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營房用完午膳,下午顧安他們帶着手下的兵士去往黑水河邊上練兵,這是小将軍來到黑水營後才有的訓練任務,三日去練一次,每次都是百戶領着手下的兵士前往,訓練内容不外乎于對抗擊打等項目。
按照小将軍的話語來說是練給對面的番邦看的。
練完兵回來,大家一起下值騎馬去往黑水城,小将軍也在其間,一行人二十多名兵士過去,進城時還引得守城門的将士多詢問了幾句,得知是去知味樓的,才笑着讓他們通行。
曹茵拉着從竹早就來到知味樓,這事既然要做就要往好了辦,所以她親自選擇了菜式,包括宴席上的酒水和桌席的擺放,不得不說好在她叫上了從竹,她雖然穿到陳朝有十餘年,但接觸的也都是于鐵這些村民,哪裡懂這些。
從竹能在宮裡做到殷貴妃身邊得力的婢女,對這些自是了解很多,随便一點知識教給曹茵都讓曹茵受益匪淺:“還好有你在,不然我就要鬧笑話了。”
從竹被她誇得有些不好意思了,“娘娘身邊的嬷嬷更厲害,我這算不上什麼。”而且曹娘子的醫術很厲害,這是她們都學不來的,吃了曹娘子開的方子,後面幾次經期都很正常,她心裡不知道多感謝曹娘子,為她做這點事算得了什麼,不值當曹娘子這番稱贊。
“都厲害,我是一點都不懂。”對于厲害的人,曹茵從不吝啬贊美的語言。
從竹的小臉被曹茵誇得紅紅的,幫起忙來更是用心了,。
酉時過後,金嬷嬷和趙虎他們也都過來了,大家在樓上坐着喝茶,等了一會,曹茵估算着顧安要來了,去到門口等。
果然,也就是一刻鐘左右,她見到了走在最前方的顧安,他們一行二十餘人,騎着軍馬進城未免過于顯眼,馬匹寄存在了城衛軍那邊,步行過來。
顧安見到她,快步上前,“你怎麼在外等着,外面多冷啊。”伸手去拉曹茵隐在衣袖下的手,曹茵今日穿的是住在殷府時做的棉襖,外層用的是深色棉布,夾層裡填充的是雲洲本地産的蠶絲棉絮,看似輕薄實則十分保暖。
曹茵笑道:“也沒多冷,我算好了時間出來的,從竹跟我說過,這是禮節。”
顧安摸到她的手還是溫熱的,心知她說的是實話,拉着曹茵給身後的同僚們簡單介紹:“這是我娘子曹茵。”
這會兒夕陽要落不落的,大家就着夕陽看清了曹茵的長相,雖心中不同程度的詫異其面容有瑕,但也都是知分寸的,并沒有說出來。
回神過來的李四得和王三丁率先向曹茵拱手行禮:“嫂子好。”
其他人順着他們這句稱呼也行禮打招呼:“嫂子/弟妹好。”
一群男子這一頓喊,引得其他人都往這邊看。
曹茵拉了顧安衣袖一下,示意趕緊領着大家進去,她可不願在這被人圍觀。
顧安咧着嘴,招呼大家進去。
知味樓在黑水城開了十餘年,黑水城靠近番邦,民衆吃食也結合了番邦和陳朝兩國的特色,愛吃牛羊肉也愛吃面食,炙烤羊腿肉和油潑辣子酸湯面是知味樓的招牌特色。
随着客人們的到來,知味樓的廚房也忙碌起來,煙囪不斷往外輸送煙火氣,二樓的氣氛也逐漸熱烈起來,因着來客都是兵營裡的大老爺們,顧安簡單介紹完曹茵後,她便随着金嬷嬷和從竹去到二樓另一側用屏風隔出來的小桌用膳。
邊城這邊男女大防沒有别處嚴苛,但仍需注意。
哪怕宮裡不缺吃的,但金嬷嬷和從竹的飲食一直很清淡,像油大味道大的食物盡量避免食用,這樣也是為了在主子身邊服侍時不會出現不合适的場面。
這也是曹茵同行在路上才知道。不過現下沒得人要服侍,所以适當的嘗試些不同的美食也沒問題,牛羊肉還是西北的好吃,不嘗嘗還真是可惜了。
女眷這邊安安靜靜,男客那邊則是吃喝的熱火朝天,大家都是行伍出身,等到菜色全部端上來後,原本的那一點陌生感也随着一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而消失,等到第二波酒續上時,氣氛逐漸火熱。
等到第三波酒時,在座的哪怕沒勾胸搭背也是這個哥那個弟喊一通,趙虎幾人也同小将軍和方威也是如此,好在這群漢子哪怕想要跟趙虎等人搭上關系行為上卻還是克制的,特别有顧安、李四得和王三丁穿插在其中,一頓飯熱鬧卻又遵守着規矩,并沒有任何不合适的行為。
當然這也跟顧安篩選過來客有很大的關系。
酒足飯飽之後喝茶醒酒順帶吹水吹牛是男賓宴席的必經流程,一群人轉移戰場到了隔壁小廳喝茶閑聊。
這個問一嘴京城是怎樣的?那個問一嘴禁軍是不是跟廂軍不一樣?
好在趙虎幾人能從廂軍混到禁軍除了本身努力之外也說明其心眼子和嘴皮子哪個都不缺,能說的多說幾句,不能說的半點不提。
幾盞茶下肚,酒醒的差不多了,顧安和曹茵送一行人出了知味樓。
白天熱鬧的街市夜裡安靜的很,知味樓屋檐下挂着的一排燈籠為路人提供着不甚明亮的光源,随着一行人背影消失在街尾,曹茵去到知味樓結算了桌席銀子,這麼一頓飯吃下來,花了八兩九錢,不便宜了,在武義縣也夠一戶八口人用上三個月了,若是在鐵淩村,可能一年也都用不了這麼多銀子。
好在曹茵手上的銀錢還算充足,再說也不是老這麼花,意義大于銀錢的目的達到了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