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騙來的跟班是反派! > 第18章 崚嶒骨(四)

第18章 崚嶒骨(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翌日天曉,地府衆仙四散前往人間。

孟厭将溫僖昨夜之言告知給另外兩人,“既然找不出兇手陷害祝融的法子,我們不如直接查查兇手。”

明面之上的得利之人是縣丞李柘。

據顧一歧說,像高陵縣這種小地方,若無其他官員調任,吏部一般會直接讓縣丞升任縣令。

他們再去高陵縣,找人打聽李柘與祝融的關系。

百姓們都說這兩人極為要好,他們從未聽說兩人鬧過嫌隙。

祝融的兒子祝餘也說李柘處事圓滑,常常幫祝融收拾爛攤子:“家父剛直,經常說錯話得罪人都不知,每回都是李叔幫他善後道歉。”

四人查了半日,隻得先把李柘排除。

孟厭站在祝家窮酸的院門外,“他還會擋誰的道呢?”

一個縣官而已,多大仇多大怨,設此無解之局,用他最在乎的廉潔逼死他。

“要不,我們去問問李柘?”溫僖此話,對着孟厭在說,眼睛看的卻是顧一岐。雖然孟厭才是他的主子,但是顧一岐如今是他主子的上司。

顧一歧:“那就走吧。”

這一問,還真問出一個人。

“元尋。”

李柘想了很久說道。

元尋是高陵縣的一個米商。

五年前,他因私自擡高米價,被剛調任高陵縣的祝融重罰。

祝融帶着捕役上門時,元尋曾站在米鋪門口,指着祝融,放話要他走着瞧。

他們輾轉找到在村中收糧的元尋。

一聽來意,元尋連連擺手,“當日隻是氣話,後來祝大人私下找到我,他與我徹夜長談。我才知,我做錯了。”

五年前,高陵縣附近的農田受災,可收之糧大減。

元尋仗着自家米倉存糧多,大肆漲價。正應了那句話:乘上之急,所賣必倍。

祝融得知此事後,直接重罰了他。

元尋提起此事,仍覺自己輕狂過甚,“我當時挺不服氣的,心想他祝融,左右不過一個被貶的縣官而已。”

他被罰後不思悔改,提着重禮跑去祝家行賄。

從前高陵縣的幾個縣令,每隔半月,便會編些由頭罰他們這些商戶。

罰倒不是真罰,無非花錢免災。

有的最懂竭澤而漁,幾兩一次,慢慢讓他們送銀子。

有的直接獅子大開口,每回沒個二十兩,填不滿縣令的錢箱。

天下烏鴉一般黑,他以為祝融也和那些縣令一樣。

可是,真等他到了祝家,看到祝融和兒子擠在一間破房中,所食之菜竟無半點葷腥。

一聽他是來送禮後,祝融更是直接拒絕了他。

元尋那日喝着祝融自己釀的濁酒,耳邊是一個清官的铮铮之言,“他當時跟我說,他做官不為銀子,隻為百姓。”

“上面人不貪銀子,我們這些經商之人,也無須費盡心思向下面人讨要銀子。”

“百姓各有不易,我們不也是百姓嗎?”

他常聽城中的幾個富戶背地裡罵祝融泥古不化,做事死闆。

可祝融是壞官嗎?他覺得不是,祝融隻是太過正直,亂了這世道所謂的人情世故。

孟厭:“他籌措善銀時。來找過你嗎?”

元尋搖頭,“我得知此事後,找過祝大人,原想塞給他一百兩,但他堅決不要,說善銀已籌夠一千兩。”

祝融開箱取善銀那日,他去了鄰縣做生意。

等再回來時,祝融已死,他隻來得及買點紙錢上門拜祭。

人的線索查到絕路,四人道謝離開。

孟厭靠在溫僖肩頭長籲短歎,崔子玉走在路上無精打采。

快走到村口時,有人喊住他們。

“幾位留步。”

他們回頭,發現是元尋。

“我想起來了。去年冬月,祝大人曾跟我說,他在查一件大案,恐有性命之憂。”

“他有說是什麼案子嗎?”

“未曾,祝大人僅僅提過一回。我後來問過他,他又說沒準是查錯了。”

夕陽斜照,晚雲漸收,舉目遙看,山間翠色忽明忽滅。

孟厭一算日子,驚覺一件事,“阿僖,我們認識三年了。”

三年前的三月初五,溫僖入地府,被她留下。

在她拐他入房之前,他對她說:“孟厭,醜話先說在前頭。你既要我做你跟班,便得罩我一輩子。”

這一日,也是顧一岐永遠失去孟厭的日子。

當日,他見她一直未出現,以為她在房中傷心難過。

他拜托她的好友阿旁帶話,說他在三生石旁等她,有話想對她說。

可惜,他獨自等了很久,最終隻等到一句話:“孟厭今日拐了一個郎君。”

......

因是兩人相遇的好日子,溫僖拉着孟厭,說要去人間吃喝慶祝。

自然,這錢得孟厭出。

孟厭面無表情:“那我甯願不去。”

溫僖讨價還價:“最多你六我四。”

“我四你六。”

“你我對半。”

“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