來保泰在話裡埋下的坑。隻要自己順着他的話反駁,他就一定會要把髒水往禾嘉身上潑,到時候自己好不好無所謂,牽連到禾嘉身上可是要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