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老太爺是個苦讀書的,年至不惑才終于中了進士,之後便一直勤勤懇懇做着知縣,也是一個為國為民的好官。
隻是這孟老太太乃不是孟老太爺的原配,她本是主母作主為孟老太爺納的良妾,主母去世那兩年,正巧是孟老太爺這輩子最為昏暗的時期,他多年堅持科考卻屢試不中,窮得連燈油錢都出不起,家中正巧需要一女子操持家務,見孟老太太這麼些年也勤懇本分,便将孟老太太擡了正室。
要說這孟老太太也是個有福氣的,她被擡了正房之後孟老太爺便中了進士,雖說僅為一方知縣,但孟老太太也算是從一介農家女一躍而成了知縣夫人,隻可惜孟老太爺早些年讀書勞累虧損了身子,隻五十多歲便早早過世了。
但孟老太爺好歹也算是為孟家攢下了些薄薄的家底,再加上孟家這一代孩子争氣,他們甯府的日子才漸漸地好了起來。
孟家如今共有三房,二老爺孟睿和三老爺孟骁都為孟老太太所出,隻有大老爺孟泓是頭位夫人所出。
大老爺孟泓要比兩位弟弟大上個七八歲,早些年孟泓中了進士,孟老太太心裡還百般不是滋味。還好她自個兒的兒子也争氣,沒幾年便在科舉中取得了好名次。
如今孟泓外放為官,并未居住在甯府之中。
孟老太太雖然表面上對孟泓和顔悅色,但瞧見孟泓心裡總是回想着自己做妾的那些時日,像現如今彼此不打照面自然是最好不過的。
孟雲禾的父親孟睿排行老二,二房人丁興旺,除了早年夭折的外,如今共有三子五女。
至于孟家三老爺...那可是個實打實的敗家子兒。
但孟老太太偏寵這個小兒子,孟三老爺如今雖年紀一大把了,孟老太太依舊是眼珠子心肝兒似的捧在手心裡,不允許旁人說一句孟三老爺的不好。
可巧孟雲禾這位三叔又娶了一個頗為剽悍的三叔母,那院落裡啊是整日雞飛狗跳,鬧個不停,孟雲禾每回經過那兒都要繞很遠的道,唯恐自己做了那被殃及的池魚。
孟家三房子嗣單薄,如今隻得一個獨子,那禍根苗苗更是被孟老太太縱容得不成樣子。
得,說曹操見曹操。
孟雲禾和孟雲杏剛進了廳堂,便看見一十六七歲的少年身穿藕荷色雲錦長袍,脖子上戴着個足金項圈,長靴半脫,身子橫斜在軟榻上,兩個相貌俏麗的丫鬟正伺候在側,為這少年剝着葡萄。
這少年一臉輕佻,滿臉脂粉氣,一邊吃着葡萄一邊同兩個丫鬟眉來眼去。
這纨绔少年,自是孟三老爺那個寶貝金疙瘩孟錦昱了。
孟雲禾淡淡一掃,見除了嫡姐孟雲枝以外,其餘姐妹已然到齊。方才還與她們兩個置氣的孟雲苓如今正低眉順眼地伺候在老太太身側端茶倒水,絲毫不見方才在她們面前的趾高氣昂。
孟雲禾拉着孟雲杏規規矩矩地朝孟老太太行禮。
孟老太太身穿暗綠團福紋樣褂子,端着茶水抿了一口,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樣,将孟雲禾和孟雲杏晾上了一會兒才慢悠悠地言道:“你們倆姊妹,可當真是難請,每回都最後才姗姗來遲,倒叫我這老婆子好等。”
孟老太太雖做了這麼些年的當家主母,但言辭之間有時候還是帶着些粗鄙,尤其是在他們這些小輩面前更是不加掩飾。
孟雲杏不服氣:“我們本就住得遠,再說二姐姐還沒...”
孟老太太霎時擡起眼睛,目光銳利地瞪向孟雲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