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小廚房裡事情少,隻需備一些小點心,韓嬷嬷讓小秀回家過年,打發知霜自去玩耍。知霜給韓嬷嬷打下手,整治了一桌好菜,蒙姑姑将趙氏賞的好酒拿來,邀了餘嬷嬷、和喜姑姑一起吃酒閑玩。知霜見喜姑姑面前不擺酒盅,知她不吃酒,泡了一壺花茶放在她近處。
韓嬷嬷對知霜笑道:“拿些點心果子,找你姐妹們玩去吧!”。喜姑姑先時見着花茶,微微颔首,對韓嬷嬷贊到:“這孩子倒是個見機識變的!”
“有幾分機靈勁兒罷了,就是有點兒事多,是吧,妹子?”韓嬷嬷笑着對蒙姑姑說,“調教她,可讓你受累了!還誇她,實則是個沒眼力見的,剛才她該給你敬杯酒再走的!”
蒙姑姑淡淡地說:“你别怪我多事就好,我可受不起她的禮。。。”
餘嬷嬷忙說:“今兒個過年,是喜慶日子,好生着吃酒,别提些不快的事啦!”
蒙姑姑等她說完,接着說:“無妨的,都這個年紀了,還有什麼值得生氣的,我也不是那刻薄小氣的,話說開就是了。”又自嘲道:“我知道,凡事守着章程來,未免無趣,可是講了一輩子規矩,見着點出格的事,我就不舒服,一定要糾正過來才罷。”
喜姑姑不緊不慢地說:“看來,還是我這花茶引出的話不好,讓我以茶代酒,喝了這杯,另換過一個話頭吧!”
知霜提着攢盒到主院,想和紅霞聊天,見紅葉也在,幾個人一起吃點心、嗑瓜子,說笑着守年夜。到底心性不相投,幾人說了一會兒針線花樣,就沒言語了。知霜看紅葉不想走,托詞說自己困,回後罩房自己屋裡去了。紅葉想着都守了這些時,不如等到趙氏回來,萬一老爺也一同回來,總能多留幾分好印象,所以和紅霞聊起她喜歡的針線。
夾道回廊挂着過年的燈籠,給昏暗的後罩房帶來些喜慶,遠處響起的炮竹聲,夾雜折子戲的笙箫鑼鼓聲,熱鬧繁華。丫鬟們住的幾間屋子很黑,都安安靜靜的,大約出去玩了沒回來。
同住的石楠晚上當值,知霜進屋關門,将喧嚣聲關在門外,點燃幾根長短不一的蠟燭,在床邊的高幾上點了盞小油燈,屋裡一下子亮堂許多。又聽得“噼、啪”,煙花在空中綻放,透過後罩房高而小的天窗,看見一簇簇五彩缤紛的焰火,瞬間化作星星點點點融入夜色中。
知霜洗漱後,抱着湯婆子窩進棉被裡,懶懶地長舒了口氣,看着搖曳的燭火,卻沒有了睡意。知霜撥了撥燈芯,索性拿出自制的桂花釀,倒了淺淺一小杯,嗅着香氣抿一口,又抿一口喝完了杯裡的酒釀。
她斜靠着被褥,翻出繡花樣子細看,準備給娘做個抹額、給爹縫雙厚襪,選了松鶴紋圖案描摹,又斟酌着添畫上卷雲紋。
知霜一時興起,另取一張紙,用眉筆白描起遙遠的街景,細細勾勒出一番現代商業街的模樣:高樓林立、鱗次栉比的背景下,衣着時尚的人群摩肩接踵,想到什麼就塗畫上,慢慢停下筆,終究有些細微處,記憶模糊了。欣賞了一下,知霜将塗畫的紙片,靠近油燈燒掉了,看着紙片卷起燒成灰燼,她閉上眼睑朦胧睡去。
過了子時,爆竹聲聲驚醒夢裡人,知霜怔忡了片刻,起身草草收拾一下,吹滅了蠟燭,收拾好繡樣紙筆,将桂花釀放好,殘留了桂花釀的小杯漱洗下。準備吹燈睡覺時,隔壁幾個丫頭說笑着回來了,“知霜這麼早就睡了嗎?”是紫婵的聲音,紫環猜測地說:“不會吧,她還沒喝屠蘇酒呢!”
知霜哪知道守歲到新年的習俗?聞聲開了門,笑道:“過年最熱鬧,怎麼舍得早睡,剛回來加了件厚衣裳,前面分發屠蘇了嗎?”
紫婵笑道:“還發了賞銀,可惜你沒去,戲台那特别熱鬧,放的煙火真好看呀!老太太說戲班子唱的好,管家直往台上撒銅錢,給圍着湊熱鬧的也撒了好多!”
紫钗玩笑着說:“你看你,好歹也是二等了,仗着是夜晚旁人不注意,混在小丫頭一起撿銅闆,也不嫌寒碜!小心被蒙姑姑知道,嫌你丢人罰你!”
“那有什麼,有銅闆可花用,就不寒碜!過年了,主子們發賞,圖的就是個熱鬧喜慶,蒙姑姑知道了也沒啥好說的。再則,你嫌寒碜,明兒我買的松子糖你别吃噢!”兩人邊拌嘴邊走回房。
紫環遞給知霜一個小瓶,“我給你帶了一點屠蘇,不用去前面了。晚上那會兒,我看見餘嬷嬷、韓嬷嬷她們在廚房推杯換盞,你是在那裡忙吧,後來,沒見你來看戲,我猜你許是累了,明晚還要放煙火的,我們一起去看吧!”
知霜接過小瓶子,謝了她,相約次日一同玩耍看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