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昆娘之死趙匡胤清楚到底怎麼回事。杜太後竟然還給柴平增加了三個月的禁足,此事落在趙匡胤眼裡,稍稍有些苛刻。
既然柴平請求參加重陽宴席,趙匡胤自與杜太後紛說,随口提起範旻一事,杜太後對于小兒子不能說一無所知,心裡多少也犯嘀咕,生怕範旻之事與趙光義有關。
最終,趙匡胤答應不查範旻身死之事,柴平也得以順利解禁,參加宮中宴會。
當娘的總是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柴平不可能對昆娘的死無動于衷。偏在這個時候柴平竟然向趙匡胤請求參加宴席,要說柴平沒有任何盤算,符太後半個字都不信。
“我知道你傷心難過,可是你如今不是大周公主,我們母女能活下來不容易,往後自當謹言慎行,切不可一再出頭,否則下一個死的不知道會是誰。”符太後聽說柴平去見杜太後,杜太後罰柴平多禁三個月,連見都不願意見柴平。符太後再一次真切體會到所謂形勢不由人。
雖然早在天下為大宋所取代時,符太後明白,這天下的主人不再姓柴,然畢竟新帝繼位須得籠絡人心,也得安撫于人,無論趙家心裡有多少芥蒂,總要裝上一裝。
然而現實讓符太後不得不清醒,認清并不是所有人都容得下他們前朝的血脈。當柴平的兄弟一個接一個發生意外死去。符太後心驚不矣,她不知該慶幸亦或者傷心柴平是女孩,否則怕是也會落得和其他柴氏郎君一樣的下場。
越來越大的柴平,叫符太後看不破,她能感受到柴平隐隐透露出的不安分,可符太後不能夠确定柴平究竟想幹什麼。
“我知道。”面對符太後的叮囑,柴平乖巧答應,可那眼底下隐含的堅定和無畏,符太後瞧不見。自然也是無法從中得知,柴平究竟是不是像她答應的那般乖巧。
重陽佳節倍思親,經過唐朝的繁華,有了無數詩人的歌頌傳揚,讓人們有了更具象化的目标,大宋雖沒有完全平定天下,但也想向天下人昭示大宋在經過亂世,必将開創一個新的盛世。
載歌載舞,賞花聽曲,瞧那滿院的菊花,各色各樣,白的黃的紅的黑的,賞菊吃蟹,一大樂趣是也。
趙德林同柴平坐在一起,倒不是沒有人提出趙德林該往前去,趙德林不以為意,他雖吃不得蟹,很樂意為柴平用起蟹八件取蟹肉。
“多少年了,三弟,你這吃蟹的手法越來越熟練,也越來越好看。”一旁一個和趙德林有三分相似,比他年長幾歲的青年開口,頗是感慨,此人正是趙匡胤次子趙德昭。
趙德林顯得十分無奈的道:“二哥且莫取笑我。”
話說着,取蟹的動作絲毫不曾遲疑,很快便将滿滿一碗的蟹肉送到柴平面前。
柴平也不客氣,道謝後取過高高興興的吃起。
落在一旁的人眼裡,趙德昭搖頭顯得極無奈的道:“三弟如此貼心,叫我們情何以堪。”
“二哥有心,定能做得比我們更好。”趙德林并不認為自己為柴平做的這點事有何值得一提。但凡有心,自然能夠做好,無心自是不必提。
趙德昭目光幽深而意味深長的道:“關鍵在于有心無心。”
對此趙德林能如何,有心無心在各人,他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旁人眼裡他算什麼,趙德林其實并不在意。
至于一旁的柴平吃得也甚是高興,對趙德昭的打趣絲毫不以為然。
“柴郡主是有福之人。”見識過趙德林對柴平的無微不至,少有女兒家能不羨慕。羨慕不妨脫口而出,好讓柴平知道,她極有福氣。
“自然。”柴平從來不是謙虛客氣的人,所謂的福氣,旁人對她的羨慕,挺好,她收下了。
符太後無奈的喚一聲平兒,柴平已然舉起碗沖符太後問:“母親一道嘗嘗?”
想趙德林體弱,人人都怕累着他,獨一個柴平從來不認為趙德林是病人,對趙德林的呵護,她是享受得理所當然。縱然杜太後的眼刀子直甩,柴平似乎全然未覺。
“郡主将來要嫁入趙家的,往後還是多學着如何照顧三皇子才是。”杜太後不便說出的話,自有上趕着幫她說的人。趙匡胤身側一女子,觀之衣着打扮是宮中的妃嫔無異。
柴平聞此言問:“德林哥哥缺照顧的人?你娶我是為了讓我照顧你?”
連着兩問,問得多少人一怔。
趙德林并沒有顯露出半點詫異的答道:“我想娶你,隻因是你。”
〖啧啧啧,男人的嘴騙人的鬼。不過這趙德林是真讓人垂涎三尺。〗
〖就是就是。長得好看不說,性格也好。但凡見過他對柴郡主的都得覺得,這樣的男人世間少有。怎麼我遇不上。〗
彈幕再一次浮現,又有人補上一句,〖救命之恩,想當年但凡沒有柴郡主,趙德林都投胎長到十三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