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船長為了驗證這到底是不是幻覺,決定将船開到小島附近,确定一下小島的真實性。
在逐漸駛向小島的過程中,麒麟号上越來越多的人,都看到了那座籠罩在灰霧裡的小島。
一個人看見了,那還有可能是幻覺。
但這麼多人都看到了,那就說明,這個小島是真實存在的。
随着船隻不斷前進,麒麟号很快就來到了小島附近。
船上的人,在看到島嶼的那一刻,就像是水滴突然滴進了油鍋裡,突然沸騰了起來。
每個人都熱烈地讨論着自己看到的場景,期待自己站上小島的那一刻。
雖然這隻是一座小海島,但也算是陸地啊!
仔細算算,他們已經快五十天沒有看到過陸地了。
在這種情況下,乍然看到這座海島,又怎麼會不興奮呢?
等船靠近這座海島的時候,人們才看清這座小島的全貌。
這是一座海拔很低的小島,随時都有被潮汐淹沒的可能性。
但海拔低這一點,在災難還沒發生的時候,或許是壞事。
不過放在現在,這可不一定是壞事兒。
海拔低,就說明不存在山體,沒有山體,就說明沒有火山存在的可能性,受到地殼運動的影響也會變小。
而且這座小島的海拔,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低,最起碼人是可以安全登陸的。
此時,船上的人,并沒有将注意力放在島上的物資上,隻是單純地沉浸在找到陸地的喜悅中。
麒麟号停在了距離小島大約30米的位置。
這個小島周圍有暗礁,要是麒麟号靠得太近的話,難免會被暗礁劃破船體,為了保護麒麟号的船體,周船長并不敢把船開得太近。
好在,船上配備的有10條救生艇,救生艇的底端是隔水的翻毛皮材質,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抵抗海水的腐蝕。
這些救生艇,正好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
不過小島就那麼一點,全部人都上去也不現實。
船上的人隻能分批、分次,輪換着上去。
一艘救生艇充滿氣後,最多能坐下15個人,所以第一批上島的隻有150人。
關甯恰巧就在其中,這也多虧了她已經過了明路的氣象學家身份。
衆所周知,地理氣候不分家,麒麟号上的人都默認了,關甯是懂地理知識的。
所以,在探索新地圖的時候,自然要帶上這個業餘的“地理學家”了。
等踏入小島的那一刻,幾乎所有人都不約而同的,在眼中都泛起了淚光,就連關甯也不意外。
他們的表情或是悲怆,或是開心,但雙目中都滿含淚水。
作為一個從小到大都生長在陸地上的人,在長久沒有登錄在陸地之後,一見到陸地,就會産生一股所謂的“思鄉之情”。
即便這座大陸不是你真正的故鄉,但還是會産生這種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