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吾妻阿婵 > 第3章 上門求人

第3章 上門求人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她……她不是香蘭院中唱曲兒的桂娘嗎?”

“呸,原來是訛人的,戲子無情,果然不是什麼好東西!”

女人的身份被人揭穿,其餘幾個人不用說也知是有鬼,都沒了方才的嚣張氣焰,齊齊垂下了頭,卻聽那小女子又問道:“我們濟世堂與你們往日無怨近日無仇,想來你們也不會無緣無故找上門,可是有人在背後許了什麼好處指使你們這樣做?”

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想當這個出頭鳥。

玉婵一臉惋惜地搖搖頭:“既然如此,還是交給官府的人穩妥。”

劉管事十分配合地冷哼一聲道:“看來隻有夔州獄中的那十二道刑罰才能叫你們開得了口。來人,送官!”

那兩個小兒原是街頭的乞兒,糊裡糊塗被人诓騙了來做戲訛人,隻知道事成有燒雞燒鵝吃,那承想事不成還要被關入大牢,滿口嚷着“不關我的事,不關我的事”,當街嚎啕大哭起來。

那喚做桂娘的婦人聽人說但凡入了那夔州獄中都要被人在面頰上烙一個大大的囚字。

幹他們這一行的,甭管清倌兒,紅倌兒,說到底還不是出賣色相,做的是皮肉生意,臉毀了便沒了活路了,頭一個受不住,撲通一聲跪了下來。

“我說,我什麼都說,是長豐堂的少東家指使的。他說……他說鄒家現在隻剩下幾個婦孺,要我們幾個在鄒家門前大鬧一場,最好……最好鬧得鄒家家宅不甯,回頭自有他們兜着。”

此言一出,場下一片嘩然。

“這長豐堂從前便和濟世堂不對付,難怪會落井下石。”

“他們長豐堂竟趁着鄒家沒了頂梁柱,欺負幾個婦孺,真不是個東西!”

“嗨,還有賣假藥的事兒大家夥都忘了,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人們你一言我一語,人人打抱不平,個個義憤填膺,很快便将矛頭從濟世堂轉到了長豐堂上頭。

劉管事這頭樂見其成,才剛喘上一口氣,又聽底下有人問道:“可……鄒大夫治死了人,還得人家一屍兩命,這總歸不會錯吧?要不官府怎麼到現在還沒放人?”

劉管事張了張嘴剛想辯駁,一開口心裡卻先沒了底兒。

“我家老爺的案子不是還在查嗎?興許過幾日就……就放人。”

話音剛落,便見人群中走出來一個青面短須的中年男人。

那男人快步上前,先是朝着劉管事拱了拱手,随即擰着眉問道:“非是我們落井下石,隻是想問一句,我們周家生藥鋪年前同濟世堂簽的契書還作數嗎?”

接着又有人問道:“是啊,去歲鄒老爺同我們訂的幾百斤藥材,到底要是不要?”

“還有濟世堂前幾個季度的欠款,打算什麼時候結呀?”

……

饒是劉管事跟随鄒文廷多年,辦事老道,也不免被這一連串的發問問得腳底發虛,滿頭大汗。

正支吾着不知該如何作答,卻聽自家姑娘率先開口道:“諸位叔伯容禀。”

衆人的視線繼而齊齊落到了那面容沉靜的小女子身上。

“家父尚在獄中,結果尚不分明。各位叔伯手底下都管着好幾十号人,諸位的擔心也不無道理。隻是家父常言人無信不立,濟世堂同各位簽訂的契書依舊作數,欠各位的貨款我們也會盡快結清。隻是……”

“實不相瞞,濟世堂所欠數目龐大,我家暫時也拿不出這樣多的現銀。諸位叔伯若是信得過,稍稍等上幾日,待我家中事了,定全數奉還。若是着急,我們鄒家就算賣宅子賣鋪子也要還。”

此言一出,那幾家前來讨說法的掌櫃紛紛面露羞慚,哪裡還有人厚着臉皮跳出來催貨銀,隻讪讪道不着急。

鄒家出事前,是他們争着搶着恨不得擠破頭将手裡的藥材賣給濟世堂,哪怕賒再多的賬也心甘情願。

隻因鄒文廷做人厚道,給出的價格向來公道。

況且按照慣例,貨銀是年底才結。

這事兒到底是他們不厚道。

随着鬧事的人和前來催賬的人都紛紛離場,耗了大半夜的一場亂局終于得以平息。

玉婵聽着巷口傳出的雞鳴聲,回頭見劉管事正帶着幾個小厮擦洗着鄒家門前方才不知被誰扔的爛菜葉子、臭雞蛋。

“劉伯,鬧了這一宿,您先帶大家夥回去歇着吧。這些事明兒再做不遲。”

