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穿成李白的抱劍小童 > 第8章 李氏獨門湯餅

第8章 李氏獨門湯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七娘扁扁嘴,乖乖上交還沒暖熱乎的金豆豆。

她又想起去年,孟浩然給她發了壓勝錢,卻被師父全沒收的慘痛場面了。

七娘趁着李白轉身,作勢去踢他的屁股。

李白驟然回頭:“做什麼?”

七娘縮縮腦袋,李客倒是看得高興,輕咳一聲,岔開話題給她打掩護:“灌溉的問題既然解決了,這勉強也算是良田了。不過,地處兩縣交界,你們打算種什麼?”

李凝看七娘鬧騰,嘿嘿傻笑了半天,此刻聽到父親問話,連忙磕磕巴巴答:“回父親,不用種了,張五郎先前都是種好的,如今隻要保證能活就行。”

李客詫異:“種的什麼?”

“是咱們綿州的九葉青花椒。”

那一帶都是山地丘陵,最适合種花椒這種香料了。

開元時期,西域香料諸如孜然、胡蔥、胡蒜、胡椒、胡荽(香菜)等物,雖然已經由絲綢之路進入中原生活,但占據主導地位的依然是本土調味料。

這青花椒在蜀地,更是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②

綿州的九葉青花椒很出名。

比起金陽椒、漢源椒等,它的皮要更厚一些,耐旱瘠薄,最能适應山地、丘陵環境。

張五郎特意吩咐人給山地種植這種耐旱的青花椒樹,或許,也是怕李凝太早發現旱田的秘密,無法完成契書的簽訂。

他哪會想到,李家如今已經解決了灌溉問題,徹底化腐朽為神奇了。

李客想到青花椒作為香料的不菲價格,難得沒有罵大郎,背着手點點頭道:“春種搶墒情③,來年的長勢卻比不得秋種。叫人都上心些,九葉青一年之後便可結果剪椒,到時候少不了他們的好處。”

李凝眼中一亮,連聲應是。

這還是父親頭一次主動給他吩咐事情呢!

沒等李白道喜,李客又回頭補了一句:“明年若是豐收,可别忘了我乖孫女的功勞!”

七娘垮了半晌的小臉登時又眉開眼笑。

李白:“……”

您就可勁兒寵吧。

*

小滿過後,芒種之前。

七娘的生辰便到了。

去歲的生辰是在到達揚州之前過的,沒滋沒味地吃了一份湯餅,乃是李白親手所做。七娘初時還感動了一下下,等嘗過味道,頓時就不感動了。

今年,離着生日還有兩天,李白便又開始躍躍欲試。

七娘很苦惱。

她覺得師父沒有做面條的天賦。

唐人的湯餅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要一手托着和好的面,另一手往鍋裡撕片兒,片還得撕得薄。弱如春綿,白若秋娟,就是來形容這種面片兒的。④後世陝西的揪面片,便是這種美食的傳承。

李白去年揪面片活像是甩泥巴,今年決定簡單點,弄個索餅(面條)給七娘。

春日的槐葉冷淘是過節氣了,李白便想做一道經典的黃雛雞索餅。

七娘蹲在庖屋外頭,聽李白在裡頭“叮叮咣咣”忙活一晌午,最後端出來一碗粗細不均的糊狀物。

李白抹汗:“七娘,快來嘗嘗!”

七娘:“……”

唐人對湯餅真算得上是情有獨鐘了,不僅生辰要吃,生子之後第三日,也會宴請親朋好友,叫做“湯餅宴”。在他們看來,吃湯餅是一種對孩子的祝福。

七娘曉得這個道理,不願負了師父的好意,索性眼一閉心一橫,端着碗嘗了一大口。

李白很開心:“好吃嗎?”

七娘嚼嚼嚼,沒工夫說話隻能點點頭。雖然師父的索餅賣相不佳,但味道還是不錯的,尤其是這黃雛雞,和面條相比,雞肉竟然熟了!

可喜可賀。

七娘咽下面條問:“師父,這雞肉也是你弄的?”

李白:“不是,那是廚娘今晨弄好的。”

七娘:“……”怪不得。

小丫頭正琢磨着該如何委婉地告知李白,這碗索餅還是生的,跨院外頭傳來兩道興沖沖的聲音。

“七娘啊,快看阿翁給你做了什麼好東西!”

“七娘,我我我,我也做了。”

七娘心中一顫,僵硬着脖子慢慢扭頭看去——

隻見李客和李凝一人端着一隻大碗,碗裡盛着和李白所做如出一轍的湯餅。她都不用嘗,就知道一定沒熟。

父子三人滿含期待地圍在七娘周邊。

七娘欲哭無淚。

這是你們李家一脈相傳的獨門湯餅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