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骊應聲道:“《海外西經》曰,女醜之屍,生而十日炙殺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醜居山之上。《大荒西經》又曰,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醜之屍。兒子所見,祭壇之上的女子衣青,而法陣為九日之像,以九男注陽,再加天上一日,即為十日。”
“曝巫……”袁彬眉頭緊皺,“竟是以此法召魅!”這可比什麼挖出屍體來制作旱魃更為嚴重!
“他們可召到了?”袁彬握緊那張紙,“那女子如何?”
天上之物,當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召喚而來,在《論衡》與《左傳》當中就有過記載,曾有多次“暴巫”之舉。這些儀式對外都說是因天旱而舉行,為的是求雨;但事實上,在幹旱之時召喚女魃,才是最好的機會。隻不過,尚未見有成功的記錄。
紫芝觀的法事,在規模上自不能與古代君主所舉行的儀式相比,但他們手裡握有《山海經》的真頁,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範家小姐确系無恙。”謝骊将一路上的事情詳細講了一遍,才道,“當時儀式頗為古怪,似成非成,兒子頗疑心,倘若真有降神,怕不是降到了萬家子身上?”雖然說“女”魃降到一個男子身上實在有違常理,但萬瑢又實在是顯示了許多異樣之處,比如說能與妖化的人面蜈蚣戰鬥,又比如說前所未見的畫技。
“你可能确定?”袁彬聽着謝骊的講述,臉色漸漸由嚴肅而肅殺,“他若入京,貴妃必定能說動皇爺,讓他入宮為太子伴讀——安能使此等妖物居于太子身邊!”
對袁彬來說,在他心目之中皇帝與太子是排第一位的,若真要比較,那還是太子更為重要。若是萬瑢入京隻為借萬貴妃謀求富貴那倒罷了,但真要将他安插到太子身邊,那卻是萬萬不可的。
關于這件事,連謝骊都無法完全确定:“雖有古怪,但……除行事異于從前,日常倒也并未見有甚特殊之處……”别以為他這一路上對萬瑢不假辭色,就是不理不睬。事實上他一直在觀察,除了用自己的能力,也用自己的眼睛。
但看來看去,萬瑢不但挑不出什麼大毛病,還能心存百姓甚至仗義救人,若不是謝骊已然打聽清楚他過往是何形象,任誰看了都得說一聲萬小公子是個大大的好人。
袁彬搖了搖頭:“愈是如此,愈有古怪,你難道忘記了噬魂之術?”
噬魂乃是妖術中的禁術,據說修煉極難,亦極為惡毒,乃是将生人之魂魄活活吸取煉化,則被噬之人所知所能,便被噬魂之人據為己有。
此術最早之時曾以所謂“招魂”之名出現,實則與真正的招魂之術大相徑庭,直到東漢之時,費長房噬壺公魂,後遺失護身之符,被魂魄反噬身亡,方才将此術大白于天下。此後,噬魂便與奪舍二術并稱,被視為妖術之中至惡者。
即如北鎮撫司的錦衣衛們,對外雖稱異人,實則也是妖化之一種,但什麼傷人殺人的妖術都可,這噬魂與奪舍之術,卻是萬萬不許修習的。永樂年間,當時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原是極得聖寵,隻因違了此令,噬了名士謝缙之魂,便被永樂帝直接處死——甚至當時謝缙已坐死罪,紀綱隻是欲補齊其所繪制的一幅山水圖畫來讨好永樂帝,方才在他将死未死之時噬其魂魄,欲得其才學而已。
永樂帝得圖之後确實甚喜,但紀綱最終還是被處死于秘獄之中,雖有其失寵之原因所在,但最要緊的還是他違反禁令,使用了噬魂之術的緣故——永樂帝不能容許一個有噬魂之能的人活着,誰知他今日能噬謝缙之魂,明日又會噬誰的魂魄呢?
謝骊課業素來學得好,自是知曉噬魂之術,但他也有自己的考量:噬魂之術修習何等艱難,紀綱天賦算是驚才絕豔了,也是四十餘歲方修得幾分火候,吞噬謝缙魂魄還要先将他凍得瀕死,方能于那魂魄離體之時吸收煉化。
而萬家這小子年方十四,便是從娘肚子裡開始修習禁術,怕也沒這個本事。更何況他若真有這噬魂之能,也不會被紫芝觀的妖人綁上祭壇,險些喪命了——那時他在祭壇上的恐懼氣息可做不得假!真有什麼能耐,到了生死關頭難道還藏得住?
袁彬也不得不承認,謝骊這話說得有理,但事關太子,便該慎之又慎,哪怕萬瑢隻有那麼一絲可能,也不如永絕後患的好。便是萬貴妃怪罪下來,他這把老骨頭倒也還頂得住。倒是謝骊,素來心冷手黑的人,這次倒似是仁慈太過了。
“兒子還有下情回禀……”謝骊又取出兩幅畫像,将沈瑢說過的話一字不差地複述了一遍,“此兩幅畫像皆為真人,卻不知與白蓮教又有何瓜葛。兒子覺得,這短發之人隻怕與萬瑢有些關系……”
沈瑢謊話說得很溜,但謝骊見過多少人,更兼身有異能,沈瑢在他面前根本無可遁形,不過是還有用處,且不揭穿罷了。
“那真陽燧竟是此人之物?”袁彬也不由得微微變色,将兩幅畫像反複看過,“此等衣裝實是見所未見,亦不似苗瑤之屬……卻是自何而來,莫非……化外之人?”
謝骊知道自己義父想說的是什麼。不是化外之人,而是天外之人。
隻是這幾個字若說出來實令人驚駭,是以袁彬即使對着義子,也須謹慎言辭。
“這倒也未必……”李子龍也以天外之人、上神之子自居,實則也不過是個會妖術的世人罷了。畫中之人亦可能隻是偶然得到了陽燧——若能尋到此人,自然真相大白。
“确實……”袁彬看着兩幅畫像,也得承認萬瑢且要先留着。這畫中二人皆不似俗客,又疑似與白蓮教有關,若不調查清楚,實難令人安心。
“且兒子還想,萬瑢的畫技若能令人習學,倒是一件大大有益之事。”這等神技擱在萬瑢身上,實在是浪費了。
袁彬搖頭:“他未必肯教。”誰不知今上愛書畫,那書畫院裡的一衆畫工,為了博上官青睐,又哪個不是将自己那點技藝深藏密斂?若是萬家這小子能将此等畫技獻到皇爺面前,一個傳奉官怕不是穩穩的,更勝過做太子伴讀。
若是傳給了别人,用在衙門裡畫海捕文書,這技藝還能值幾個錢?
謝骊微微一笑:“也未必沒有法子。”萬瑢到現在還以為是玄鶴要縱火取他性命,若為了早日抓到玄鶴,他未必舍不得這一手畫技。
當然京城裡沒有玄鶴,但并不見得沒有人縱火不是嗎?
袁彬敏銳地看了義子一眼,欲言又止。半晌,還是歎道:“罷了,你斟酌去做罷,隻是自己小心些,若覺得有什麼不好,便去皇覺寺誦幾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