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被葉執的笑容晃了眼,跟不遠處的皇後說:“你看到了吧,那小孩笑起來真好看。”
皇後點點頭:“可惜劇情太苦悶,沒有笑的機會。”
貴妃贊同的附和道:“編劇寫的人設,導演要求這麼演,沒辦法。剛才小孩委屈巴巴看我一眼,我的反派形象是跑不了了。”
皇後笑笑說:“在我這本劇最大反派面前,你就别裝惡人了。”
監視器前的陳導和小杜:誤會大了,與我們無關,冤啊。是葉執不想演成意氣風發的樣子,不關我們的事。至于本劇最大的反派……恕我直言,姐姐您還不夠格。你們口中委屈巴巴的小孩,那位才是。
原本還糾結要不要好心提醒葉執,陳導瞬間有了主意,當做什麼都不知道。劇組裡我們拿你沒轍,播出後讓你嘗嘗拿粉絲沒轍的滋味,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一下午就耗在這場戲上,人數實在太多,總有不合心意的地方需要一次次重來。一開始皇後和貴妃還以為是自己太兇吓到葉執,把小孩吓哭了,貴妃心裡還有點罪惡感。
拍到後來發現,但凡重拍,葉執都能做到狀态與第一遍一緻。原來是演技啊,放心了,隻要不是被我倆吓的就成。以前演惡人也沒這麼大心理負擔,這劇怎麼回事?
下午後半段各家皇子也入場了,用皇後的話說,以後都是自家兄弟,不好走個對面被當成平民打殺了,總要認認人。别人是什麼觀感不知道,反正葉執是挺無語的,小杜能想出這麼亂的場面,也是絕了。
小曹太監一遍遍進門通報哪位皇子公主到了,第一位是貴妃家的公主慕容弘玥。
劇本裡貴妃的年齡在高位妃嫔中是最小的,她女兒的年齡在戲份比較多的皇子公主裡也是最小的。劇組不可能真找十幾歲的小姑娘演這個角色,既要看上去是成年人,又要看起來年齡小,最重要演技得好。
多方對比,最後劇組選了這位外形嬌小,長相幼稚,演技過硬的沈佳佳。看過沈佳佳資料就知道,她其實已經快三十了,比所有皇子公主的扮演者年齡都大,是真正的不老童顔。
貴妃年齡小日子順,性格跋扈霸道。她的女兒被保護的太好,活潑任性,有點天真的殘忍,但心思不壞。對慕容弘稷隻是好奇,說話做事不考慮别人的感受,絕對沒有惡意。
弘玥公主有正義感,慕容弘稷偶爾被四皇子欺負,她會站出來主持公道,幫三哥對付四哥。這也是任性的表現,純粹慣出來的,行事全憑好惡,不考慮利弊和後果。
對了,慕容弘玥就是搞比武招親那位。貴妃隻有一個女兒,早早開始物色驸馬人選。皇後膝下皇子最多,家族勢力強大,太子又有仁君相,家族未來地位必定穩固。
右相看中了左相嶽家的勢力,有意與左相聯姻。左相父女考慮到将來皇位的事,最終決定同意這門親事,招皇後的侄子為驸馬。
皇帝不希望兩家聯合,兩家明面上分别代表寒門和氏族互不相讓,私下卻眉來眼去,就等着公主年齡到了再跟皇帝提婚事。他們以為皇帝不知道兩家私下的小動作,其實皇帝一直在為這事煩心。為了阻止兩家聯姻,皇帝甚至做好了除掉自己女兒的心理準備。
正巧這時外邦王子求娶适齡公主,而勉強适齡的公主隻有慕容弘玥一個。皇帝不允許兩家順利聯姻,也不想讓女兒遠嫁受苦,于是趕在兩家開口之前,提出了比武招親的主意。
皇帝金口玉言,說好要比武就不得更改,必須得按規矩走。外邦王子瞧不起中原男人,覺得自己赢定了,毫不猶豫答應比武。兩位宰相本來很不滿,考慮到家族子弟在軍中供職,武藝高強,比武招親問題不大,就沒堅持反對。
比武招親當天,在主事大臣和京城百姓的見證下,外邦王子先赢兩局,皇後的侄子打敗了外邦王子,衛弘打敗了皇後的侄子。衛弘赢了又不想娶公主,故意輸給自己手下一個暗衛。
經過一串套娃操作,好好的公主莫名其妙招了一個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暗衛驸馬。皇帝以一言九鼎為理由,頂着雙相和貴妃的壓力,硬是促成了這門婚事。事成定局,外邦王子隻好灰溜溜離開中原,總不好再盯上皇帝還不足十歲的小公主吧,就算盯上也要等幾年再說。
觀衆看到這裡大概覺得慕容弘稷坑慘了他妹妹。但其實無論慕容弘玥嫁給誰,無論将來誰登基,隻要不跟皇後沾邊,隻要皇朝還在,都可以保她子孫後代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
至于驸馬的地位,慕容皇帝在位時誇他勇武善戰,直接給他封了官職,慕容弘稷上位後驸馬的官運更是一路暢通。外人都以為新帝寵愛妹妹,隻有少數人知道,驸馬才是新帝親信。
說回拍攝現場,慕容弘玥風風火火沖進大殿,到近前才停下,元氣滿滿的給皇後請安:“母後安康!”聲音脆生生的,中氣十足嗓門洪亮。
皇後笑呵呵點頭:“好好,弘玥還是這麼有精神。”