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方才用的是什麼藥?”離了永甯宮,沈瑢還是沒忍住向小内侍打聽,“可是身子不适?那是宮裡禦醫開的藥?”
“娘娘并無不适。”小内侍還是之前接他進宮的那個,因為得了他的荷包,也很願意跟他說話,“這是廣東那邊進貢的九香玉露丸,養顔提神是極好的。”
他說起來還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據說這九香丸取九種貴重藥材——有人參、鹿茸、琥珀、珍珠、沒藥等等,九蒸九制方才可成,是極難得的!廣東那邊的錦衣衛鎮撫每年隻供這麼一盒,滿宮裡也就是咱們娘娘了!單就說那珍珠吧,廣東那邊都是取最好的南珠,要這麼大這麼圓的……”
磨個珍珠粉要正圓的珍珠做什麼!沈瑢一陣肉痛!野生珍珠啊,能長到這麼大這麼圓得多珍貴!又要花多少人力把它撈上來!
“廣東的錦衣衛鎮撫是哪位?”哪個混蛋如此暴殄天物!
“就是梁德大人。”小内侍看他一臉茫然,又小聲解釋,“就是梁芳大監的兄弟,在廣東那邊搜尋花鳥的。”
好好好,真不愧是梁芳的兄弟!一個在宮内花掉七窖金子,一個在宮外糟蹋東西,果然蛇鼠一窩!
沈瑢心裡痛罵,都不大想跟小内侍說話了,于是佯裝看風景,沒想到一擡頭,正好看見一個閃亮的光頭。
“宮裡還有和尚?”
“噓——”小内侍吓了一跳,“小公子慎言,那是繼曉大師!”
哦對,僧繼曉,這可是成化一朝有名的人物。僧推繼曉,道推李孜省,真可謂“一時雙璧”了。不過這是不是也太得寵了,都能這麼大咧咧地進後宮了嗎?
“繼曉大師是常出入後宮,為陛下誦經的。”小内侍眼看繼曉走近,連忙小聲提醒,“小公子須同他見個禮。”
還要跟騙子見禮!沈瑢忍氣吞聲舉手作揖,好在那光頭并不拿腔作勢,也雙手合什還禮,含笑道:“這可是萬小公子?”
沈瑢不由得仔細看了看對方。繼曉貌不出衆,可這聲音——真是一把好嗓子,倒也難怪皇帝愛聽他誦經,可能真挺好聽的。
繼曉也在端詳沈瑢:“小公子有福相。”
屁話咧!生在萬家還能沒福嗎?就算是不得寵,也比窮人家孩子強多了,更不用說他現在要當太子伴讀,這事兒估摸着整個皇宮都知道了,還用繼曉說?
“小公子此劫非小。”繼曉還在打量沈瑢,目光有些意味深長,“過了此劫,便合兩世之福啊。”
沈瑢心裡猛地咯噔了一下。劫數什麼的可以當成屁話聽——現在大概人人都知道萬家子被白蓮妖人綁架的事,随便找個人來也能說幾句大難不死必有後福的話,但這個兩世之福……好像就有點兒意有所指了。
莫非這家夥不隻是個騙子?也對,這可不是曆史上那個正常的大明朝,錦衣衛都……得成化帝寵幸的僧人可能也有點真本事?但,他要是真的看出點什麼,該不會上報成化帝,把他當妖怪滅了吧?
“承大師吉言……”沈瑢心裡嘀咕,臉上裝傻充愣,“隻不知這兩世之福是怎麼個說法……大師還能看到下輩子嗎?”
“哈哈哈哈——”繼曉爽朗地笑了起來,“不必來生,不必來生。”
他聲音确實好聽,低聲說話的時候帶着一股磁性,仿佛大提琴般的音色,笑起來又添幾分清亮,沈瑢琢磨着他要是生在現代,當個頂級聲優都沒問題呀。
就是這個頂級聲優說話不明不白的,在沈瑢聽來一股子街頭算命先生的忽悠味兒,就不免有些減色了。
繼曉似乎也看出沈瑢有些不喜歡他,卻也并無愠色,隻含笑道:“身跨兩界,便是兩世啊。”
沈瑢心頭大震,硬挺着臉上不露聲色:“什麼叫身跨兩界?是說我險些死了一回,就算身經陰陽兩界了?”
繼曉笑着搖搖頭,卻并未再說,隻道:“貧僧還要侍奉陛下,不敢耽擱。小公子若有興,可至大永昌寺相見。”說罷又合什行了一禮,大步流星地走了。
小内侍一臉羨慕:“能得大師青睐,小公子真個是有福之人。”
青睐個毛線!沈瑢心裡呸了一聲。這繼曉不是個好玩藝兒,單說他那個大永昌寺,修建的時候就強遷了西市數百戶人家,耗費十幾萬銀子。再說了,繼曉是通過梁芳介紹來的,梁芳又倚靠的是萬貴妃,繼曉自然會巴結萬家人,有什麼稀奇的!
不過這麼一想,沈瑢倒是放心了:隻要萬貴妃還用得着他,繼曉就算能看出點什麼蹊跷,應該也不會說出來。
也就是說,他這個“勾引”太子的逃學計劃,還得認真執行啊。
“太子殿下,平日裡就沒什麼喜好之事?”沈瑢不得不向小内侍打聽。萬貴妃這個人是隻管下命令,一點兒幫助都不給提供的嗎?
“這……”小内侍果然答不上來,“小爺——小爺那邊自有人伺候,奴婢也不知道啊……”東宮那邊一直是周太後把着,防萬貴妃跟防賊一樣,要不然,萬貴妃也不能寄希望于沈瑢這個伴讀了。
不過他也有能答得上來的,比如說,太子居然沒有體育課!
“騎射都沒有嗎?”君子六藝不還有射和禦呢嗎?
小内侍:“小爺身子弱,太醫都說要多保養。何況——陛下也不喜那些……”
成化帝這前半生的坎坷都跟弓馬有關系,要不是他親爹英宗好大喜功到自己跑去指揮打仗,也不會被人給擄到關外去,而成化帝這個太子也就不會被廢并幽禁南宮。
雖然後來英宗複辟成功,成化帝也重新成為太子并且繼位,但那段提心吊膽的幽禁生涯對他影響極大,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萬貴妃那不被所有人理解的得寵。
這種心理陰影導緻成化帝對戰争十分反感,而且他身體也在幽禁中受到損害,所以跟好大喜功的父親完全相反,他連弓馬都厭惡,直接就取消了這方面的學習。
而到了如今這位太子,同樣身體荏弱,且在宮裡過的日子也是戰戰兢兢的,自然沒有人會冒着讓成化帝不悅的危險,去跟他說一聲該給太子安排點體育課——反正在那些教太子讀書的先生們眼裡,這些武将才看重的玩藝兒也無關治國,太子多點時間來讀聖賢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