劉全手裡正拿着一隻雞毛撣子,踮着腳清理檐下新長出來的蛛絲,回頭朝玉婵露出一張滿是褶皺的笑臉。

“姑娘先去歇着吧,我上了年紀瞌睡少,不要緊。老爺他素愛整潔,不收拾幹淨,要是回來瞧見咱們家門口成了這樣,又該……又該心裡不好受了。”

說完背過身去悄悄揩了揩眼角,繼續仰脖去勾頭頂上那蜘蛛網。

玉婵微微仰頭,極力将眼底的淚逼回眼眶裡,繃了一夜的肩膀一點點垮下來,盯着蛛網裡那被風吹得飄來蕩去的小蟲,輕聲道:“是呀,家裡成了這樣子,爹爹回來瞧見了該不高興了,我幫您。”

三日後,鄒家的這樁人命官司有了判決。

饒是鄒家花重金請了夔州最有名的訟師出面,奈何人證物證俱在。

鄒文廷本人對自己用藥不慎,導緻一屍兩命的事實供認不諱。

鐵闆釘釘的事實,再好的訟師也無濟于事。

殺人償命,礙于他是無心之失,改判了兩年的拘役。

期間玉婵和劉管事多番前去探看,卻連她爹的面兒都不曾見着。

鄒文廷多年以來經營着濟世堂,可謂是嘔心瀝血,身子骨本就不怎麼強健。

這一回被關入牢中,又不知要遭多大的罪。

玉婵擔心父親在牢裡吃不好,睡不好,引得頭風發作,想托人往牢裡使些銀錢給他遞些吃穿,最好是能見上一面看看人怎麼樣,就問劉管事。

“劉伯,咱們家在衙門裡可有交好的人?”

劉全仔細想想了道:“西街有位陳老爺在衙門裡做推官。早年間他家老娘害了蛇纏腰,身上爛了一片,都說治不好了,用闆車拉到咱們鋪子上,老爺給治好的。那個陳老爺為人孝順,又講義氣。當着街坊鄰居的面兒拍着胸脯說來日必定報答,咱們興許可以求他。”

于是主仆兩個備了厚禮匆匆去了西街陳家說明來意。

誰承想門房收了禮将消息遞進去,不多時又原封不動地将東西退了回來,隻說是他家老爺人微言輕,實在是愛莫能助,叫他們另謀出路。

氣得劉管事叉腰跺腳往那陳家門前狠狠啐了一口,又想起書畫街還有位徐舉人,從前害了肺痨,咳血不止,旁人都不敢治,也是老爺治好的。

那徐舉人病好後,時來運轉在知府衙門裡謀了個文書的活計,據說很得知府老爺賞識,于是又帶着姑娘去了徐家。

徐家人聽說了他們來意倒是恭恭敬敬将人請了進去,好茶好飯伺候着,隻老爺不在家,叫他們在花廳裡等着。

主仆兩個枯坐着從晌午等到天黑,心知是等不到人了,隻得悻悻而歸。

一連幾日,跑了好幾家,人沒求到,軟釘子,閉門羹倒是吃了不少。

最後還是東市上有個販牲口的鮑安聽說他家正在四處找門路救人,主動找上門來,說自己有個兄弟在夔州大牢裡做獄卒,或許可以幫忙遞些東西進去。

玉婵聽罷,匆匆回家中收拾了父親常吃的幾味藥和他平素愛吃的幾樣菜,并幾身換洗的衣裳托他找那獄卒遞進去,順便問問能不能見上一面,最後又包了銀子做謝禮。

“鮑大哥,您的大恩大德我們鄒家沒齒難忘,這裡頭是五十兩銀子權當給您的謝禮,您可千萬莫要嫌棄。”

那鮑安卻是說什麼都不肯收,隻闆着臉道:“鄒老爺救過我性命,我若落井下石,趁機賺取不義之财,豈不是連豬狗不如?”

原來這個鮑安早年間家貧又好結交三教九流,在街頭逞兇鬥惡。

有一回同人争地盤被打得頭破血流,請不起大夫,最後還是鄒老爺分文不取幫他治的傷。

那鮑安是個言出必行的人,當日便将事情辦妥,将鄒家送進去打點獄卒的錢财連同給鄒老爺的東西都遞了進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