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曹茵喊了聲,将盆裡的水倒進了前院的廢水缸裡。村裡人家,沒有敬茶後再改口的說法,嫁進來就是顧家婦。
“欸~”顧大朗大聲應道,不小的眼笑成一條縫。
新媳婦進門,是大好事!
他這一聲,也吵醒了原本還在睡覺的顧家其他人,顧榮十歲,顧華八歲,倆人聽到外面的動靜,站在炕上打開靠院的窗戶,與聽到聲音看過去的曹茵對上眼。
顧榮朝她招招手:“大嫂。”
顧華相對腼腆些,隻是不好意思的朝這邊笑,沒說話。
“行了,你們趕緊穿上衣裳,這樣扒着成什麼樣子,沒得讓你嫂子看笑話。”金翠花剛從房裡出來便見到自家兩個娃一左一右趴在窗戶口往外看,一個笑的沒心沒肺,另一個笑的腼腆。
曹茵順着聲音看過去,就見一名身高不低的婦人邊說邊往院子裡走來,言語間十分爽利,比起成娘子,曹茵覺得好像更喜歡面前這位,當然,還沒接觸,也不知道其性格如何,先相處着看。
金翠花嫁給顧大朗十多年,當初嫁進來時顧安才是個十歲不到的娃,倆人的關系說不上特别好,卻也不算差,後來兒子顧榮出生,她算是在顧家站穩,後來女兒出生,再沒多久顧安便随着縣裡人一同去了肅州當兵,這些年顧安一直在外,跟他們隻是書信往來,一家人和和睦睦的。
想着後續兒媳也會随着顧安去肅州,所以金翠花并不覺得曹茵會是個威脅,更别說顧安會搶了自家兒女的東西,相反,她倒是覺得自家兒女應該跟他們大哥搞好關系,這樣,或許以後長大了還能依靠顧安。
昨日她也不是沒看到,顧安成親,連縣裡的大人都來吃席,後面還有那貴氣的公子也一起,别的她不知道,但起碼顧安好,她家兒女肯定也是好的。
曹茵朝金翠花喊了聲“阿娘”。
“欸。”金翠花聽到這句,心裡跟吃了蜜一般甜,她嫁來顧家時顧安大了,顧安平時喊她娘的時候比較少,她沒想到這新媳婦這麼快就喊她娘。
倆人一同進了廚房,按照武義縣的習俗,嫁進夫家頭一頓早飯由新娘子做。
廚房裡的木碗櫥裡放了不少食材,當初準備婚宴時他們便奔着多準備的,曹茵大緻看了眼,心裡便有了打算,麻利的準備起膳食來,從曹茵開始炒菜,顧榮顧華便接手了燒火的工作,以便能先圍在竈邊聞香味。
顧家一日吃兩頓,想着晚膳要到下午三四點才吃,早膳十分豐盛,紅薯南瓜飯,青椒炒鹵豬肘、清炒白菜、皮蛋擂辣椒、蔥炒蛋,再用番茄開了個蛋湯。
顧榮今年十歲,嗅着鐵鍋裡的菜香,吸吸鼻子說:“大嫂做的菜真香!”
身旁的顧華點點頭,小鼻子使勁嗅了嗅,她今年八歲,性格相比哥哥顧榮較腼腆,按性格,這會兒她并不會進來幫忙,因為不好意思,但嫂子做的菜實在是太香了,讓她跟着哥哥一起來幫忙。
“香就一會兒多吃點。”曹茵盛出鍋裡的菜,動作熟練。
金翠花看着這一幕,心想這五裡村的人傳的都不能為真,把曹小娘子傳的多麼霸道,不适合做媳婦,真是瞎說八道,就沖曹小娘子這頓露出來的手藝,就知道她沒少做飯菜,能把食物烹饪的這麼好吃,就已經比很多家的小娘子強。
眼見着菜做好了,金翠花朝院子喊了聲:“吃飯了。”
顧大朗和顧安停止說話,齊聲應了好。
這頓早膳顧家人吃的十分開心,一來是家裡娶了大兒媳,喜慶事,心情自然好;二來飯菜香,還是新進門的新娘子做的,别的不說,新娘子廚藝好又是一個大喜事。
“大哥,嫂子真要跟你一起去肅州嗎?”顧榮問,大嫂做飯這麼好吃,他覺得自己有些舍不得大嫂去肅州。
許久沒吃到曹茵手藝的顧安一門心思幹飯,頭也沒擡的問,“你意思是?”
顧榮星星眼的看向自家大哥,“大嫂可不可以留在家裡?村裡人說肅州既偏又遠,還是武義縣好。”一副自來熟的口氣。
金翠花聽到兒子這麼說,想要打斷兒子的話語卻被身邊的顧大朗按住,金翠花心裡着急。要知道當初顧安去兵營時顧榮那會才兩歲,這八年間顧安沒回來過,也不知道顧榮是哪裡來的勇氣,跟顧安這麼說話。
“就因為偏遠我才要帶你嫂子過去呀,不然我得多惦念着她。”顧安咽下嘴裡的飯菜,一本正經道。
“噗~”曹茵剛進嘴的番茄蛋湯就這麼華麗的嗆着了,“咳咳咳~”
顧安上手幫忙拍拍曹茵後背,卻被媳婦躲開,順帶挨了一個白眼。
他們的互動全落在顧大朗和金翠花眼中,顧大朗更開心了,兒子媳婦感情好是大好事啊。
曹茵嫁進顧家的第一頓早膳就這麼歡快的結束了,飯後,顧安接了洗碗的活計,顧大朗拄着根棍子腰上别着煙杆出門溜達,金翠花也領着倆小的出去别家串門,家裡就顧安和曹茵在家。
收拾完廚房,倆人進了房,曹茵準備補個覺,顧安打算陪媳婦一起,卻沒想到院外傳來敲門聲,胡三在外面喊道:“顧大哥,你别忘記了,今日還要去衙門呢。”
顧安和曹茵對視,眼中均是無奈。
這回籠覺怕是睡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