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查到張文茵雖然和陸婠交好,卻因為陸婠比她貌美,比她有才華,所以心生嫉妒而私下抱怨過。
哪怕後來和陸弘定了親,她對這門親事也不是很滿意,那年上巳節,曹善在覆舟山曲水流觞宴上寫的幾首詩,曾被張文茵偷偷寫下,然後日日觀摩背誦。
如今正好,給她指這樣一門親事,她既可以繼續和楊琇瑩互稱姐妹相親相愛,又可以日日聽世子吟詩作賦,想來定是歡喜得緊。
楊琇瑩的婚期定下不過才一月,洛陽城内又發生了一件大事,楊氏給楊蓁蓁定了一門親,和她定親的正是如今風頭正盛的東海王世子。
朝中終于有人看不下去,在私底下取笑楊氏吃相難看,笑楊氏恨不得讓所有外孫、外孫女都姓曹,如此心急,就好像普天下的女子,除了楊氏女都不配做太子妃似的。
不過,别人怎麼看不重要,作為東海王世子目前最有力的支持者蘭陵蕭氏,卻是一萬個不樂意的。
明明蕭氏和東海王世子都快談成了,眼看二府馬上就要再續前緣,誰曾想半路突然殺出楊氏這個攔路虎,再好脾氣的蘭陵蕭氏此刻也唯有狠下心争回這一口氣。
你楊氏想再出個太子妃是吧,那我就讓他直接成不了太子,已經有南安王世子的案例在前,蕭氏也能想辦法對付那個搖擺不定的東海王世子。
九月九日重陽日,蕭老夫人約世家年輕男女歡度重陽,原本重陽日喝菊花酒是件雅事,不過因之前出過賞荷宴那事之後,大家都不敢在外飲酒了。
唯有東海王世子覺得愧對蕭氏,所以在蕭老夫人勸說下,不得不喝了幾杯菊花酒。飲酒後不多時,感覺到頭暈的東海王世子被侍人陰差陽錯地帶去了已故世子妃曾經住過的院子。
于是,在迷迷糊糊半夢半醒間,他好似在這裡見到了已逝佳人的魂魄。
佳人在前,雖知道不能與他繼續相守,她卻依然如從前一般看着他,滿眼都是他的身影。
這樣癡纏的眼神,如此深情的凝望,在楊蓁蓁臉上是看不到的,隻有在蕭氏這裡,他才能體會到就算沒有世子這個身份,自己也是個偉岸的男子漢。
也隻有蕭氏女不曾像其他人那樣取笑他隻是個五大三粗的莽夫,真心愛慕他懂他,隻有她認為他能成為一名可靠的夫君。
蕭氏的重陽宴沒有發生之前那種荒唐事,讓大家臨行前都松了一口氣。但剛過兩日,大家聽聞東海王世子自那日之後便迷上了前世子妃的院子,經常去那裡小坐,還不允許蕭氏改動裡面的格局。
他如此行徑,讓楊氏知道後怒不可遏卻又無可奈何,自從楊琇瑩出事後,洛陽世家私底下笑話楊氏家風有問題,導緻楊氏如今的未嫁女都不好說親了。
而蕭氏女眷則怨聲載道,一個外男經常毫無征兆的出現在自家後院,這事擱在誰家能樂意?
這種情況下,蕭氏未出閣的女郎如何能放心在自家後院行走?要是萬一有一天,東海王世子在喝醉酒的情況下不小心把蕭氏其他女郎看錯成已故世子妃,做出荒唐之事,豈不是要讓蕭氏女做妾?
蕭氏家訓有言:凡蕭氏所出,無論嫡庶皆不為妾。
忍無可忍之下,蕭氏不再允許東海王世子登門,且再三向他言明:兩府已無婚約,他如此這般行事隻會引得楊氏不滿,同在朝中為官,又共同生活在洛陽都城,蕭氏不想因為他和楊氏鬧得太難看。
東海王世子被拒絕幾次後,不知道是怎麼想的,竟然跑去找楊氏退婚了。
楊氏自然不樂意,二府定親才滿一個月,女兒又沒做錯什麼,哪裡由得你想退就退的?
為此,遠在東海封地的東海王不得不拖着一把老骨頭從封地日夜兼程趕到洛陽向尚書令楊憲請罪。
後來,不知二府是如何再次談攏了二人的親事,大家無從得知,但東海王世子自此以後真的沒有再去蕭府門口叫嚣着要進去了。
曹啟皇帝問曹壬,“你是如何開解蕭老夫人的?”
曹壬淡然一笑:“我隻是每日講幾則佛經。”
“當真如此簡單?”皇帝有些不信。
曹壬點點頭,然後頓了一下,才道:“我還給已故世子妃在白馬寺點了一盞引魂長明燈。”
曹啟皇帝聞言,張着嘴愣了許久,連手中的棋子滑落都沒發現。
今日二人下棋,夏侯湛一直在一旁默默觀棋,于是将二人的對話都聽在耳中。
如今才聽完曹壬之言,他瞬間覺得後背發涼,于是立時屏住呼吸,好似想要以此隐身不讓曹壬發現他的存在,心中再次默默祈禱,千萬千萬不要讓太子殿下發現他曾經讓人去路上給陸氏女制造磨難。
楊氏和東海王府的婚約在一場鬧劇過後,終于塵埃落定,楊蓁蓁和東海王世子的婚期定在次年二月。
隻是,當初看好東海王世子的那些世家,已經有幾家開始動搖,紛紛把目光轉向了成都王世子和西平王世子。
大家之前沒考慮西平王世子是因為西平王手握重兵,他和其他藩王不一樣,是實打實有兵權且戰鬥力極強的藩王,他用兵之猛,讓西域諸國都對其聞風喪膽。
他的兒子若成了太子,那如今在太極宮中的皇帝豈不是得每日都得戰戰兢兢的。
然而,就在大家猜想着最後誰會勝出時,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曹啟皇帝在年關将要祭祀之際,突然放了一個大招。
有一天上朝的時候,曹啟皇帝坐在上首痛哭流涕,言他在夜裡夢到被先帝斥責,因遲遲未能選定太子,先帝責他無能,并在夢裡催促他盡快選出人選,以安社稷。
這種做夢之事,朝臣沒人相信,但皇帝哭得情真意切的,大家隻能紛紛安慰。
又過了幾日,終于有朝臣按耐不住開始向皇帝推薦人選,曹啟皇帝卻說要去夢中問問先帝再回複,舉薦的朝臣們也隻能對他這個回複嗤之以鼻。
一天夜裡,冬雷震震,聽說驚雷把太極殿屋頂的鸱吻給劈落了,至于是不是真的,百官不知。
鸱吻是一種龍首形瓦件,通常被安放在正脊的兩頭,面朝裡,呈張嘴吞脊狀,因此也被稱為“吞脊獸”,是一種吉祥獸,鸱吻落下,是為不吉。
皇帝因此事受到了極大驚吓,還喃喃自語:先帝又托夢了,且這次不隻有先帝,他好像還看到了疑似是武帝的人,武帝向他指了個方向後消失在了迷霧中。
皇帝被吓得上不了朝,大臣們自然要想辦法替他分憂,于是差太史令按武帝所指的方向找尋,竟然被找去了白馬寺。
這時,有一名官員提醒大家,白馬寺中也有一位曹氏公子,正是大名鼎鼎的慧悟法師,莫非,武帝所指之人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