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天願意再給李世民一個機會,他一定……好吧,他還是會刨根問底的,畢竟哪怕有些事情在另外一個時空已經無法改變,但是在他這裡依舊處于尚未發生的階段,即使現在心塞點兒,那總也好過日後這般。
李世民志殘身堅的從長孫皇後的懷裡爬出來,抹了一把臉:“來,雉奴,你把這些事情經過一五一十的跟阿耶說一遍。”
他就不信自己撐不住!
(系統默默的錄下了李世民此刻的英姿和豪言。)
李治給了親爹一個懷疑的目光,然後清了清嗓子,一臉“我本來真的不想開口,但既然阿耶你那麼強求,那我也沒辦法了”的表情:
“阿耶想先問兒子什麼?”
猛料太多,還是一個個來吧。
李世民:“……先說說你那兩個不争氣的哥哥吧。”
想問的事情太多了,還是得一件一件來。
首先,先問清楚他的兩個好大兒究竟幹了什麼事兒?
剛才那麼多事情,給他造成的傷害雖然大,但是真正達到了暴擊999+的,也隻有承乾和青雀這件事情。
别看就這麼三言兩語,但對他的心靈造成的創傷實在不小,兩個小兔崽子的菜雞互啄,都快趕得上窦建德和王世充兩個人綁一塊兒的殺傷力了。
李世民:就這麼短短的五分鐘,我的傷痕這些卻要用一生來治愈。
李治:“……”
玩真的?上來就挑戰這麼高難度的……阿耶你真的撐得住嗎?
給了阿耶一個“那你堅強點”的眼神,李治歎了口氣:“怎麼說呢,大哥和四哥最終走到這一步,錯的都是你啊阿耶!”
李世民:“……??!”
他一個鯉魚打挺:不是,你怎麼還憑空污人清白呢?!
李世民一雙眼睛瞪得圓圓的,臉上寫滿了不敢置信。
他這個阿耶當得難道還不夠合格嗎?
李世民掰着手指頭數自己的親爹事迹。
他平日裡對兒子噓寒問暖,殷勤關切,天冷了就讓他們添衣,生病了就親自給他們喂藥。自己住在皇宮裡,心裡就老是記挂着自己的兩個好大兒在外頭有沒有受冷受熱……就差把人拖過來塞在龍椅上了,你說他有錯?!
李世民: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那兩個雜種的鍋我可以背,但這個鍋我絕對不背!
長孫皇後也問:“雉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你阿耶旁的不說,對于你的兩個兄長還是極好的,不管做什麼,都盡可能一碗水端平。怎的,難道還是出了差錯不成?”
武媚娘歎了口氣,非常自然的喊了一聲阿娘,然後道:“阿娘,您不知道,正是這一碗水端平出了問題。”
說起來武媚娘就覺得唏噓。
太宗皇帝這輩子也算得上是風光,身邊有愛妻知己相伴,身後有兄弟忠心追随,活成了無數人心中想要的模樣。
唯獨一點上不得意——正是那父子兄弟之情。
他自己吃了那樣的苦,怎麼就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十幾年後也會遇到?
長孫皇後對于這一聲阿娘接受良好,不僅用慈愛的目光看了武媚娘好幾眼,還親切的問道:“阿武,他們男人心思不細,很多地方說不到點子上,你來,你同我細細說說,這一碗水端平有什麼不好?”
武媚娘愣了一下,沒想到長孫皇後會這麼容易的就接受了她那一聲母親的稱呼,但她反應速度極快,面上的驚愕不過一閃而過,很快又露出溫柔的笑容:“阿娘,當年高祖皇帝對阿耶和世父,也是一視同仁的呢。”
李淵對兩個兒子是一樣的疼法。
李建成是他的第一個兒子,是他名正言順的嫡長子,繼承着他多年的希望,所以哪怕知道他論功勳比不過李世民,李淵依舊義無反顧的把太子之位留給了李建成。
李世民雖然說是上下挨不着的二子,但是在外頭出生入死,風裡來雨裡去的,為他們大唐打下了半壁江山,李淵這個當爹的又怎麼能不疼呢?但太子之位不能給,那就多給點官爵和封地吧!
于是,李淵大手一揮,不僅給李世民封了秦王,還給了他兵馬大權,把他的心腹封在各地,更是把大唐近乎半數的領土都給了李世民做封地。
所以,武媚娘這個局外人将心比心,其實是很能夠理解當年的建成太子的。
這親爹就是個坑貨,李建成能不和弟弟争嗎?
除非他想去當光杆司令,要不然他一定要拔除秦王的人。
可李世民也不是那樣願意束手就擒的人,他打下來的天下,不讓他當皇帝也就算了,現在連容身之地都不肯給他,這算個什麼事?
所以,兩方人馬開始撕逼。
長孫皇後聽了這句話,像是想到了什麼,面色突然微微一變。
她也是從玄武門之變的時代走來的,又怎麼能不清楚當時的情形——太子和秦王雖然名為争鬥奪嫡,但實際上,根本就是兩方人都被架在了烤火架上,進退不得。
誰都知道自己退了就得死,那就隻能往前邁步,看看究竟誰才是那個能活下來的人。
難不成……這樣的局面,在她的兩個兒子身上重演了嗎?
武媚娘的話,不僅是長孫皇後聽得清清楚楚,隔壁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也聽得明白。
李建成幾乎要控制不住自己想放聲大笑的沖動了。
好!
好得不能再好了!
他側頭去看自己那面色凝重的二弟,心情是前所未有的暢快:“老二,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你我兄弟争奪皇位,瞧瞧,這因果罪孽都報應到兒子身上了。”
說到這兒,他又多少有些恨鐵不成鋼:“咱們阿耶就是個糊塗的,你又不是沒有吃過他的苦頭,怎麼放到自己身上,就反倒拎不清了呢?”
他想想對方的長子,那還是個會乖乖的對他喊伯伯的小男孩,愈發覺得造孽。
“你可真是咱們阿耶的親兒子!”
很想發火證明一下自己存在感的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