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就怕出現這種情況,特意把每次家庭戰争都寫的歡脫熱鬧又搞笑。說是暴力鎮壓,更像一家人鬧着玩。親情不僅打不散,還越來越親近。
聶成峰演的也很有分寸,高擡手輕落下,吼的兇打的輕。落點都是不痛不癢的部位,小四妹被打還能繼續滿院子瘋跑,抽空和大哥吵架鬥嘴。
追這部劇的觀衆,很多人喜歡看這家人打打鬧鬧,活力滿滿的樣子。反正不論觀衆是吹是黑,劇确實火了。
整部劇葉子木最最喜歡的情節是,老三犯錯被大哥坐在身上,用鞋底狠抽屁股。小五捧着一碗二姐剛做好的紅燒肉,蹲在旁邊,邊吃邊看熱鬧,時不時還狗腿的喂大哥一口。
這時候弟弟妹妹們已經習慣了老大的暴力手段,被打皮了,一個個都變成了頑童,還養成了近距離圍觀吃瓜的惡趣味。
兩人故意你一口我一口吃的香,老三不肯認錯,既要挨揍還要被紅燒肉饞着,受到身體和精神雙重折磨。
二姐做完飯實在不耐煩,催促大哥打快點。最後小四妹等不及,拉着二姐一人一個碗,在老三周圍蹲了一圈,邊吃邊圍觀他挨揍,時不時還點評兩句。老三直接氣哭了,控訴他們沒人性。能想出這種魔鬼情節,編劇确實是個人才。
葉子木特喜歡這段劇情,他覺得自己這麼乖一定會和小五一樣,蹲在那快樂吃肉看熱鬧。看到這段文字葉執隻想冷笑,就你做的那些糊塗事,妥妥是挨揍的那個,還想吃肉?呵!
四十八集電視劇,一天兩集,足足播了一個月。葉子木也狂熱了一個月,每天都寫日記記錄劇情和觀後感。葉執看這段時間的日記,成功把這部劇又回顧了一遍。
葉子木喜歡五兄妹每一個人,寒假期間沒事做,把演員們的其他作品都找出來看,發現他并不喜歡。隻有聶成峰,作品數量夠多,類型夠廣,有些劇還是挺好看的。
慢慢的葉子木開始隻關注聶成峰。随着越來越沉迷,當初覺得不太喜歡的劇也愛到不行。葉子木徹底成了聶成峰的狂熱迷弟,有聶成峰參演就夠了,隻看他一個人照樣可以很開心。
葉子木不僅反複觀看聶成峰的影視劇,還搜集他的相關資料,照片,視頻。隻要有聶成峰,他都會下載到U盤裡,保存起來。他還嘗試接觸後援會,在裡面當一個小粉絲,每天簽到打榜窺屏,隻為掌握偶像第一手消息。
發現有人求資源,如果自己手上沒有就跟在人家屁股後邊一起求。如果手上正好有,就熱心分享給求助人,慢慢變成後援會裡受人追捧的資源大佬。
葉執知道粉絲們追星的大緻情況,狂熱的偏激的素質差的都見怪不怪。葉子木屬于所有明星都喜歡的粉絲類型,積極、正向、不惹事、任勞任怨。
文字中傳達的都是快樂積極的情緒,可惜因為知道結局,葉執隻會越看越難過。好好的小孩,怎麼就變成那樣了呢?葉執忍不住懷疑自己,是我的問題嗎?
葉執一頁一頁翻着日記,看着葉子木生活、學習、追星,紙頁中頻繁出現自己的名字。這個乖巧快樂的傻小孩完全沒讓葉執感受到高三的學習壓力,學習上的事從來都是淡淡的,簡單一筆帶過。
葉子木沒有遠大理想,沒有向往的城市,沒有喜歡的專業,也不想出人頭地。這孩子幾乎沒什麼欲望,成績普通就好,能有學校上就行。他的擇校标準居然是離家越近越好,必須能經常回家陪着奶奶。他甚至覺得市裡的職業學校就很不錯,學個一技之長出來好找工作。
考試心态過于放松,考完估分居然還挺高。葉子木開始物色離家近,周末可以輕松回家的院校。他有幾個候選目标,都不是符合他成績的優秀院校,幾乎全是可以輕松錄取的二類本科。然後小孩徹底放飛自我,和好朋友每天到處瘋玩,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直到奶奶出事。
這篇日記葉執看了很久,不是内容太多,正相反,通篇隻有幾個字:“他為什麼總是不在,我恨他。”
内容過于簡練,如果不是聽丁俊講過奶奶發病的事,光看日記葉執根本看不懂出了什麼狀況。知道這一天發生了什麼,再看文字裡的“他”,指代誰一目了然。
葉執怔怔的盯着這篇日記,感受其中濃烈的負面情緒。尤其“我恨他”三個字,寫的非常大,占滿一整頁。下筆力道特别重,筆記本厚厚的紙張都刮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