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工作,帶孩子的事根本幫不上忙。媽媽一個人壓根帶不明白小孩,經常忙到焦頭爛額,卻什麼都做不好。
小孩原本穩定的身體狀态,又開始頻繁出問題。媽媽經常一個人孤立無援帶着孩子跑醫院,整個人崩潰又無助。在孩子又一次高燒大病後,兩人挫敗的将孩子送回老家,交給孩子奶奶。
爸爸說完,趕緊和葉執解釋:“絕對不是你太難帶,是我們手法太生疏,總有疏漏的地方,自己還意識不到,一錯再錯。你每次生病,她都會把一天發生的事詳細講給我聽,我也找不出有什麼問題。但絕對是我們的問題,因為你奶奶帶你就挺好。”
聽這意思,他倆到現在都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帶成那樣。也許是手法有問題,但歸根結底是葉子木身體太弱。如果換個健壯孩子,大概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葉執點點頭,表示理解和同情。接手這具身體,每天和增肥作鬥争,三天兩頭出狀況,葉執覺得自己也有點搞不定。很難想象葉子木可以長到130斤,隻能說葉奶奶厲害!
爸爸到現在說起當年事還很沮喪:“你到我們手裡短短兩個月,沒長身量反而瘦了兩斤。送走你以後,我和她經常長談,最後我們決定分開生活。”
葉執:“談什麼能談崩到離婚?你直接說吵架沒關系,不用往好聽了修飾。”
爸爸詫異的看着葉執,焦急解釋道:“真沒吵架,我們每次都心平氣和坐下來談,隻是一直沒談出結果。我和她吵架是離婚以後,各自找到了适合的人,越想越氣不過,才……”
葉執安撫的拍拍爸爸後背:“行吧,說說你們都談什麼了,有什麼不可調和的矛盾,必須要分開。”
爸爸:“當時我們都不覺得自己有錯,也不覺得對方有錯,我們不知道生活怎麼會過成這樣。明明設想中甜甜蜜蜜小夫妻帶着自己的孩子,開心快樂的生活,為什麼會差這麼多?”
事實證明他們兩個沒法獨立帶好孩子,當時兩人幾乎每天吃完晚飯不幹别的,就坐下來聊這個事。方案一,兩家老人輪流住在小夫妻這,幫忙帶孩子。這個方法孩子剛出生時用過,能解決家務、三餐、孩子、生活費等等很多問題。
兩人不排斥和長輩住在一起,都是各自的媽媽,不覺得不自在。問題就是房間太小,連分房間睡都做不到。三個大人加一個小孩擠在一個卧室裡,根本沒有正常夫妻生活。有些家庭也許會為了團圓選擇堅持幾年,但這對夫妻不想這樣。
葉執:多花點錢換個兩居室,不想麻煩父母也可以請保姆……說來說去是錢的問題。當然普通家庭,能做到北京買房已經強過很多人了。很多小夫妻隻能住最便宜的地下室,人家小日子照樣過的很好。隻能說,這兩人嬌生慣養長大,都受不得委屈吃不得苦。
方案二,像現在這樣将孩子留在老家。明明沒孩子時兩人就是這麼過的,甜甜蜜蜜開開心心沒什麼不好,現在還是過二人世界卻發現再也回不去了。
兩人再也找不回當初的輕松快樂,心裡的牽挂和那段時間的糟糕經曆就像根刺,明晃晃擺在那,始終隐隐作痛。兩人不再像以前,吃完晚飯想着去哪遛彎,去哪玩。隻窩在家裡,要麼相對沉默,要麼讨論兩人的未來。
葉執:是,讨論的結果是離婚。兩個拿不定主意的人,遇事不知變通,不懂轉換心情,隻會一門心思死磕。你倆這聊法,再好的感情也消磨沒了,就是奔着離婚去的。
方案三:媽媽和孩子一起回老家。解決了母親思念孩子的問題,卻要夫妻兩地分居。兩人覺得這種婚姻形式和離婚區别不大,隻差一張離婚證。
葉執:額……好吧。他們一直黏在一起,從來沒經曆過異地的考驗,也不想經曆。異地這道坎能過去的人不多,葉執自己都敗在這上面,他們不接受也正常。
方案四:一家三口都回老家。以爸爸的學曆和資曆,在老家同樣可以找到不錯的工作。
葉執都想歎氣了,這倆人居然還研究出了方案四,那段時間是有多閑?不是說在老家工作不好,是确實有很大落差。剛畢業,順風順水,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沒幾人退的下來。
将心比心,葉執不會為了任何人放棄事業,不然上輩子也不至于孤獨終老。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如果上輩子聶成峰有老婆有孩子,對方要求他回歸家庭,老聶也許會順了對方的意也不一定?
想到這,葉執自己都笑了。淨想美事,哪來的老婆孩子。這是有福氣的人才有的煩惱,自己脫單都費勁,還是省省吧。
“很好笑麼,那時候的想法是挺幼稚的。”爸爸以為孩子在笑他,尴尬的抹了抹鼻子。
葉執:額,不是笑你……算了,解釋不清,就這樣吧。
爸爸:“我們當時想了很多不切實際的方法,都沒辦法實際解決問題。我們不覺得自己不愛對方,隻是那樣的生活不是我們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